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17-07-24谢海涛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谢海涛

摘 要: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其是指员工对数字模型进行创建,在管理、设计进展项目中应用数字模型的过程。现阶段,在建设领域应用和研究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其基本都以BIM为研究中心,在工程实践中也证实了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因此,BIM被行业广泛认可,也成了各高校的研究重心。本文主要围绕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讨论。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的BIM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了多种形式。在实施创新BIM实践教学的时候,不但需要让学生认真进行课堂学习,还需要对具有学习BIM兴趣的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其积极参与BIM技能培训活动。BIM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是BIM基础理论,其原因在于若想在实践中应用BIM技术,就要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教学的重点不仅是将构建模型的方法教给学生,还应该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提升,鼓励学生,促使其积极参与BIM竞赛。竞赛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水平,学生在BIM竞赛中也能够对自身的能力有良好的认知,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了多种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BIM技术进行熟悉和学习,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BIM人才。

二、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措施

1.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教学中最基本的保障就是科学的课程体系,若想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BIM人才,就需要在整個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中贯穿BIM技术,构建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体系,保证其数字化和科学性。课程体系中一共有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控制各阶段工程造价的方法以及工程计价和计量的理论进行掌握。第二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学习BIM的操作方法,并掌握基本的BIM概念,从而形成数字化建筑思维方式。第三部分就是应用BIM技术,与实际项目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在各个时期应用BIM技术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从而活学活用。

2.对BIM教学双师型团队进行组建

高校若想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先建立优秀的教师团队。学校管理者要对BIM人才的市场潜力进行充分的认识,给予BIM教学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对教师进行鼓励,促使其多参与BIM学术会议,从而对教师的知识先进性和学术素养进行提升。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安排教师深入一线进行实践,从而对BIM相关工程造价控制操作进行参与。在此情况下,教师才能够对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BIM技术的应用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先进的BIM理念和技术,实现双师型教育。若想开展双师型教学,就需要在课堂上引入校内教师、行业领导者以及企业专家等。学校可以开展学术讲座,邀请一流的企业BIM人才进行演讲,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实践BIM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让其担任教学指导的职务,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3.在建设实训基地方面加大力度

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一大目标,因此,在对BIM技术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这一目标,重视教学实践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就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首先,要制订长期目标和计划,在建设实训基地的同时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并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将BIM实训基地作为重点进行建设。其次,在建设BIM实训基地的时候,需要分别建设校外和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校外实训能够弥补校内实训的缺点,因此,在建设的时候需要在基地中融入新兴技术,从而锻炼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时,需要立足于内涵和硬件两个方面,其中,提高科研能力、增强师资力量、确定培养目标、设计BIM技术课程标准等都属于内涵建设,软件、机房、实训场地等都属于硬件建设,满足BIM技术对人才的要求是建设实训基地的主要目的。

三、结语

本文就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介绍了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措施。通过措施的实行,不仅能够培养复合型工程造价人才,还能保证其对BIM技术进行充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郑小侠,徐志超,尹贻林.BIM对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冲击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6(5):115-120.

[2]王琳,鲍学英,王恩茂.基于现代工程理念的工程造价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8):54-57.

[3]尹贻林,白娟.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工程科学,2015(1):114-119.

[4]吴瑛.“双层次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学交替实践——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建筑经济,2015(5):110-112.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