专创结合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设计与应用
——以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为例
2017-07-25陈洁
陈洁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专创结合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设计与应用
——以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为例
陈洁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专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设计以探究主题选择、学习时空和考核评价的开放性以及专兼结合的多学科教师协同教学机制为特点,在强调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综合能力的协同发展,把活动的开放性、趣味性与课程的规定性有机结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但长期的学科分化使得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各自为阵现象较普遍。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相脱节。大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游离在专业课程体系之外[1],局限在提供创业相关的公选课、讲座或举办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即使少数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科建设规划,但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问题。专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促进作用。
1 专创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设计思路
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依赖于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与主体人格,即主体性[2],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单纯的创新创业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无异于无本之木。我国高校学生在应试性教育过程中养成了消极被动的认知习惯,主体能动性被客体规定性所消解[3],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缺乏[4]。因此,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口在强化主体性教育。结合专业实施探究性的活动课程,在强化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转变。
在课堂中推行的探究性教学,由于设计的统一性以及教师知识结构、时间与精力的局限性,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第二课堂形式开展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由于随意性强、学生参与率低,没有产生普惠的效果。
本课程设计通过探究主题选择、学习时空和考核评价的开放性以及专兼结合的多学科教师课内课外协同教学机制,有效解决了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个性化指导问题。
2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专创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设计与应用
2.1 课程性质
专创结合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也是将专业知识、通用知识综合运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职业综合能力协同发展,把活动的开放性、趣味性与课程规定性有机结合的课程,强调探究性、职业性与综合性。
2.2 课程目标
在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开设该门课程,能使学生贯通已有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并达到如下目标。
(1)通过自主选题,学生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创新创业项目,如药店店面策划、健康服务实践活动、合理用药调研、药品仓储设计、模拟药店开办申报流程、模拟药品营销情景、药店店面管理及药品分销渠道方案策划等,从而发现专业领域具有应用价值的问题。
(2)通过企业实地调研、文献检索、信息甄别、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学习报告撰写等环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主动获取知识意识。
(3)通过多媒体、视频、平面媒体等多种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3 教学组织及实施
专创结合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于2014年作为专业选修课在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开设,共48学时,由于需要前置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同时为便于教师灵活安排指导时间、保证各环节的衔接,本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且贯穿整个教学周(见图1)。首先,学生自愿组合,成立活动小组,每组5~8人,设组长一名。前两周,学生确定创新创业探究主题;围绕活动主题,在3~17周完成收集资料、调查调研、实地考察、信息汇总、版面设计、文字绘图、制作文本、PPT展示交流等探究活动,其中包括小组阶段性成果在班级或年级进行讨论、分享;第十八周进行陈述答辩,成绩优异者于第三学期末在全院、全校或兄弟学校展示分享。
图1 专创结合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流程图
本课程的实施由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师团队负责。团队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指导1~2个探究主题活动,通识性知识集中授课,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最后共同进行考核评价。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主题探究的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探究中完成相关主题学习,既达到了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创新创业能力。
2.4 考核评价
本课程实行多元化考核评价,既有对学生个体的考核,也有对小组的考核。考核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包括探究准备、探究过程和成果展示3个阶段,如表1所示。探究准备阶段的考核是对学生文献检索、信息甄别能力的考核,也是对探究主题选择的创新性、应用价值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默契程度的评价;探究过程的考核是对所获调研资料完整性及科学性,个人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表达清晰程度以及提交的探究报告的逻辑性和创新性进行的评价;在成果展示阶段,指导教师对作品的内容、创新性、表现形式及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进行考核,结合学生对所涉内容的探究深度、对评委所提问题的理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以考核评价控制探究活动的进展,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2.5 保障措施
表1 专创结合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核标准
在教学团队组成及分工方面,成立年级、班级、小组“三级分工”,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全程指导与阶段性分项指导“三结合”的教学团队。具体分工如下:专业负责人负责全年级的教学组织与协调,班主任及一名专业教师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每个小组由一名专业教师负责全程指导、组织教学资源、聘请分项指导教师,小组负责人可由校外兼职教师担任。另外,学校制订专项经费预算,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经费保障,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中的表现可纳入年度工作考核。
3 应用效果
2016年我校开展了历届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就业及职业发展状况、创新创业效果等方面的调查统计和分析评比,在获得“优秀”评价的学生中,77%的学生选修过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计分析表明,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主动探究意识与能力普遍增强,自主创业者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学生。
4 结语
专创结合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照课程规定性与活动开放性有机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以学生课外自主探究为主,班级、小组集中教学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依据现代管理的协同学原理,成立了专创结合、专兼结合、全程指导与分项指导相结合的教师团队,解决了规模化办学背景下综合课程教学及个性化指导的师资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授课,教师专创结合的课程观、协同教学观普遍增强,在此基础上,专创结合的课程开发、基于专业的学生素质教育活动项目开发、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已列入我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接下来,本课题组将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与相关课程间沟通、衔接模式的研究,完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课程从学科化的分科管理向专创结合的团队管理模式转变,并将成果推广到兄弟院校。
[1]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2]刘娟.主体性德育模式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建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91.
[3]任丽丽.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9):113-115.
[4]谭伟林.论高职学生主体性视角认知图式的重构[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8):11-14.
G420
A
1671-1246(2017)13-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