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管理能力提升之我见

2017-07-24付佳英

读天下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建议

摘 要: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一所高校教育教学的直接成果。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学管理。只有科学的高校教学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现状并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学管理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影响。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建议

近些年,科技发展日益迅速,社会在不断进步。在这个发展的时代中,高等院校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施设备也越来越现代化,这些种种进步和发展给高校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在这种形式下的教学管理也需要随之发展,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推进力。因此,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规律和学习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一、 什么是高校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论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提高效能的过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承担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涉及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基本环节。

二、 高校教学管理的作用

(一) 监察作用

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教学计划执行、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过程管理、学籍与考试管理、实习(实践)环节管理、教材管理等。每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均由教务处牵头,教务处分管科室组织,各科室分管该项工作的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并在系级教学管理人员配合下组织实施,从而保证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 衔接作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工作中起着不可缺少的衔接作用。对下需要将教务处和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及时传达给各个分院、部的主管领导,进一步再将分院、部领导的决定传达到各个专业、系乃至于全体教师和学生;对上要将各分院师生的意见反馈及时反映给相关领导,进而通过分院领导反映到教务处或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这个衔接作用不可或缺,缺少这一段链接将导致信息无法及时到达需要传达的部门。

三、 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从综合方面考虑,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教学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在整个教学管理的队伍里,既有从事多年教学管理工作的老教学管理人员,也有来刚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的人员,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员承担着一线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双重任务。老教学管理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是缺少对最新教学管理理论和政策的学习,管理方法老旧;刚刚加入到教师管理队伍的新进人员,往往缺少经验,对自己需要负责的工作是一头雾水;同时承担一线教学和教学管理的人员,又往往难以兼顾,无法合理分配时间。

(二) 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不论是年龄,还是职称、学历等都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从年龄结构看,年轻干部占的比重较大;从职称结构看,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相对较少,职称结构多为讲师和助教;从职务结构看,科级以上干部所占比例较小;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数不多,所学专业和工作专业大多不相符。这种结构上的不合理对教学管理的长期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 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待提高

在高校中,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相较于教师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就导致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信心不够充足,思想不够稳定,导致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流动性大,人员的长期变动,也很难形成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因此若想改变这种现状,除了要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同时也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培养。另一方面,由于繁杂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使很多教学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和新理论。

四、 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 提升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想整体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离不开学校领导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需要从根本上抓起,把好进口关。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需要与其工作有一定的关联性,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更好的指导日后的工作。同时结合单位实际,引进高层次的管理型人才,选拔在教育教学管理岗位中工作能力突出的先进人员,鼓励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加入教学管理行列,切实把德才兼备,特别是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的人才充实进来,为教学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动力,不断改善现有教学管理队伍结构。

(二) 加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教学管理离不开人,工作的对象是广大教师和学生,所以要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增强服务广大师生的理念。在处理各项问题时,多采取换位思考的角度,充分理解广大教师和学生面对问题急需解决的急切心理,耐心细致的解答。从教师,学生的自身出发,创新工作思路,摒弃原有的旧观念老套路。对于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的发展,也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首先要建立健全职称制度,一个不从事教学、不参与教学研究,不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人,很难出色完成教学管理任务。要在不影响管理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并支持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或参与教学改革研究。允许他们参与教师系列或研究系列的职称评定。其次也要不断完善职务制度。一方面,在教学管理内部可根据现有的岗位数、管理人员数和实际工作需要,将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增设相应的管理机构,增加相应的管理岗位,既有利于细化教学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又有助于减轻管理人员工作负担,提高管理效率,还可以解决教学管理人员职务问题,消除后顾之忧。

(三) 制定奖励机制,拓宽晋升通道

没有任何的激励机制,任何人的工作效率都不会高。学校要制定严格的教务管理考核机制,对于完成工作任务,开拓工作思路,考评优秀并受到老师和学生好评的教学管理人员,要扎实奖励机制。对于教务管理工作年限较长,工作能力有目共睹的人员,要落实好职务晋升机制,多给他们创造学习和晋升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解玲.浅谈高校教务管理工作[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孙娜.以人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建材科技,2016,25(1).

[3]娄玉琴.高校教學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5):56-58.

[4]方惠.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层次要求与措施[J].江西教育科研,2007,(7):65-66.

作者简介:

付佳英,吉林省长春市,长春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建议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