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嫁接方法对牡丹成活率的影响分析

2017-07-24安春明

河南林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形成层粗度砧木

安春明

(洛阳市中心苗圃,河南 洛阳 471019)

嫁接方法对牡丹成活率的影响分析

安春明

(洛阳市中心苗圃,河南 洛阳 471019)

牡丹繁殖方法很多,但在生产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嫁接法。嫁接繁殖具有保留牡丹亲本性状、操作方便、繁殖系数较大等优点。因此,嫁接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着繁殖速度和效益,运用不同嫁接方法,通过不同方法嫁接成活率对比,筛选出最佳方法进行生产应用。

嫁接;牡丹;成活率

随着国际牡丹品种引进步伐的加快,国外名优精品牡丹数量增多,如何加快繁殖速度,促进种苗大田栽培、应用与观赏已成为目前的重点任务。加之国内黑绿黄3种花色牡丹种苗少、常规方法繁殖困难的现状,开展牡丹嫁接,建立牡丹种苗系列化繁育体系,是今后牡丹产业化开发中的关键环节。开展不同方法的嫁接试验,提高成活率,更是牡丹产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国外牡丹品种接穗

观赏区内树龄4 a,冠幅30 cm,高度40 cm品种为引进日本的岛锦、扶桑司、太阳。

1.1.2 国内牡丹品种接穗

牡丹资源圃内6 a生,冠幅50 cm,高度60 cm,品种为黑花魁、豆绿、姚黄。

1.1.3 砧木

牡丹种子播种实生苗,4 a生,高度25 cm,根茎粗度大于0.8 cm、小于1.5 cm。

1.1.4 其他材料

专用嫁接刀,长、宽度25 cm×10 cm、厚度26μm塑料条,直径4 mm麻绳,嫁接专用液体石蜡或用加入杀菌剂的泥浆(糊状)。

1.2 试验方法

1.2.1 砧木和接穗准备

为便于操作,把4 a生牡丹种子播种的实生苗挖出,对根茎粗度达到要求的剪下,每25根打捆,晾晒,变软后待用。分别从国外、国内牡丹品种上采集接穗,长度不少于5 cm,对于特长的若有两个芽,可剪成两个接穗,按品种分开标记,保湿后放入冷库中随取随用。嫁接环境为室外凉棚下进行。

1.2.2 劈接

常规劈接时间应在休眠期中进行,但接合成活率最高的应在早春,即砧木芽开始膨大、尚未开始生长活动的时期进行。而牡丹嫁接必须在初秋季节(9月10日)进行,这也是牡丹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

1.2.2.1 砧木处理

将晾晒的牡丹根顶端横切一刀,截口保持表面光滑。用嫁接刀从砧木中心纵劈一刀,深2~3 cm,依根的粗度决定切入深度。切入时不要用刀过猛,可把嫁接刀放在横截面上,轻轻用力即可。

1.2.2.2 接穗处理

选择带顶芽的或带侧芽的接穗,剪成长 5~7 cm,需带有1~2个芽。基部削成楔形,有两个对称的削面,削面长度比牡丹根的切口深度短些或相同,所以不一定将楔形的尖端削得很尖。牡丹根直径大于接穗直径时,接穗外侧要比内侧稍厚,这样当接穗插进牡丹根切口后,牡丹根切口自夹力会使接穗外侧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接触。如果牡丹根与接穗的粗度一致时,接穗的内外侧厚度应一致【1】。

削接穗时,应用左手握稳接穗,右手推刀斜切入接穗。推刀用力要均匀,前后一致;推刀的方向要保持与下刀的方向一致。如果用力不均,会使削面不平滑,而中途方向向上偏会使削面不直。一刀削不平,可再补一刀,使削面达到要求。最好两面都是一刀削成。削面越光滑越利于双切面愈合。

1.2.2.3 接合

用刀把牡丹根切口轻轻撬开,将接穗轻轻地插入切口内,使接穗厚侧面向外,薄侧面向里。插入时要特别注意使牡丹根形成层和接穗的形成层对准。在牡丹根粗于接穗的情况下,牡丹根的皮层比接穗的厚,所以接穗的外表面要比牡丹根的外表面稍为往里移,这样两者的形成层才能吻合。也可以木质部为标准,使两者的木质部表面对齐,这样形成层也就对上了。如果牡丹根直径大大超过接穗的,可在砧木两侧各接入一个接穗。接合后立即用准备好的麻绳进行绑扎,绑扎一定要紧。此时可以放置一边,也可以用事先备好的封蜡封住所有切口部位,或者用拌好的泥巴把嫁接口处轻轻抹严。操作时不要触碰接穗【2】。

1.2.3 切接(俗称一刀切法)

1.2.3.1 接穗处理

把牡丹接穗基部削成两个削面,一长一短,长削面削掉1/3以上的木质部,长2~3 cm;在长削面的对面削成长约0.5 cm的短削面。

1.2.3.2 牡丹根砧木处理

在牡丹根上端(新的横截面一端),用刀向上端斜切一刀,深达1/3以上的木质部,斜面长2~3 cm,切面要平滑,争取一刀削成,避免来回刮切面,防止碎屑留在切面上,不利于伤口愈合。

1.2.3.3 接合

把牡丹接穗长削面向里,紧靠在牡丹根的斜切面上,两者形成层对准靠齐,如果不能两边同时对准,对准一边亦可,然后用备好的麻绳缠紧绑扎。再用事先备好的封蜡封住所有切口部位,或者用拌好的泥巴把嫁接口处轻轻抹严。操作时不要触碰接穗。

选用两种嫁接方法均在秋季(9月10日)适宜嫁接期内进行,国内、国外不同6个牡丹品种的接穗数量各100个,均按照劈接、切接嫁接法嫁接。

2 结果与分析

2.1 统计方法

统计中排除外界自然因素,对应嫁接定植图上品种标识,第2年4月12日逐株分品种进行统计,分析嫁接总量与成活数,试验数据按照两年平均计算得出结果。

2.2 劈接试验分析

从表1看出国内的黑色、黄色品种黑花魁成活率61.2%,表现显著;姚黄表现次之,成活率53.5%;从2个品种生物学特性来看,豆绿作为绿色系代表,枝条细弱,整体发育没有前两者充实,同时,从接穗的接口来看,后者的髓心较虚。就自然生长比较,两者均比豆绿生长旺盛。比较国外品种,扶桑司最低,太阳最高,为 59.1%。从大田栽培来看,同样是太阳比扶桑司自然生长旺盛。综合表明,植株生长旺盛,枝条发育充实,养分积累多,嫁接后愈合就快。符合自然生态表现。

2.3 切法(一刀切法)试验分析

表1表明切接法较劈接法成活率整体提高幅度较大,最高的达36.2%,最低的达24.5%,说明切接法更利于牡丹嫁接,而常见的劈接不适合牡丹繁殖。就国内3个品种平均成活率为75.5%,3个国外品种平均成活率为 74.8%,国内品种的成活率略高于国外品种,两类差异不大。

表1 劈接、切接法嫁接统计(实生苗4 a生砧木)

3 结论

两种嫁接法中切接(俗称一刀切法)成活率最高,而且操作程序简化,方法简单,省工省时,降低劳动成本。从嫁接速度比较,劈接较慢。综合国内、国外品种特性来看,于引进后的驯化时间长短有关。因此,牡丹稼接繁殖方法中,最为简易的操作为切接法。综合嫁接成活因素,操作者熟练程度、捆绑松紧度、密封接口等均可影响成活率。当然,在运输、栽植、后期管理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成活率,只有全面做好各个环节,才能更好地提高成活率。

[1] 李嘉珏. 中国牡丹与芍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2] 邢卫兵. 果树嫁接技术[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王团荣)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Survival Rate of Peony Grafting Method

An Chunming

(Luoyang center nursery, Luoyang Henan 471019,China)

Peony breeding method are many, but in produ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grafting Grafting reproduction has retained the phenotypic peony It is easy to operate The advantages of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is larger Therefore, graft survival rate directly affects the propagation speed and efficiency, using different grafting method, grafting survival rate by different methods, select the best method for production applications.

grafting; The peony; The survival rate

S 685.11

A

1003-2630(2017)02-0006-02

2017-04-18

安春明(1976-),男,工程师,从事牡丹种植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形成层粗度砧木
不同树龄沙地云杉形成层解剖结构研究
基于TRU 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发现西藏
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与方法
结果母枝粗度对南丰蜜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南丰蜜桔结果母枝粗度≤2.5 mm果实品质最佳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