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融合视角下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7-07-24肖烁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工科大学生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逐步构建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体系,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资源融合;创新创业;三位一体
根据党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然而,大多数高校的教学资源主要用于学生主干课程的学习,难以真正运用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所以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平台建设不够完善。虽然在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并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但是从整体来看,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建设仍有待提高。这体现在部分学生有创新创业的想法,但缺乏相应的平台支撑,其创新创业的能力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培养。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现阶段高校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职位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担任,这些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在主修学科,而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门的研究,从而无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重视“新”,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教育内容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虽然近年来通过调整和改进,产生了一些比较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但是我们需要结合工科高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工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4.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够成熟。大学生虽然学习了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但是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仅停留在概念上,创新创业的理念没有真正地深入人心。同时,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只是理论教学,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这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二、教学资源融合视野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1.建立系统的、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平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校应通过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建立涵盖教学基地、实验基地、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等在内的创新创业中心,构建包括场地、资金、指导教师等在内的系统的、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平台,完善相关制度和保障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平台与支持。
2.成立专业化指导教师队伍,保障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重视指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调动一线教师、朋辈导师等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发挥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聘请企业导师、专业培训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多渠道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
3.教与学融合,建立“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依托工科高校的学科优势,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指导与教育;邀请校内外专家、企业界人士、高年级学生等开设各类讲座;构建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QQ群、飞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定期发布创新创业相关信息,利用网上公开课,创新创业教育视频等,构建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4.建立普及与精英并重的金字塔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国家、省级、校级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工科高校全覆盖性的“创新培育计划”等,完善包括本科生进实验室、项目发布、成果展览、专利申请服务等在内的学生培养体系,并选出拔尖创新人才进行进一步的培养教育,实现创新到创业的转化。
三、结语
教学资源是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重要基础,其优势在于其能够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资金、指导教师等的支持。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系统全面地运用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将对工科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有较为显著的提升。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电子科技大学2015-2017年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项目“构建四重保障体系,提升电子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XJYZC013)支持。
作者简介:肖烁(1991—),湖北省黄冈市人,硕士,电子科技大学助教,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