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管理成效评价

2017-07-24李德武李怀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群落

李德武 李怀生

(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建昌 125300)

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管理成效评价

李德武 李怀生

(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建昌 125300)

通过对白狼山保护区生态资源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数据的查询分析,研究该国家级保护区10年的管理成效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最后对未来管理与科研提出建议。

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考查;管理成效评价;管理与科研建议

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06年10月提请、2011年4月16日由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升格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经10年的经营管理与建设,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较之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生态功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16年管理局利用白狼山国家级保护区一期工程基本建设资金中的科学考查项目,在7-9月针对白狼山保护区的生态资源变化与生态功能发挥的成效开展了系统全面的科学考察,并依据考察数据对2006-2016年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成效进行评价。

1 自然概况

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境内,总面种17 440hm2,地理坐标为E119°52′30″- 120°04′04″、N40°46′28″- 41°05′53″。

1.1 气候

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夏季酷热,秋季晴朗凉爽。年平均气温9℃,最高气温在7月份,极端气温40.7℃;最低气温在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33.9℃。无霜期180d。

1.2 日照和辐射

年日照时数为2 672.7h。4-9月的日照时数为1 540-1 600 h。年太阳总辐射量为530-540KJ/cm2,4-9月的太阳总辐射量为310-320 KJ/cm2。

1.3 降水

保护区内年平均降水量为530mm,春季雨量较少,多集中在夏季6-8月份,地表水雨水渗入,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水质纯净,储量丰富。

1.4 土壤

白狼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棕色森林土,分布在海拔600m以上的山坡;二是褐土,多分布在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及平川、沟谷。

1.5 植物资源

通过专业普查,白狼山保护区分布野生植物157科497属1 006种,较之以前新增1科10种。

2 考察方法与考察内容

2.1 考察方法

白狼山保护区聘请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卜军教授做为专家对这次科考与评价给予整体把关指导,白狼山保护区组织科研科与资源保护科专业技术人员,对白狼山的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了详实的科学考察,历时三个月,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实地调查、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县域地理气象记录等进行比对,总结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并做出科学评价。

2.1.1 植被、森林和景观考察方法

(1)采用线路调查、样地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调查线路纵贯了整个保护区,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保护区内的2个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进行考察,并采集了各类植物标本。

(2)样地及典型群落调查在主要森林类型的侧柏林、蒙古栎林、紫椴林、核桃楸林、黄菠萝林与各类灌木林群落中进行。乔木林样地大小20m×20m;灌木样地大小4m×4m。

2.1.2 气候和水源的调查方法

气象资料查阅建昌县气象局历史资料记载;水资源资料查阅建昌县水利局档案记载。

2.2 考查内容

考查组分别不同的立地类型或群系对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及考证,内容如下:

2.2.1 侧柏林Platycladusorientalis

白狼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侧柏林主要分布在柏山核心区及其缓冲区,是保护区重点保护的目标之一。其发育母质为石灰岩,土质贫瘠,土壤生态环境恶劣,最大树龄超过百年,最小的处在幼龄阶段。

2006年调查分布面积为14 270亩,约有侧柏70万株。在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该区域的侧柏受到重点保护,天然更新良好,分布区域逐渐向外扩展,分布面积扩展了1 000亩,新增天然侧柏近10万株。

侧柏林发育的坡向多为阳坡和半阳坡,群落结构和种类组成都比较简单。群落种类组成中,乔木层混生一些栎属种类,如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蒙古栎Q.mongolica、槲树Q.dentate;松柏科虽只有侧柏一种,但经常为群落的建群种,有时有大果榆Ulmusmacrocarpa、鹅耳枥Carpinusturczaninowii、小叶白腊Fraxinusbungeana等混生;灌木层以蔷薇科和豆科的植物种类较多,但占优势的为马鞭草科的荆条Vitexnegundo和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Turcz.,鼠李科的植物也占一定比例;草本层以菊科和禾本科种类为主,在很多地段上,禾本科的野古草Arundinellahirta、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n、黄背草Themedajaponica居优势地位。

2016年8月,对柏山清泉寺西侧山坡进行调查,此样地为半阳坡,坡度40°海拔623 m,样方大小为400m2(见表1)。

表1 侧柏林群落调查表

续表

草本数量/株平均高度/cm盖度/%丛生隐子草Cleistogenescaespitosa2192510多叶隐子草Cleistogenespolyphylla102405唐松草Thalictrumminus15221野古草Arundinellahirta45954黄背草Themedajaponica87415柴胡Bupleurumchinense17351长蕊丝石竹Gypsophilaoldhamiana6390.5糖芥Erysimumaurantiacum430乌腺金丝桃Hypericumattenuatum5350.5黄花瓦松Orostachysapinosus912土三七Sedumaizoom11181白叶委陵菜Potentillaleucophylla951大花棘豆Oxytropisgrandiflora415大戟Euphairbiapekinenensis218细叶益母草Leonurussibiricus235

2.2.2 蒙古栎林Quercusmongolica

蒙古栎林是白狼山保护区天然落叶阔叶林的主要建群种,天然次生林,分布广泛,在黑山核心区和柏山核心区普遍分布。在群落结构组成上有比较单纯的纯林,也有伴生其他阔叶树种,如槲树Quercusdentate、辽东栎Q.liaotungensis等的混交林。样地调查显示阴坡上的蒙古栎林发育良好,群落乔木层以蒙古栎为建群种,多度可达乔木层总数的60%以上,平均高度21.5m,胸径30cm以上;伴生树种有色木Acermono、辽东栎、黑桦Betuladahurica、紫椴Tiliaamurensis和花曲柳Fraxinusrhynchophylla等,群落郁闭度达80%。

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比较丰富。优势灌木有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Turcz.、迎红杜鹃Rhododendronmucronulatum、照白杜鹃RhododendronmicranthumTurcz、黄花忍冬Lonicerachrysantha、锦带花Weigelaflorida、土庄绣线菊Spiraeapubescens、榛子Corylusheterophylla、细叶小檗Berberispoiretii和花木蓝IndigoferaKirilowiiMaxim. ex Palibin。林内藤本植物有山葡萄Vitisamurensis、白蔹Ampelopsisjaponica和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Makino等。

草本层植物丰富,盖度达80%。常见有鸡腿堇菜Violamirabilisacuminata、狗枣猕猴桃Actinidiakolomikta、兔儿伞Syneilesisaconitifolia、羊乳Codonopsislanceolata、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大叶铁线莲Clematisheracleifolia、高山露珠草Circaeaalpina、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 Benth、青兰DracocephalumruyschianaLinn、香薷MoslachinensisMaxim、野古草ArundinellaanomalaSteud、朝阳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大油芒SpodiopogonsibiricusTrin、大叶野碗豆Viciapseudo-orobusFisch. et C. A. Me、歪头菜ViciaunijugaAl.Br.、千里光SenecioscandensBuch.-Ham. ex D. Don、宽叶苔草CarexsiderostictaHance、辽东乌头Aconitumliaotungense、天南星RhizomaPinelliae PedatisECTae、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等。

蒙古栎萌生极为普遍,每株有2—3枝萌条,少数可达5—7枝,表明整个蒙古栎群落处于正向演替阶段。

经过10年的保护,蒙古栎林群落演替良好,乔灌草分布合理,生命力趋向明显,群落可逐渐到达顶极群落。

2016年7月,对黑山西侧山坡进行调查,此样地为半阳坡,坡度17°,海拔721 m, 样方大小为400m2(见表2)。

表2 蒙古栎林群落调查表

乔木种类数量/棵平均高度/m胸径/cm盖度/%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4321.530.235槲树Quercusdentate824.727.54辽东栎Q.liaotungensis1123.824.36色木Acermono630264黑桦Betuladahurica313.512.82紫椴Tiliaamurensisturczaninowii322.719.12花曲柳Fraxinusrhynchophylla218.216.01灌木种类数量/株平均高度/m盖度/%迎红杜鹃Rhododendronmucronulatummucronulatum2281.655锦带花Weigelaflorida471.110土庄绣线菊Spiraeapubescens131.42榛子Corylusheterophylla61.71三裂绣线菊Spiraeatrilobata240.94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351.75细叶小檗Berberispoiretii31.51草本数量/株平均高度/cm盖度/%堇菜Violamirabilisacuminata2192510兔儿伞Syneilesisaconitifoliapolyphylla102405羊乳Codonopsislanceolata15221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45954黄背草Themedajaponica87415柴胡Bupleurumchinense17351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oldhamiana6390.5大叶铁线莲Clematisheracleifolia430高山露珠草Circaeaalpina5350.5软枣猕猴桃Actinidiakolomikta912藿香Pogostemoncablin11181青兰lDracocephalumruyschianaL951宽叶苔草CarexsiderostictaHance415天南星RhizomaPinelliaePedatisECTae218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235

2.2.3 核桃楸林JuglansmandshuricaMaxim

白狼山保护区,以核桃楸为主的混交林是保护区分布的主要群落之一,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山脊的沟谷两侧的阴坡、半阴坡。

核桃楸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白狼山自然保护区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黑山核心区的庙台沟、楸树沟、大冰沟、徐家屯、杜家窝棚、干沟;柏山核心区的柏山、柳杖子、双顶沟等地的沟谷及两侧的阴坡、半阴坡。

通过调查发现,群落中核桃楸明显占有优势,达60%以上。在核桃楸成熟林中,其胸径多31-50cm,高度18-23m;伴生的乔木树种常有蒙古栎、山杨Pobulusdavidiana、黑桦、山梨pyrusussuriensisMaxim、花曲柳、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Blume)等,群落郁闭度为80%。

下层灌木有榛子、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蚂蚱腿子M.dioicaBunge、黄花忍冬、刺五加RadixAcanthopanacis Senticosl、鼠李、悬钩子Rubusidaeus等,盖度较低,一般为30%。

草本植物层较繁茂,盖度为60%-80%,组成有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堇菜、藿香、朝阳芨芨草、大油芒、轮叶沙参Adenophoratetraphylla(Thunb.) Fisch.、小玉竹PolygonatumhumileFisch. ex Maxim、宽叶苔草、野大豆GlycinesojaSieb. et Zucc、东方草莓FragariaorientalisLosina-Losinsk、风毛菊Saussureajaponica(Thunb.) DC、穿龙薯蓣、南蛇藤CelastrusorbiculatusThunb和蕨类植物Fern等。

调查表明,经保护区10年的强化保护,新增核桃楸幼林近千亩,生长讯速,郁闭快,原核桃楸林分也表现出较好的演替势头,逐渐向顶极群落发展。

2.2.4 紫椴林TiliaamurensisRupr

紫椴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黑山核心区的庙台沟、干沟的二道、将台沟、徐家屯、杜家窝棚与柏山、双顶沟等地广泛分布。保护区的天然紫椴林除优势树种紫椴外,还伴生有花曲柳、山杨、色木、柳Salixbabylonic、刺槐等于其中;或者与糠椴TiliamandschuricaRupr.er Maxim共同组成双优势种的群落,林中其他乔木有色木、刺槐,等等。群落郁闭度一般达到80%。

调查发现,白狼山的紫椴资源比较丰富。170-180株/亩,平均胸径12.5cm,平均高度29m;林下灌木有榛子、土庄绣线菊、花木蓝、胡枝子、锦带花Weigelaflorida(Bunge) A. DC等,灌木盖度达50%。

草本植物种类繁多,常见有野大豆GlycinesojaSieb. et Zucc、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水珠草CircaealutetianaL、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白花碎米荠Cardamineleucantha(Tausch)O.E.Schulz、水杨梅AdinarubellaHance、薄荷HerbaMenthae①MenthahaplocalyxBriq、小黄紫堇CorydalisraddeanaRegel、鹿药SmilacinajaponicaA. Gray、糙苏PhlomismaximowicziiRegel、北苍术A.chinensis(DC.)Koidz、马蔺IrisensataThunb、紫菀AstertataricusL. f等,盖度为70%。

2.2.5 黄菠萝群落CortexPhellodendri Chinensis

黄菠萝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庙台沟、双顶沟等地的沟谷及两侧的山坡上有分布,发现多片正处在演替初级阶段的幼龄混交林。在2006年的调查中,保护区分布的纯林较少,由于前些年采药破坏较重,大部分纯林都未能幸免被扒皮的命运,出现大面积的黄菠萝林分消亡。

这次调查发现,群落中黄菠萝优势明显,达65%以上,群落中零星混生有色木、椴树、蒙古栎、核桃楸、小叶朴CeltisbungeanaBl、桑树MorusalbaL等。群落郁闭度达到70%以上。

灌木植物有荆条VitexnegundoLinn、三裂绣线菊、平榛、五味子Fra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小叶鼠李RhamnusparvifoliaBunge、接骨木等,盖度为65%。

草本植物种类不很丰富,主要有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苔草Carextristachya、堇菜、透骨草PhrymaleptostachyaLinn、藜芦Veratrumjaponicum(Baker) Loes、龙牙草AgrimoniapilosaLedeb等,盖度为40%。

2.2.6 山杏灌丛Armeniacasibirica(L.) Lam.

山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西、冀北山区和内蒙古东部草原区。多分布于海拔400-700m的山地阳坡。

在白狼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其分布较多,集中连片,形成了山杏灌丛,主要分布在黑山及柏山的实验区及缓冲区内,海拔400-650m的山地阳坡及半阴、半阳坡上。山杏灌丛高度均在1.2-2.5m,其中混生春榆Ulmusjaponica、小叶白蜡树FraxinusbungeanaDC、元宝槭AcertruncatumBunge、小叶朴等个别乔木。在灌木层除了山杏为优势种外,还经常有荆条、紫丁香、花木蓝、三裂绣线菊、多花胡枝子LespedezafloribundaBunge、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Lam、山蒿Artemisiabrachyloba、百里香ThymusquinquecostatusCelak等耐旱性小灌木混生其间。群落盖度达70%以上。

草本层优势种为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L.) Keng、黄背草ThemedatriandraForsk. Var. Japonica (Willd. )Makino、丛生隐子草CleistogenescaespitosaKen和多叶隐子草CleistogenespolyphyllaKeng,伴生有野古草ArundinellaanomalaSteud、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altaicus(Willd) Novopokr、萎陵菜PotentillachinensisSer、地蔷薇Chamaerhodoserecta、白婆婆纳VeronicaincanaLinn.、柴胡Bupleurumchinense、败酱PatriniascabiosifoliaFisch. ex Trevir、野亚麻LinumstellarioidesPlanch等。盖度达65%。

通过10年的强化管理(10年前当地群众随意进山采摘山杏,出现破坏行为,并有部分群众进山摘杏叶沤做猪食),山杏灌丛恢复讯速,部分群落株高已达4m,其间并伴生出油松、侧柏、白蜡等树种,说明群落演替正朝向乔木混交林方向发展。

2.2.7 绣线菊灌丛Spiraea

白狼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绣线菊灌丛主要是以三裂绣线菊或土庄绣线菊为建群种。一般生长在土壤浅薄的褐土及石砾裸露的地块上。

灌丛分为灌木和草本植物二层,灌木盖度变化幅度大,达30%-70%,高仅30-40(60)cm,组成以三裂绣线菊或土庄绣线菊为优势,混生多种灌木或半灌木,如尖叶胡枝子Lespedezajuncea、胡枝子、多花胡枝子LespedezafloribundaBunge、小花溲疏DeutziaparvifloraBunge、细叶小檗等,其间或多或少残留有乔木幼树等。

草本植物层盖度为30%-50%,高20-30(40)cm。组成中以野古草、大油芒、光颖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野青茅Deyeuxiaarundinacea、唐松草、蓬子菜GaliumverumL、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长柱沙参Adenophorastenanthina(Ledeb.)Kitagawa、射干鸢尾Belamcandachinensis(L.)Redouté、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L等常见。

经过10年的保护,灌丛正在发挥其保水固土的生态作用,逐渐改变白狼山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生态功效明显。

2.2.8 禾草、苔草草甸

由于保护区内地处大凌河、六股河、小凌河等河流的发源地的上源水源涵养区,丰富的水分条件使得草甸在保护区内发育充分,其中禾草草甸和苔草草甸是典型的一类。

禾草草甸和苔草草甸群落组成种类比较丰富,主要有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Leyss、小糠草AgrostisalbaL.、早熟禾Poaannua、寸草苔CarexduriusculaC.A.Mey、丛苔草Carexcaespitosa和无脉苔草Carexenervis等;在河漫滩及汇水低地,发育了程度不同的盐化草甸,并有芨芨草出现,草甸发育良好,保水固水功能显著。

2.2.9 自然景观资源考查

白狼山自然保护区在物种、群落和景观三个水平上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由于地理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差异,保护区内分布的各类植被及山地岩石资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1)连绵起伏、形态舒缓的山地景观。

保护区内地貌群山连绵起伏,山地资源丰富。山体险峻,气势磅礴,植被葱郁,春花、夏水、秋叶、冬雪,景致独特。白狼山山峰林立,错落连绵,形成几百条沟壑,溪水常流,潺潺作响。

10年来保护区保护得力,环境向好。境内的山峦益发青翠,泉水叮咚,万木峥嵘,成为野生动物天然乐园。

(2)保护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环境优美。

通过10年的保护,白狼山的景致更加美好。春季,乍暖还寒,新芽登梢,景致独特;夏季阳光充足,雨热同期,凉爽宜人,温度、湿度、风速及日照条件良好,成为避暑胜地;秋季,满山金色,灿烂辉煌;冬季,银妆素裹,雾凇悬挂。生态环境日渐向好,充分展现了生态景观的公益功能。

(3)蓊蓊郁郁、秀丽多姿的森林景观。

通过十年的强化保护与管理,白狼山蒙古栎、侧柏、油松、核桃楸、黄菠萝、紫椴等多种群系类型的山地森林、山地灌丛和各类草甸镶嵌分布,形成白狼山阔叶林的独特景观。树木翁郁,野花遍地,林间百鸟齐鸣,谷中溪流淙淙,苍鹰盘旋,野兔出没,使人心旷神怡,是理想的天然森林浴场。

(4)漾泉飞瀑、微波荡漾的溪流景观。

白狼山是辽西大凌河、小凌河、六股河的上源集水区。这些河流随着保护区环境的好转,蓄水、保水、集水的能力得到加强。根据水利局观测显示,近年来这些河流的断流时间变短,水质益发纯净,流量增大,不仅为保护区林业发展提供了水源,也在沿河形成了河漫滩、沼泽、水库等,汇聚了各种鸟类,成为鸟的乐园。

3 保护成果及生态资源评价

3.1 地带性植被、森林群落已形成重要水源涵养功能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是白狼山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在保护区内形成以蒙古栎、核桃楸、黄菠萝、紫椴、油松等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丰富的灌木群落,以及草甸和沼泽。这些群落系统逐渐发育完善,自我修复良好,趋向均衡演替阶段。较之10年前,群落系统有了较大的改观,稳定性稳步提升,集水、保水、蓄水的生态功能初步显现。

本次调查归类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共有4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23个群系,已经形成一个以森林为主的完备的生态系统。初步查明白狼山分布野生植物157科497属1 006种,较10年前增加1科10种。林内树种多,乔灌混交,结构复杂,已经形成较好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的功能,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我国辽西属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缺乏直接威胁着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保护区是辽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良好的森林、灌丛、草甸植被具有较强的蓄水、集水和保水功能。保护区处在大凌河、小凌河、六股河等辽西重要河流的上源集水区,对保证葫芦岛、锦州等城市生产生活用水起到关键作用,在调节整个辽西地区水分平衡和水资源供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很好的生态价值与社会效益。

通过对保护区的持续经营管理,其蓄水、集水、保水的功能将变得更加稳固。

3.2 天然侧柏林演替良好,群落在不断完善和扩大

我国面积较大的天然侧柏林分布很少,只在我国冀北山地和燕山山地有零星分布。本次对柏山核心区主要保护植被侧柏群落的调查发现,白狼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天然侧柏林是我国天然侧柏林面积较大的一块。调查数据表明,白狼山的天然侧柏林是从特别贫瘠的石灰岩母质上历经几百年的演化发育而来的,面积达15 270亩,约有侧柏80万株,较之2006年的调查增长了1 000亩,10万株。这表明,国家级保护区对该区域的侧柏保护良好,群落自然演替规律正朝向稳定的顶极群落演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保护价值。

3.3 “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唐生态防线”的绿色屏障功能得到加强

白狼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来,随着当地或周边地区经济活动等人为因素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生态与环境呈恶化趋势。同时也造成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在种群水平、群落水平和景观水平上表现出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2016年国家防火区域规划已把白狼山保护区所在地的建昌县划定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和生态极度脆弱区。

从区位上看,保护区地处燕山余脉,山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它不仅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北方,而且也在京津唐生态防护区的东北侧。保护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像一条天然屏障,可以有效防护邻近正北方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沙尘影响,构筑起一道我国“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唐生态防线”的重要生态屏障。而保护区和森林群落系统稳定,系统趋向正向演替,是形成绿色屏障功能的最佳保障。近10年保护区的生态向好,森林群落恢复快捷,为有效地阻挡来自蒙古高原的寒流和沙尘影响、维护环渤海地区的生态与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3.4 植物区系过度地带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生态功能得到强化

保护区地处华北植物区系、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和长白山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是辽西地区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具有典型的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是辽西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发展的一个优良种源基地和基因储存库。

保护区地处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物种资源非常丰富。经本次实地考察确认,在2006年(2006年科考156科496种996种)的基础上,白狼山保护区内高等植物增加1科1属10种(含变种),其中,苔藓植物31科76属151种;蕨类植物14科22属42种;裸子植物3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04科392属803种。此外,还有大型真菌19科32属40种。经本次查明,保护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人参;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种——野大豆、紫椴、黄菠萝、刺五加、软枣弥猴桃、狗枣弥猴桃、黄芪、山茴香、穿龙薯蓣、甘草、胡桃楸、二叶舌唇兰、东北茶藨子、手掌参、角盘兰、绶草。在2006年科考基础上,新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可以看出,保护区这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生态资源进一步优化。

3.5 自然景观保护良好,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良好展现

保护区地处燕山山脉余脉,属低山丘陵区。区内山高林密,沟深坡陡,地形起伏变化大,地貌景观突出,奇峰巨石比比皆是,保护良好,未受到任何破坏。得益于近10年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恢复,区内森林景观突出,动植物景观特征明显,空气及森林环境良好,必将引导社会公众关注保护区建设及对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良好追求。

4 保护建议

4.1 保障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性不受破坏

按《中国植被》的区划,白狼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暖温带北部落叶栎林亚带,是辽西地区具有典型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含有丰富的暖温带阔叶树种,而且孕育着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明显的自然性特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证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性不受破坏。

4.2 保障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性持续

白狼山保护区地处燕山山脉最东端的松岭山系,是东北、华北、蒙新等生物区系的交汇区,在我国北方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是辽西地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典型代表。保护好这个特殊过渡带的森林生态系统,将对研究植物区系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4.3 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由于保护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华北植物区系、蒙新植物区系和长白植物区系,以及一些沙地植物在本地区交汇,决定了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今后应强化管理,从自然、科学、经管的角度出发,保障乡土树种及水生生物的逐步恢复,增加生物多样性。

4.4 保护的具体措施

(1)继续强化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工作,建立相关的科研监测基地,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开展对侧柏林的生长、演替等的系统研究,为干旱瘠薄地段的森林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对保护区的水源涵养作用与防风阻沙的防护效益进行监测研究。

(4)定期对森林、草甸、沼泽等主要保护对象的水文、气象和人为活动等进行监测,掌握保护区内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了解保护区现有管理措施的有效程度,以便在今后的保护管理中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

(5)建立数据库,对现有资料和通过科研与监测活动收集来的资料以及购买来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6)成立白狼山保护区科研顾问委员会,成员为5-7名,其中至少包括3名来自植物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国内在自然保护区研究方面有影响单位的专家和教授。科研顾问委员会的职责是指导保护区制定科研计划和开展科研工作。

[1]马万里,梁存柱.白狼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内部资料)[Z].2006.

[2]建昌县林业局.建昌县林业志(内部资料)[Z].1989.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新编拉汉英植物名称[M].北京:航空工作业出版社,1996.

[4]董世林.植物资源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1.

[5]李延生.辽宁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6]辽宁省林业土壤研究所.东北草本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 976-2 000.

责任编辑:富春凯

The Assessment of Baila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Ecological Resources Management Performance

LI De-wu, LI Huai-sheng

(Baila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Administration, Jianchang 125300,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aila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ecological resources field investigation, specimen identification and relevant data, research the 10-year-management performances of thi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then, come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about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uture.

Baila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Ecological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Suggestions about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4.008

2017-05-06

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资金。

李德武(1966—),男,辽宁建昌人,工程师。研究方向:自然保护区生态与生物学。

S759.99

A

1674-6341(2017)04-0022-05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群落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西北某陆地油田采出水微生物群落结构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锡林郭勒草原主要植被群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