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2017-07-24付媛媛
付媛媛
摘要:由于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不断被各个行业所应用,同时在金融行业中也开始大量使用这项技术,当前互联网没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技术水平。所以互联网金融常常要面对系统的潜在的技术风险,大部分是在交易主体和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和法律的风险等。本文主要研究怎样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监督系统。从而很好的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防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分析 防范措施
现阶段互联网在金融中得到迅速发展,使得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成本和交易时间,金融交易的运行市场不断扩大。然而互联网技术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和高端技术性,在监管方面没有达到要求,很多跨国经营的方式,使得对风险的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威胁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形式。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分析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途径有第三方的支付平台和网络贷款等方式。第三方支付平台指通过网络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网络成为第三方平台进行资金的支付、保管、担保等服务。比如支付宝等,在2013年已得到《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二百多家企业。网络贷款就是P2P模式,有网络贷款中介和公司两方。网络贷款中介发挥中介的作用,网络贷款公司主要是进行消费者的资金融通。到2015年网络贷款的公司已有600多家,交易额超过600亿之多。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研究
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会产生一些新型复杂的风险,其中包括技术风险、交易主体和计算机系统的业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一)系统性的技术风险
系统性的技术风险有安全风险、技术选择和支持风险。
系统性安全风险指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引起的风险,会使计算机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互联网金融无法进行,形成技术风险。产生这些风险原因可能是加密技术不成熟、协议安全性差、病毒易扩散等。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资料保存在计算机内,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递。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如果没有高端的加密技术和密匙管理能力,很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导致数据传送的失败进行,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由于TCP/IP传送数据只考虑流畅性缺乏安全性问题研究,使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易被截获,交易主体发生资金损失;病毒扩散传染到整个互联网,交易网络受到病毒破坏形成一种系统技术风险。
技术选择风险是错误的选择了风险解决方案,可能是技术水平不足、信息传输效率过低引起的。若互联网金融使用的技术手段不能跟随时代发展的要求,就会产生互联网金融机构失去大量的交易机会。对于以前的互联网金融而言技术选择的失误,只是生产成本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就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形势,会减少大量交易机会,最终使互联网金融失去生存的基础条件;低效的数据传输,不仅延长交易时间还可能失去交易机会。
技术风险是互联网金融机构为降低成本或技术水平有限时,通过外部支持无法达到产生技术风险。同时我国互联网金融中的自主产权设备不足,进口设备对互联网金融造成一定技术支持风险。
(二)交易主体和计算机系统业务风险
该风险主要包括操作存在的风险、信誉和市场选择产生的风险。由于交易主体的错误操作和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产生操作风险。交易主体由于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掌握不到位,产生资金流动性差、支付结算问题等风险。当互联网金融管理风险系统、客户交流系统等存在缺陷时造成的操作风险。
信息的不同步传输引起客户难以正确选择的业务风险形成一种市场选择风险。互联网金融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缘故,使得交易者的信用评价和身份信息不能充分了解,加大了选择的难度。出现价格低但质量差的金融机构被客户所接受的现象,而那些高水平的机构却难以立足市场。
信誉风险是互联网机构没有与客户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产生风险。互联网金融是通过高超的互联网技术进行的,当互联网技术发生故障或被破坏时,必然会出现达不到客户要求的现象,从而使得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名誉遭到破坏,对企业资金运作和业务水平产生消极影响。
(三)法律风险
当互联网金融业务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交易主体没有遵守和履行相关义务和权力时,在遇到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法律中未明确规定或者发展相对落后的方面时,都可能产生一些法律风险。目前的银行法、证券法等都是依据传统金融业务设立的,在互联网金融中存在很多不适合的地方。像是互联网金融的电子合同有效性辨别、明确交易者的身份、资金监督管理等方面都缺乏相关规定。所以当交易中有模糊现象存在时,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稳健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方法
面对互联网金融当前存在的各种风险情况,我们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建立互联网金融安全系统、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制定全面有效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法制制度、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
(一)建立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
良好的运行环境直接影响着互联网金融的进步程度,所以应注重环境的改进,加大对数据的管理力度。形成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要从硬件和网络运行的改进方面入手,增加硬件安全投入成本,提高计算机系统对病毒的抵御能力,从而为互联网金融的硬件系统创建安全的环境。网络运行环境的管理可以采用分级授权或者身份认证进行阻碍非法用户的登陆行为;标准化数据管理模式,使用数字证书为交易主体达到足够的安全性;不断研究发现高端的数字签名技术、加密和密匙管理技术,减少由于技术选择产生风险,保证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更加安全的进步。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中包含了合理进行内部控制形成社会信用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可以从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开始研究,形成完整有效的业务流程、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和安全管理方法,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团队进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在建立社会信用系统时首先形成电子商务身份验证系统,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进行合理评价,减少由于信息不一致导致的选择性风险产生的概率。
(三)形成合理有效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法制系統
互联网金融风险法制系统中应该提高立法的力度、改进现行法规、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系统。对计算机犯罪、电子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做出严格规定。使电子凭证和数字签名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交易各方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对不适宜当前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进行科学准确的修改,合理的增加量刑的力度;详细划分出交易主体责任、重视消费者信息的保密价值、电子签名的辨别方式等,只有这样对各个主体和环节的详细规定才能使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加大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力度
通过对市场准入的严格管理和监管力度的增加。提倡互联网金融创新,形成明确高要求的准入条件;互联网金融使分业监管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所以应该进行混业和分业的合理综合监管。我们要借鉴国外对国际司法管辖权的及时处理措施。相关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通过各种移动或者互联网支付的交易规模分别超过了10万亿元和2000亿元。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各种银行和金融公司不断推出新型的金融服务方式,形成一种全新的金融生态圈。在移动支付发展的趋势下,对金融监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必须不断综合政府和企业的各种力量,并联系实际情况,使互联网金融稳健的发展增长。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应该及时准确分析当前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对互联网金融业务造成的损失,保证互联网金融业务有效进行,市场健康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