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2017-07-24马海容

读天下 2017年20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提高初中生

摘 要:初中语文知识是整个学习阶段重要的时期,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不但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而且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诵读能力、书写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懂得语文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寻找语文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秉承着文化和交流的传承,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要从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他们知道语文不但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语言,并且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离不开语文理解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一、 重视积累知识

语文的学习不是空中楼阁,是有一定基础的,语文学习的基础是文学基础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了解文学知识,当然学生的学习可以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书本中的,还可以从网络中获得。

(一) 基础知识方面

虽然学生已经进入初中,但是在课堂上还要重视词句的积累,字词的、习方法可以是多样的,记笔记是一方面,还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回忆,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一位自己喜欢的名人。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一单元中鲁迅的《风筝》一文时,教师不妨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搜集整理资料以便更充分地了解作家以及作品相关内容,对资料进行整合梳理,让学生记录在课堂笔记上,印在脑子里,今后再学习有关鲁迅的文章时,只要再进行简单的回忆复习浏览就可以了。

(二) 文体知识方面

初中老师在课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文前后之间了联系,知道每一单元的教学思路,能根据课文梳理出知识框架。比如,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体裁分别是什么?学习本单元应该重点学习的又是什么内容。如果学习的是说明文单元,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说明文的分类标准,说明对象如何寻找,说明内容具体是什么?该如何准确查找?说明的顺序一般有哪些?常见的说明文的结构具体又有哪些?一般的说明方法包含有哪些?各自又有什么作用?说明文在语言上往往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笔者认为文体知识的渗透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不能只是干巴巴的知识讲解,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才不会太枯燥、乏味。

二、 加强能力培养

(一) 加强诵读古文及现代文的能力培养

古往今来,许多的大文豪家都得益于诵读,在吟诵中能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能体会作者当时写作的意境。并且诵读还能把优美的语句记住,在自己的作文写作中加以运用,真是一举多得。现在许多老师把诵读作为一个课下的作业,不愿意在课上让学生吟诵,认为这是耽误时间。其实,如果学生不知道文章讲的什么内容,老师在课堂上就是讲得再精彩,学生也会像听天书一样。其实学生在课下根本不愿意背诵,只是应付,到了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诵读成绩往往很不理想,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诵读能力的养成。语文就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还有什么比在读中思、读中悟更好的方法技巧呢?

(二) 培养学生自学古文及现代文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意境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知识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因此,作为现在的学生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自己读懂文章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是学生自学能力提高的标志。语文教师要在实质上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尤其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学生对新内容常常会有一种期待心理,与其让语文教师滔滔不绝地满堂灌,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取新知识的学习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对新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厚。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如果有了问题,我们教师再去讲解,或者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学习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

(三)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再是满堂灌,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精神,锻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重点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做纵深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自己独立思考并自主创造的一个过程,这正是还学生“权利”的过程。

(四) 培养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

初中的语文呢课堂常常是沉闷的,学生害怕老师提问,担心自己的答案和老师的不同。因此,老师提问时,往往是沉默不语,觉得语文的学习是高深莫测的。学生在学习中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当“导演”,为学生铺设舞台,布置各种各样的情境,努力创设出一个让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使他们的思维在其间自由徜徉,纵横千里,尽情发挥想象。这样,学生不但敢说,而且也爱说,从而达到想说和会说的最佳效果。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我们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舞台,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些辩论赛、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来锻炼学生的語言表达能力。

(五) 书写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一是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二是写作水平的提高。在现代社会,由于网络的发达,人们往往注重口语表达,但忽略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其实,在写文章、写信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如果书写工整会带给读的人一种享受之美。学生在考试时也能体现书写的重要。因此初中语文老师还是要让学生知道书写的要求,怎样规范的书写。阅读答题虽没有规矩,但在语言的完整、流畅上很有讲究的。再有就是学生的书写,在书写的过程中往往很随意,写错了来回涂抹弄得卷面很不整洁。语文教师应该从开始就严格要求,让学生形成答题时的书写能力,做到规整、干净整洁,强化印象分。

总之,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一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需要老师要双管齐下,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具备了学习的素质。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走向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及早成才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赵年秀.《普通高中语文标准》评析——以叶圣陶阅读课程理论为视点[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06).

[2]冯文达.谈谈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8).

作者简介:

马海容,重庆市,重庆市石柱民族中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提高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