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应用模式探索
2017-07-24容蕾蕾高洁
容蕾蕾 高洁
(1.石家庄铁道大学 四方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基于微课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应用模式探索
容蕾蕾1高洁2
(1.石家庄铁道大学 四方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教育界对其应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微课的特点入手,结合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电气专业为例,探讨微课在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课上的应用模式,旨在为改善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教学现状提供一些思路。
微课;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为使教育适应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微时代”中,微课的出现适应了这一改革需要。微课内容短小精悍,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到大学英语的教学中。
1 微课教学概述
微课最初的形式是60秒的课程,包括概念、解释、结合例子说明三个部分。随后,美国的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了微课设计五步法:核心内容、15-30秒钟的介绍和结论、1-3分钟的课程内容、设计后续活动拓展所学内容、作业设计进行巩固。根据这些步骤制作出主题集中的课程,使学生有了更多学习自主权,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
近两年,国内对于微课及其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呈井喷式增长。对于“微课”,教育者们普遍认为微课视频课程设计中的核心是单一主题或认识点。因此本文中的微课指能够作为教学资源有效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的视频,可以出自教师自制的视频,可以是名校公开课视频。
国内学者、教育工作者对英语学科微课教学的研究已经在中小学、大中专院校迅速展开。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趋势的推动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尝试了越来越多的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如范正辉(2014)[1]提出了基于微课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梁文(2016)[2]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对微课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困境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改进方法;杨偃成(2015)[3]结合一年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体验,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微课教学设计。
2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学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交际能力,与此同时,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空的限制,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目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仍存在突出问题。
在笔者的另一篇文章 《基于微课的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说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 中的调查发现,学生的听说能力整体偏低,并且大部分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的练习机会极少。课上练习机会少主要是由于班级容量大,授课模式相对老套。微课作为一种迎合时代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不间断学习、练习语言的机会与平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 微课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数学中的应用模式
结合微课的特点,将微课教学融入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以改进其教与学的现状。本文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例,尝试构建微课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引入微课模式的班级——2015级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1 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实践过程
3.1.1 实验对象
本实验选取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班(68人)和土木工程专业(64人)的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他们在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接受了微课教学的实践与对比测试。此外还有来自2015级信息管理专业的28名本科生参与了微课制作。
3.1.2 实验方法
(1)对照组(2015级土木工程7-8班):采用惯有的授课方法、内容。
(2)实验组(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班):将微课视频融入到听说教学中。
3.1.3 实验组大学英语听说微课应用设计
微课应用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旁指导,包括课前微课视频及任务,课中结合微课互动,课后微课检测及拓展三大模块。
(1)课前微课视频包括两方面:教师精心制作和学生预习。课前微课视频的制作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诸多热议话题及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周为16周,第1-15周每周设计一个话题,根据主题内容制作6-12分钟的微课视频(具体微课内容见表1)供学生预习。第16周为听说能力测试周。学生在预习微课视频时,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微课任务具体内容见表1),以备课上和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活动与交流。
表1 微课资源的设计
(2)课中互动。在课上,电气1-2班68名学生分成12个学习小组。每节课前10分钟,教师针对微课中布置的任务进行检查。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微课中布置的任务。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教师在旁给予建议指导。在互动中学生学到了热点话题及实用话题的相关英语表达,锻炼了耳朵对常用词汇的敏感度。
(3)课后微课检测及拓展。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学生每天至少要拿出10分钟来学习,为此设计了课后检测及拓展,其形式灵活多样。课后的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内容,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资源。课后教师要及时对检测内容进行评改,同时鼓励学生自评。
3.2 大学英语听说课微课模式的教学效果统计分析
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比较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的听力成绩和口语成绩而得出。首先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教学周第一周的听力和口语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分析后发现,两组在第一周的成绩相近,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学生在第一周的差异不明显。再次,将两组在第16周的口语、听力考试成绩输入到Spss21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实验组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此外,显著值p<0.05,说明两组成绩出现明显的差异,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期末口语、听力成绩比较
3.3 微课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启示
应用实践证明,实验组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在引入了微课的听说课上,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任务中去。因此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1)“微课”视频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英语听说的效率。在传统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上,学生普遍保持了“3分钟”的热度,3分钟过后,自控能力自动降低。“微课”视频改善了这一状况,教学内容融入到了一个个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的视频中,借助现代化手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来,方便了学生进行听说练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增强了自我调控能力。微课的引入可以使学生不必过于依赖教师和课本。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来控制学习节奏,重复利用视频可以提高耳朵辨音的灵敏度,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口语话题的表达方式,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3)有利于整合多种优质教学资源,开展课后拓展。在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除了课本上的教学资源外,教师还应收集整理相关主题的新闻、影视剧等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使学生在微课视频所获得的听说知识与现实接轨,为他们克服“哑巴英语”,实现学以致用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并增强他们“脱口而出”说英语的自信心。
[1]范正辉.微课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132-133.
[2]梁文.微课环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162-164.
[3]杨偃成.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模式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5(4):1-4.
责任编辑:富春凯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of Independent College English Based on Micro-lecture
RONG Lei-lei1, GAO Jie2
(1.Sifang College ,Shijiang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2.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China)
As a new teaching mode, micor-lecture has gained inceasing attention in education.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aking and listening course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English. Star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class,combin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take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 Sifang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mode of micro class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for non English major students,thus sheds some light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s.
Micro-lectur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4.045
2017-03-29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课题“微课促进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证研究”(2016GJJG310)最终研究成果。
容蕾蕾(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
G642.3
A
1674-6341(2017)04-01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