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从外事角度提高院系在国际化办学中的主体性

2017-07-24王欣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国际化高校

王欣

摘 要:本文从外事角度浅析如何提高院系在国际化发展中的积极性,发挥外事部门和学院在高校国际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地服务。

关键词:外事角度;高校;国际化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学校的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高校的外事部门作为重要的枢纽职能部门,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如何发挥外事部门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外事部门不仅要开通海外渠道、寻求合作,更多的是需要与学校的各院系保持密切联系,做好协调工作。在开展国际交流的工作中,学校应该逐步形成落脚在院系、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面,院系和教师在国际交流中应积极地创造机会,参与和推动学校国际交流事业的发展,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面对教育国际化,首先应明确国际交流的地位,做好国际交流的高层谋划。外事部门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主管部门,有义务协同学校领导与院系共同做好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顶层设计,做好引领工作,明确国际交流在学校的发展地位和在学科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中举足轻重的位置;系统地规划学校长远的、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发展战略,明确院系在推动学校和学科国际化发展中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将国际化水平(如外籍教师专家数量、学历留学生指标等)纳入院系主管的考核标准,促使学院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来确立学院的国际化发展目标。

其次,健全外事连动机制,建立学校外事工作大格局。外事部门需全力构建以学部、院系、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外事工作体系,有组织、成建制、大规模地全方位推进学校外事工作大格局,全面提升学校国际竞争力。外事部门需定期组织召开学院外事联席会议,加强与国际合作交流办公室的合作,将外事工作与学院日常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加强国际交流的宣传,提升教师国际化理念和国际交流意识。外事部门应发挥各种宣传方式,推进学院将国际化这一核心理念纳入各学院的工作思路中,使国际交流的理念根植于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只有将国际交流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使每位教师形成国际交流中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来。除此之外,外事部门承担着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任务,需积极寻求海外资源,扩大渠道,为院系开拓更多海外合作打下基础。

再次,争取国际交流经费的支持,为院系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保障和支持。经费支撑是院系和教师顺利开展国际交流的保障。外事部门除了管理好政府的专项经费支持外,还需积极从国内外数量众多的基金会民间学术组织争取国际学术合作的支持。这些经费不仅是院系国际合作交流的保障,也可以根据院系国际合作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与有效性程度进行分配,从而形成对院系和教师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开展联合研究和学生联合培养,建立联合科研中心,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等。在经费充足的基础上,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开阔其国际视野。国际交流的主体是院系里的教师,而要与国外大学学者交往,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事部门需积极为教师提高国际交流能力、开展国际交流创造各种机会。除了鼓励教师参加公派出国项目外,也需为教师出国培训、深造、参加国际会议等提供丰富的机会,帮助其开阔国际视野和思路。学院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需要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因此外事部门需要配合学校通过“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方式培养和引进国内外青年优秀人才,使他们带动学院的发展,与本校的优秀教师相互合作,担负起学校建设一流大学的历史任务。

除此之外,结合院系实际和需求,引导院系与国外一流学科对接。院系之间存在国际化发展、外事管理的差异,外事部门作为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服务部门,需要对院系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有全面的了解,在学校日常国际交往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院与国外合作学校的一流学科进行对接,并对对接情况进行跟踪,從而更好地为双方合作提供服务。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外事部门要发挥其作用,而且需要院系的配合,加强院系与外事部门的合作,加强优秀人才建设,充分把握时机,善于利用海外优秀资源,培养本地外事工作队伍的建设,充分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主动适应国际化形势,不断提高学校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大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思考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3):2-7.

[2]邬智,赵矩明,王德林.对当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10(5):54-58.

[3]耿有权.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践的述评与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23-28.

[4]余雷晴,张良平,姚崇兰,叶桂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9):56-57.

猜你喜欢

国际化高校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