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伏牛山血皮槭资源调查与分析

2017-07-24李红喜孟庆法张保卫陈秋红

河南林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伏牛山栾川北坡

李红喜,孟庆法,张保卫,陈秋红

(1.栾川县林业局,河南 洛阳 471500;2.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伏牛山血皮槭资源调查与分析

李红喜1,孟庆法2,张保卫1,陈秋红1

(1.栾川县林业局,河南 洛阳 471500;2.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伏牛山区血皮槭呈零星或小群落分布,位于北坡的栾川、灵宝、嵩县是伏牛山血皮槭的主要分布带,栾川是伏牛山血皮槭中心分布区。血皮槭两个遗传资源类群在伏牛山北坡交叉分布,说明伏牛山北坡血皮槭基因库更加丰富,这为血皮槭种群演化提供更大的基因变异空间。血皮槭结实除受光照影响较大外,母株发育程度和不同种源也是影响其结实的主要因素。血皮槭结实率低和种子发育不完全是影响血皮槭自然更新的主要原因之一。

伏牛山;血皮槭;资源;应用

血皮槭(Acer griseum (Franch.) Pax.)为槭树科槭属树种,我国特有种和濒危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伏牛山作为血皮槭分布的中心地带,处于中国槭树科植物分布中心向华北、西北、华东扩散的通道上,是河南省槭树科树种的现代分布中心[1]。野生血皮槭单株结实量极低或不结实,同时空种率极高[2]。在河南栾川采集的血皮槭种子,有约50%母树所结种子为空种,另50%母树中有种率仅有 40%~70%,并且仅有 25%为饱满种子。近年来,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实地踏查,对血皮槭在伏牛山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保护和应用血皮槭这一珍贵物种资源提供参考。

1 自然环境

伏牛山位于河南西南部, 长约400 km,宽40~70 km,属秦岭山脉东段,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熊耳山,南接南阳盆地,东南遥接桐柏山。伏牛山区内海拔高度从 200~2 217 m,垂直落差较大,是长江、黄河及淮河3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也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和中国动物区划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在植被上,伏牛山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区系的镶嵌地带,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区[3-4],其中伏牛山南坡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北坡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内森林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

2 调查方法

采取查阅资料与实地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伏牛山血皮槭资源现状

伏牛山血皮槭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 600 m的山坡杂木林中,伴生树种为槲栎、五角枫、青榨槭、连翘、鹅耳枥、四照花等,以河流两侧分布较多,分布特征为零星分布或群落分布。洛阳市栾川县是伏牛山血皮槭的中心分布区,以群落分布为主。三门峡市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5]、卢氏县,洛阳市嵩县,南阳市宝天曼自然保护区[6]、南召县、镇平县、西峡县、平顶山市鲁山县[7]均有有零星分布。经实地调查,在栾川县发现地径40 cm以上大树3株,地径30 cm以上大树16株;嵩县车村镇发现地径42 cm大树1株,冠幅8.5 m,树高10.8 m。伏牛山区血皮槭资源分布见表1。

表1 河南伏牛山血皮槭资源分布

3.2 伏牛山血皮槭种群结构分布特征

伏牛山血皮槭分为零星分布和群落分布两种形式,其中在人口居住区和浅山区以零星分布为主,在交通不便地带及山体中上部以群落分布为主,零星分布的血皮槭有人为砍伐现象,直径普遍较小,林下基本没有天然更新小苗;群落分布的血皮槭树木直径相对较大,通过对栾川县庙子镇白马潭、嵩县车村镇水磨、西峡县太平镇细辛4个血皮槭种群进行调查,在人迹罕至地带的血皮槭自然群落最为完整,自然更新现象明显。伏牛山血皮槭种群结构分布见图1。

图1 伏牛山血皮槭群落结构分布

3.3 伏牛山血皮槭遗传资源类群特征

血皮槭天然群落较多,遗传性差异较大,经中国林科院和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通过STRACTURE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伏牛山血皮槭遗传资源涵盖2个分类类群,群体遗传分化程度更高[8]。这2个分类类群从外观上也表现出较大差异。伏牛山南坡有一个类群,其表现为树皮呈鳞片状斑驳脱落,脱落后树干光滑,颜色为棕红或黄红色,生长速度快,透光地带血皮槭大树裸露树根根皮也出现剥落而呈现棕红色,1~2 a生苗树叶三小叶与大树叶形基本相同;伏牛山北坡两个类群交叉分布,一个类群与另一个类群表现为:树皮深褐色或暗褐色,呈纵条状开裂,树皮不脱落,生长速度较慢,1~2 a生苗三小叶多产生变异,部分为掌状深裂或羽状深裂。伏牛山血皮槭遗传资源类群特征见表2。

表2 伏牛山血皮槭遗传资源类群特征

3.4 伏牛山血皮槭结实特征调查

野生血皮槭单株存在不结实现象,陈鹏等实地调查重庆大巴山、山西太白山、河南宝天曼未发现结实单株,同时土壤库中种子的空种率极高,最高达83%。笔者调查发现,伏牛山血皮槭结实母树主要分布在栾川、嵩县、灵宝,结实受光照影响较大,林缘和光照较好的血皮槭母树结实较多,林中和谷地血皮槭极少结实或不结实,,结实单株中有近1/3的母株果实中基本不含种仁或种仁发育不完全,剩余2/3的母株含仁率也较低,作为育苗要求的饱满种子含仁率更低。通过调查还发现,同一分布地单株因树龄不同果实空种率差异较大,同一移植地不同种源单株虽然树龄相近果实空种率差异也较大。伏牛山血皮槭母树结实特征见表3。

表3 伏牛山血皮槭母树结实特征

3.5 结果分析

伏牛山位于血皮槭分布的中心地带,在伏牛山区血皮槭呈小群落状分布,位于伏牛山北坡、地处暖温带的栾川、灵宝、嵩县血皮槭分布相对较多,属于伏牛山血皮槭主要分布带。从分布海拔来看,栾川区间最广,达到900 m,南召分布最窄,海拔区间仅有300 m;从最大地径来看,栾川县血皮槭最大地径为63.5 cm,是伏牛山地区发现最大的一株;从生存地特征来看,血皮槭主要分布在谷地、阴坡和半阴坡下半坡,只有栾川分布在半阳坡,说明血皮槭喜欢阴湿环境,属于中性偏阴树种。栾川是伏牛山血皮槭中心分布区。

通过栾川庙子、嵩县车村、西峡太平镇3个群落特征分析,栾川血皮槭群落为 21株,平均地径8.38 cm;嵩县车村10株,平均地径8.0 cm;西峡太平镇16株,平均地径6.75 cm。表明在湿润、凉爽的气候是血皮槭最宜生长的环境。全国3个血皮槭资源类群中,伏牛山有2个资源类群,通过气候、树干、叶片和生长速度可以看出,在伏牛山南坡仅有一个类群,在北坡有两个类群。通过调查发现,两个类群在伏牛山北坡交叉分布,这说明伏牛山北坡血皮槭基因库更加丰富,同时也为血皮槭繁衍提供更大的基因变异空间。

4 小结和讨论

血皮槭自然结实率较低,除了受光照影响较大外,母株发育程度和不同种源也是影响其结实的主要因素,所以血皮槭隔年结实或间隔多年结实。这表明,血皮槭结实率低是受外因和内因共同影响造成的,血皮槭种子发育不完全也是影响血皮槭天然更新的主要因素之一。

[1] 陈秋红,计青鹤,史琼芳,等.槭树科树种在栾川县苗木产业中的应用及分析[J].农家科技,2014,11(2):172-173.

[2] 陈朋,于雪丹,张川红,等.中国特有种血皮槭的天然更新[J].林业科学,2013,49(3):159-164.

[3] 余海尤,麻兵继,张彪,等.伏牛山大型真菌资源(Ⅰ)[J].食用菌,2009,31(4):12-13.

[4] 刘宗财,黎忠宝.从伏牛山常绿矮曲林的分布探讨北亚热带北界在河南的位置[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34(2):198-200.

[5] 王海亮,李冬林,韩军旺,等.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槭属植物的分布与区系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4):47-50.

[6] 史作民,刘世荣,程瑞梅,等.河南宝天曼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J].林业科学,2000,36(6):20-28.

[7] 朱秀红,刘光武,茹广欣,等.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群落数量特征及其动态[J].生物学杂志,2007,26(12):1 942-1 946.

[8] 孙圣.基于 SSR标记的血皮槭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责任编辑:王团荣)

S 792.35

B

1003-2630(2017)02-0023-03

2017-04-18

猜你喜欢

伏牛山栾川北坡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坡村 “一抹黄”带动“全民富”
洛阳红椿寺遗址的空间布局及价值研究
勤俭匾
王鑫:美一方环境 惠一方百姓
伏牛山区金桃猕猴桃无公害栽培技术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
豫西名吃 栾川养生“豆腐宴”
林海栾川
陈北坡的火车
陈北坡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