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中一字平上去三读而义同与义别相兼的问题

2017-07-24刘子瑜刘宋川

长江学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平声仄仄七律

刘子瑜 刘宋川

(1.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2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唐诗中一字平上去三读而义同与义别相兼的问题

刘子瑜刘宋川

(1.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2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本文对唐诗中18个单字具有平上去三读而义同兼义别的音义关系和用法作了论析,认为:(1)根据各字同义而多音读的情况,可分为同义而有平上去三读或平上、平去、上去两读等四小类。从声律应用来说,诸字的同义而多音读基本上属于平仄两读,值得注意。(2)这18字中大多数都是早期义项陆续取得了两个或三个音读,只有“请、泥、委”3字例外。掌握这一规律,使我们易于理解各字义同与义别交织的复杂关系。(3)这个字群音义关系的产生始于中古前期,唐代加以继承和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诗体律式的平仄变化中。(4)这个字群的音义关系过分复杂,不利于人们的口语交际,因此音义关系到现代有了明显的简化。但是阅读唐诗,分析诗体格律,仍要依据各字中古的音义关系来解释,切不可以今律古。

唐诗 平上去三读 义同 义别 平仄律式

壹、引言

我们已经著文讨论了唐诗中一字平、上、去三读义别和三读义同的问题,本篇则讨论唐诗中一字有平、上、去三读(甚至四读)而义同兼义别的问题。与前文相比,本篇所论诸字的音义关系又更为复杂。这一论题是我们所定唐诗中一字平仄两读而义有异同总论题的分支。总论题的理论基础是: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音指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要素组成,变动其中一个要素就会组成不同的音节。中古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类,声韵相同而调不同,就组成了语音关系最为密切的不同音节。诸字往往用这样的两个或三个不同音节来表示所具有的发展关系密切的不同义项(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或同一义项,构成一字两读(或三读)义别或义同或义别兼义同的复杂音义关系。从唐代诗体声律来说,这些两读、三读(甚至四读)都总归为平和仄(上去入)的两读。因此要想深入领会唐诗的句意,准确判定唐诗的平仄律式和体裁,就要全面掌握唐诗中具有两读、三读而意义或异或同或异同兼具的字群,并精确分辨诸字用在不同诗句中的意义和音读,这是只能认真面对并加以解决而不能回避的难题。

唐诗中这一类字群计有单字18个,即:比、漲、稍、繚、緼、跨、頗,不、屏、燎、請、那,厭、泥、重,單、委、摽。由于《广韵》、《集韵》等中古韵书和《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现代工具书关于诸字的音义注释互有参差,又由于现有唐诗用例也不能与韵书、工具书的音义注释一一相合,我们不可简单照搬,需要考究参酌,以求准确论析诸字的音义关系;还要全面搜索和归纳唐诗用例,以求证实我们对于诸字的音义和平仄关系的断定,并最终得出可信的结论。

贰、一字有平上去三读而义同兼义别的问题

唐诗中具有平上去三读(甚或四读)而义同与义别相兼之特点的字群计有18字,字数虽然不多,但是各字音义关系相当复杂。复杂性在于:各字中部分义项同时有两个甚至三个密切相关的不同音读,其它义项则各自分用不同的音读来表示,构成同义多读和多读异义相交织的复杂关系,想要条分缕析,确实不易。

依据各字同义的音读情况,可把这18字分为四类:1)一字平上去三读义同又兼一读或两读义别,2)一字三读中平上两读义同又兼一读、两读或三读义别,3)一字三读中平去两读义同又兼三读或四读义别,4)一字三读中上去两读义同又兼一读或两读义别。下面分类来讨论。

(一)一字平上去三读义同又兼一读或两读义别

这类字的特点是:本义和直接引申义具有平上去三读,在诗体声律方面则归并为平和仄(包括上去入三读)两大类,而间接引申义或假借义则分别只有或平或上或去的一读(平或仄)。计有7字,即:比、漲、稍、緼、繚、跨、頗。

1.比

A.《广韵》房脂切,平脂並,旧读p;注义:和也,並也。B.《广韵》卑履切,上旨帮,今读b;注义:校也,並也。C.《广韵》毗至切,去至並,旧读bì;注义:近也,併也。“比”字本义是並列,挨着,引申为齐同、等同,接连,动词;有平、上、去三读(上声为常读),唐诗中常用词语有“比邻、比屋、比翼、比目、比肩、比并、比年、比来”等。又间接引申为比较,比照,比方、类似,动词;只读上声。又词语“皋比”(虎皮)的“比”(假借义),《经典释文》音毗(房脂切),平声。可知“比”字构成了平上去三读义同和上声、平声义别的音义关系。现今只有上声一读。下举9例:

(1)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之二,七律)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

(3)比肩羊叔子,千载岂无才。(张说《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五律)

(4)自古多高迹,如君少比肩。(张籍《赠殷山人》,五排)

(5)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则天皇后《如意娘》,七绝)

(6)交情别后见,诗句比来新。(皎然《兵后送薛居士移家安吉》,五律)

(7)莫言无物堪相比,妖艳西施春驿中。(施肩吾《山石榴花》,七绝)

(8)从此期君比琼树,一枝吹折一枝生。(刘禹锡《吟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七律)

(9)猊坐翻萧瑟,皋比喜接连。(戴叔伦《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五律)

前二例“比邻”的“比”字义为靠近,用在“平平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平”律式第六和第四字,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3)、例(4)“比肩”(并肩,地位相等)的“比”字(并列)用在“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平”律式第一和第四字,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5)、例(6)的“比来”义为近来,“比”字在律式中也是一平一仄。例(7)例(8)“比”字义为比方、类似,用在“平平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仄平仄”律式第七和第五字,都是以上声归仄声。例(9)“皋比”(虎皮)的“比”字只读平声。

2.漲(涨)

A.《广韵》陟良切,平阳知,旧读zh ng;注义:水大貌。B.《集韵》展两切,上养知,旧读zh ng;注义:大水也。C.《广韵》知亮切,去漾知,今读zhàng;注义:大水。按,“涨”字义为:水位上升(本义),水边沙增高,动词;大水,名词;盛貌,状态词;诸义有平、上、去三读(上声常读)。又弥漫、充满,鼓胀、膨胀,动词,只读去声。又“溟涨”,大海的泛称,去声。又“涨海”,南海的别称,《经典释文》音张,《大字典》等据此只注平声读,而唐诗用例实有平仄两读。可知“涨”字构成了平、上、去三读义同和去声、平声义别的音义关系。现今保留水位上升和膨胀义,显示上、去义别。下举10例:

(1)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五古)

(2)解缆春风后,鸣榔晓涨前。(沈佺期《早发平昌岛》,五律)

(3)涨江流水凸,当道白云坑。(贾岛《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五排)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七绝)

(6)暗滩水落涨虚沙,滩去秦吴万里赊。(许浑《南海府罢南康阻浅……》,七律)

(7)泉飞溅虚槛,云起涨河轩。(杜牧《山寺》,五律)

(8)今日观溟涨,垂纶学钓鳌。(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五律)

(9)万里客南迁,孤城涨海边。(张祜《送徐彦夫南迁》,五律)

(10)乾坤霾涨海,雨露洗春芜。(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五排)前二例“涨”字义为大水,用在例(1)五古诗中作韵脚,以平声与“长塘光”等字押韵;用在例(2)“平平仄仄平”律式第四字,属仄声(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3)、例(4)“涨”字义为水位上升,用在“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式第一和第五字,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5)、例(6)“涨”字义为水边沙增高,用在律式中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7)“涨”字义为弥漫、充满,用在律式中属仄声(以去声归仄)。例(8)“溟涨”指大海,“涨”字去声。例(9)、例(10)“涨海”即南海,“涨”字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

3.稍

A.《集韵》师交切,平爻审二,今读sh o;注义:税也。按,此注无解。B.《集韵》山巧切,上巧审二,旧读sh o;注义:渐也。C.《广韵》所教切,去效审二,旧读shào;注义引《说文解字》:出物有渐也。“稍”字《中文大辞典》按上去义同作注,《大字典》、《大词典》按去声一读作注,《王力古汉语字典》按平去义同作注。“稍”字本义是禾末,唐诗无例。引申为:逐渐,略微,甚,随即,已经,暂且,副词,有平上去三读;又转为木末(树枝的末端),名词,通“梢”,只读平声。“稍”字现今只保留稍微一义,而且只读平声,去声另表新义。下举10例:

一些西方翻译理论家认为,译文和原文之间可以完全确切对等。翻译等值是将原文与译文的思想、修辞完全一致。等值的翻译虽然通常可以实现,但其受制于各种语言和文化因素。当然,也有一些翻译家提出有差异的等值,在不同语言间有非对称关系,语言信息无法完全等值。奈达就曾提出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翻译等值方法,为人们认识翻译,从理论上、方法上实现翻译突破提供了广阔视野。这种从绝对的对等到功能的对应,体现了翻译等值观念的变通。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地考虑语言文化间的转换与交融,等值论思想值得质疑与反思。

(1)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宋之问《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五律)

(2)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王维《归辋川作》,五律)

(3)稍教得似红儿貌,不嫁南朝沈侍中。(罗虬《比红儿诗》之三十二,七绝)

(4)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李商隐《细雨》,五律)

(5)稍寒人却健,太饱事多慵。(裴说《冬日作》,五律)

(6)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杜甫《诸将五首》之三,七律)

(7)稍知名是累,日与静相欢。(权德舆《自杨子归丹阳初遂闲居……》,五律)

(8)天涯稍曛黑,倚杖独徘徊。(杜甫《课小竖锄斫舍北果林枝蔓三首》之三,五律)

(9)寒炉树根火,夏牖竹稍风。(费冠卿《答蕭建》,五排)

(10)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张祜《题于越亭》,七律)

例(1)、例(2)“稍”字义为逐渐,用在“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平”律式第三字,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3)、例(4)“稍”字义为略微,用在“平平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仄”律式第一字,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5)、例(6)“稍”字义为甚、很,例(7)、例(8)“稍”字义为已经,用在律式中都有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9)、例(10)“稍”字通“梢”,在律式中都读平声。

4.緼(缊)

(1)欲制缊袍先把看,质非纨绮愧铦铓。(徐夤《剪刀》,七律)

(2)篋有新征诏,囊馀旧缊袍。(章孝标《赠庐山钱卿》,五律)

(3)敝缊袍多补,飞蓬鬓少梳。(张南史《早春书事奉寄中书舍人》,五排)

(4)化入絪缊大,恩垂涣汗馀。(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之三,五排)

(5)情远气调兰蕙薰,天香瑞彩含絪缊。(温庭筠《觱篥歌》,七古)

例(1)“缊袍”的“缊”字用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第三字,平声;后二例“缊”字用在“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律式第四和第二字,都属仄声(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4)“絪缊”的“缊”字用在律式中,读平声。例(5)“絪缊”(形容云烟弥漫、气氛浓盛的景象)的“缊”字用在句尾以平声作韵脚,与“薰”字相押韵。

5.繚(缭)

(1)舣舟阳羡馆,飞步缭疏楹。(张祜《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五律)

(2)西坂何缭绕,青林问子家。(綦毋潜《送储十二还庄城》,五律)

(3)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张九龄《江上》,五律)

(4)林与缭垣接,池将沁水通。(楼颖《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之二,五律)

(5)树含温液润,山入缭垣多。(皇甫冉《温泉即事》,五律)

(6)学织缭绫功未多,乱拈机杼错抛梭。(织锦人《吟》,七绝)

(7)可怜缭乱点,湿尽满宫花。(杨凝《咏雨》,五绝)

例(1)“缭”字意为缠绕、围绕,用在“仄仄仄平平”律式第四字,属仄声(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2)、例(3)“缭绕”(弯曲围绕)的“缭”字用在“仄仄平平仄”和“平平平仄仄”律式中,声律为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4)、例(5)“缭垣”(围墙)的“缭”字声律也是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6)“缭绫”和例(7)“缭乱”的“缭”字都读平声。

6.跨

(1)僧居跨鸟道,佛影照鱼潭。(裴说《兜率寺》,五律)

(2)小桥低跨水,危槛半依岩。(韦庄《李氏小池亭十二韵》,五排)

(3)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四,七绝)

(4)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崔湜《襄阳作》,五排)

(5)列宿光参井,分土跨梁岷。(褚亮《赋得蜀都》,准五排)

(6)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郑愔《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五律)

(7)骏马骄初跨,天厨味始尝。(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一百韵》,五排)

(8)张仪会展平生舌,韩信那惭跨下羞。(李群玉《献王中丞》,七律)

前三例“跨”字义为跨越、超越,用在“平平平仄仄”律式第三和第四字,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用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第五字,属仄声(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4)、例(5)“跨”字义为据有、占有,用在律式中,一平一仄。例(6)、例(7)“跨”字义为骑,用在律式中,一平一仄。例(8)“跨”字通“胯”,指两大腿之间的部位,只读去声。

7.頗(颇)

(1)因知兴嗣岁,王道旧无颇。(孟简《嘉禾合颖》,五排)

(2)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五排)

(3)汤年旱颇甚,今日醉弦歌。(杜甫《白水明府舅宅喜雨》,五律)

(4)家吴闻入蜀,道路颇乖离。(李频《送于生入蜀》,五律)

(5)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元稹《蛒蜂三首》之二,五律)

(6)轻微菅蒯将何用,容足偷安事颇同。(刘商《赠严四草》,七绝)

(7)扣寂颇同心在定,凿空何止发冲冠。(齐己《寄曹松》,七律)

(8)半年奔走颇惊魂,来谒行宫泪眼昏。(郑谷《奔问三峰寓止近墅》,七律)

(9)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七律)

(10)颇奈虾蟆儿,吞我芳桂枝。(卢仝《月蚀诗》,五古)

例(1)“颇”字义为偏,例(2)“颇”字表示人名,用在律式中都读平声。三、四两例“颇”字义为甚、很,用在“平平仄平仄”和“仄仄仄平平”律式第四和第三字,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五、六两例“颇”字义为大致、大体,用在“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第三和第六字,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七八两例“颇”字义为已经,用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式第三和第五字,一平一仄(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9)“颇黎”的“颇”字只读平声,例(10)“颇奈”的“颇”字只读上声。

(二)一字平上去三读中平上两读义同又兼一读或两读义别

这类字有平上去(或入平上)三读,其中部分义项(本义或早期假借义)同时有平上两读(即两读同义),其它义项则分用平上去中的一读表示,构成平上两读义同和一读或两读或三读义别的音义关系,计有5字,即:不、屏、燎、請、那。

1.不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七绝)

(2)野老篱前江岸迴,柴门不正逐江开。(杜甫《野老》,七绝)

(3)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王维《息夫人》,五绝)

(4)好在王员外,平生记得不?共赊黄叟酒,同上莫愁楼。(白居易《代人赠王员外》,五律)

(5)丁口传父言,莫问城坚不?平城被虏围,汉斲城墙走。(元稹《古筑城曲五解》之三,五言古绝)

前三例“不”字是副词,分别用在动词形容词和介词前面表示否定,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和“仄仄仄平平”律式中都是以入声归仄。后二例“不”字都是用在句尾表示询问,相当于“否”;而例(4)的“不”在“平平仄仄平”中读平声,例(5)的“不”在古绝句尾作韵脚,与“走”字相押,上声。

2.屏

(1)帘卷侵床月,屏遮入座风。(白居易《闲卧》,又贾岛《南斋》,五律)

(2)自笑小儒非一鹗,亦趋门屏冀相怜。(许浑《赠桐庐房明府先辈》,七律)

(3)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之三,五律)

(4)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刘长卿《同郭参谋咏崔仆射……厅前竹》,五排)

(5)四面常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七律)

(6)匹马忍辞藩屏去,小才宁副庙堂求。(黄滔《辞相府》,七律)

(7)暂屏嚣尘累,言寻物外情。(骆宾王《夏日游目聊作》,五律)

(8)旧里门空掩,欢游事皆屏。(韦应物《寄柳州韩司户郎中》,五古)

(9)梯航百货通邦计,键闭诸蛮屏帝都。(薛逢《题剑门先寄上西蜀杜司徒》,七律)

(10)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耿湋《春日即事二首》之二,五律)

(11)遥仰高峰看白雪,多惭属和意屏营。(王甚夷《和主司王起》,七律)

前二例“屏”字义为屏风,用在“平平仄仄平”和“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式第一和第四字,一平一仄(以上声归仄)。例(3)“翠屏”本指绿色的屏风,此句喻指并列的绿色峰峦,“屏”字用在“平平平仄平”律式第五字,读平声。例(4)“轩屏”指堂阶旁的墙壁,“屏”字用在“平平平仄仄”律式第四字,属仄声(以上声归仄)。例(5)“屏障”的“屏”字用在“仄仄平平仄平仄”第六字,平声;例(6)“藩屏”本即屏障,这里喻指卫国的重臣,“屏”字用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式第六字,属仄声(以上声归仄)。例(7)、例(8)“屏”字义为排除、屏弃,用在“仄仄平平仄”律式第二字,以上声或去声归仄;而用在五古诗中作韵脚,以上声与“静、景、省、岭”等字押韵。例(9)、例(10)“屏”字义为掩蔽,退隐,在律式中都是以上声归仄。例(11)“屏营”的“屏”字在律式中读平声。

3.燎

(1)休说宋风回鹢首,即看雷火燎龙鳞。(贯休《和李判官见新榜为兄下第》,七律)

(2)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李家明《咏卧牛》,七绝)

(3)候客定为黍,务农因燎原。(卢纶《送夏侯校书归华阴别墅》,五排)

(4)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韩偓《隰州新驿》,五排)

(5)中原初纵燎,下国竟探汤。(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五排)

(6)赵壁五弦非此贤,九九何劳设庭燎。(元稹《五弦弹》,七古)

(7)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李商隐《隋宫守岁》,七律)

(8)主人不堪命,积燎曾欲燔。(元稹《赛神》,五古)

例(1)、例(2)“燎”字义为延烧、烧,用在“平平仄仄仄平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中,属仄声(以上声归仄)。例(3)、例(4)“燎”字义为放火焚烧山野草木,用在“仄平平仄平”和“平平平仄仄”律式第四和第一字,一仄(以上声归仄)一平。例(5)“燎”字义为野火,用在律式中以去声归仄。例(6)、例(7)“燎”字义为火炬,用在七古诗中作韵脚,以去声与“耀徼召钓”等字押韵,用在五排中以去声归仄。例(8)“燎”字义为柴薪,用在五古中读去声。

4.請(请)

(1)称意无劳问,请钱不早朝。(白居易《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五律)

(2)微俸还同请,唯君独自闲。(姚合《寄陆浑县尉李景先》,五律)

(3)岂独冷衣襟,便堪遗造请。(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三宿神景宫》,五古)

(4)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七律)

(5)闲来不对人论战,难处长先自请行。(王建《送魏州李相公》,七律)

(6)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士卒哭龙荒。(李益《回军行》,七绝)

(7)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一,七绝)

(8)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韩愈《秋怀诗十一首》之六,五古)

(9)请室闲逾邃,幽庭春未暄。(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五律)

前二例“请”字义为领受、领取,用在“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律式第一和第五字,一平一仄(以上声归仄)。从例(3)至例(7)共五例,“请”字都读上声,例(3)“造请”意即登门拜见,“请”字在五古诗中用作韵脚,以上声与其它去声字通押。其它四例“请”字在律式中都是以上声归仄。例(4)、例(5)“请”字义为请求(“请长缨”意为请求给予长绳前往杀敌,以捆缚敌方首领。“请行”意即请求前往杀敌);表示此义的词语唐诗中还有“请谒、请益、请告、请和”等。例(6)、例(7)“请”字是敬辞,前者是请朝廷准许自己(回军),后者是希望对方做某事不做某事。例(8)“朝请”是朝会名,“请”字在五古诗中用作韵脚,以去声与“景、冏、梗、骋”等上声字通押。例(9)“请室”的“请”字读平声。

5.那

(1)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储光羲《江南曲四首》之四,五绝)

(2)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李端《溪行逢雨与柳中庸》,五绝)

(3)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张继/郎士元《冯翊西楼》,七律)

(4)久带纱巾仍藉草,山中那得见朝仪。(秦系《寄浙东皇甫中丞》,七律)

(5)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杜甫《夜归》,七古)

(6)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张籍《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七绝)

(7)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一,七绝)

(8)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憑娇无那。(李煜《一斛珠》)

(9)世间争那人先老,更对残花一醉眠。(罗邺《送春》,七绝)

(10)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李白《相逢行》,五绝)

(11)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杜牧《偶呈郑先辈》,七绝)

(12)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刘禹锡《纥那曲二首》之一,五绝)

前四例“那”字义为怎么、哪里,在例(1)、例(2)律式中读平声,例(3)、例(4)律式中属仄声(以上声归仄)。五、六两例“那”字意为奈何,用在例(5)七古句尾作韵脚,与“歌”字相押,读平声;用在例(6)七绝句中属仄声(以去声归仄)。例(7)“无那”意为无奈,即对此没有办法;例(8)“无那”意为无限,即到了极点;“那”字都读去声。例(9)“争那”即争奈、怎奈,亦即无奈,“那”通“奈”,去声。例(10)、(11)“那”字表示远指,意为那(“阿那”即“那”,“阿”是词头)、那个,去声。例(12)“纥那”指踏曲的和声,“那”字读平声。

(三)一字平上去三读中平去两读义同又兼三读或四读义别

这类字有平上去三读(或平上去入四读),其中部分或个别义项同时有平去两读,其它多数义项则分用一读或三读甚至四读来表示,构成平去义同(个别字还有上去义同)和三读四读义别的音义关系。计有3字,即:厭、泥、重。

1.厭(厌)

(1)野鸟终难絷,鹪鹩本易厌。(元稹《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五排)

(2)芳菲看不厌,采摘愿来兹。(李颀《魏仓曹宅各赋一物得当轩石竹》,五排)

(3)记得玉人初病起,道家妆束厌禳时。(薛能《黄蜀葵》,七绝)

(4)空留犀厌怪,无复酒除灾。(雍陶《蜀中战后感事》,五排)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五绝)

(6)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杜甫《曲江二首》之一,七律)

(7)寒灯厌梦魂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李白《寄远十一首》之十一,杂言七古)

(8)夜魂灯处厌,朝发镜前衰。(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准五排)

(9)厌浥尘清道,空濛柳映台。(张说《奉和圣制同刘晃喜雨应制》,五律)

(10)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李商隐《楚宫二首》之二,七律)

前二例“厌”字义为满足,用在“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律式中,一平一仄(以去声归仄)。例(3)“厌禳”意为以巫术祈祷神灵除灾降福,例(4)“厌怪”意为镇压妖怪,“厌”字在两例律式中都是以入声归仄。例(5)、例(6)“厌”字义为厌恶、嫌弃,在律式中都以去声归仄。例(7)“厌梦”意为做恶梦,例(8)“厌”字义为掩藏,在七古和五排中都以上声归仄。例(9)“厌浥”的“厌”字在律式中是以入声归仄。例(10)“厌厌”表示绵长貌,在律式中读平声。

2.泥

(1)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李白《题雍丘崔明府丹灶》,七律)

(2)内人承宠赐新房,红纸泥窗绕画廊。(花蕊夫人《宫词》之一一九首,七绝)

(3)泥灶煮灵液,扫坛朝玉真。(张籍《灵都观李道士》,五律)

(4)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王贞白《白牡丹》,五律)

(5)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孟浩然《途中遇晴》,五律)

(6)紫泥何日到沧洲,笑向东阳沈隐侯。(钱起《赠张南史》,七律)

(7)况乃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杜甫《狄明府》,七古)

(8)欲泥山僧分屋住,羞从野老借牛耕。(姚合《罢武功县将入城》之一,七律)

(9)伶俜乖拙两何如,昼泥琴声夜泥书。(杨乘《牓句》,七绝)

(10)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白居易《惜花》,七绝)

前四例“泥”字义为涂饰,用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第四和第三字,读平声;用在“仄仄仄平仄”(半拗)和“仄仄仄平平”律式第一和第三字,属仄声(以去声归仄)。例(5)、例(6)“泥”字读平声,其中“紫泥”本是用来封固皇帝诏书的东西,这里是指代诏书。例(7)“泥泥”表示露浓貌,在七古诗体中以上声押韵。例(8)“泥”字义为软求、软缠,例(9)、例(10)“泥”字义为迷恋、留连,在律式中都是以去声归仄声。

3.重

(1)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七律)

(2)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沈佺期/宋之问《铜雀台》,五律)

(3)谪宦三年尚未回,故人今日又重来。(贾至《重别南给事》,七绝)

(4)无因重来此,剩哭两三声。(顾况《伤大理谢少卿》,五律)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五律)

(6)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在狱咏蝉》,五律)

(7)明君宵旰分甘处,便索金盘赐重臣。(和凝《宫词一百首》之三十四,七绝)

(8)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李益《过马嵬二首》之一,七绝)

(9)奔飞下杂树,洒落出重云。(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五律)

(10)待罪居重译,穷愁暮雨秋。(张说《南中送北使二首》之二,五排)

(11)高皇冷笑重瞳客,盖世拔山何所为。(徐夤《偶书》,七律)

(1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七绝)

前四例“重”字义为重新、再,在例(1)、例(3)的律式中读平声,在例(2)、例(4)的律式中属仄声(以去声归仄)。例(5)、例(6)、例(7)、例(8)的“重”字依次义为重量大、浓厚、(地位)重要、崇尚,在律式中都属仄声(以上声或去声归仄)。最后四例“重”字都读平声。例(9)“重”字义为重叠;例(10)“重”字意为多次,“重译”即辗转翻译(这里指南方荒远之地);例(11)“重”字义为两个,这里“重瞳”是指代项羽;例(12)“重”字义为层。

(四)一字平上去三读中上去两读义同又兼一读或两读义别

这类字有平上去三读,其中部分义项(假借义或引申义或本义)同时有上去两读(虽然在声律上总归为仄,但实际音读仍要分读上声或去声),其它义项则分读平声一读或平上两读,构成上去两读义同和平声一读或平上两读义别的音义关系。计有3字,即:單、委、摽。

1.單(单)

(1)单父闻相近,家书早为传。(岑参《送楚丘麹少府赴官》,五律)

(2)每惭花欠河阳景,长愧琴无单父声。(李中《新喻县酬王仲华少府见赠》,七律)

(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五律)

(4)不知边地别,祗讶客衣单。(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之一,五律)

(5)贾赋愁单阏,邹书怯大梁。(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五排)

(6)传声漠北单于破,火照旌旗夜受降。(张仲素《塞下曲五首》之二,七绝)

前二例“单父”一指单父邑,一指单父宰,“单”字在“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的第一和第五字,属仄声(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3)、例(4)“单”字义为一(辆)、单层,在律式中属平声。例(5)“单阏”和例(6)“单于”的“单”字在律式中都读平声。

2.委

(1)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卢纶《题念济寺晕上人院》,五排)

(2)浅深芳萼通宵换,委积红英报晓开。(李绅《海棠》,七律)

(3)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多功用深。(白居易《咏怀》,七律)

(4)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李商隐《野菊》,七律)

(5)纵饶长委命,争奈渐非夫。(罗隐《秋晚》,五律)

(6)往日霜前花委地,今年雪后树逢春。(张说《苏摩遮五首》之五,七绝)

(7)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张籍《赠赵将军》,七律)

(8)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李端《赋得山泉送房造》,五律)

(9)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准七律)

(10)芙蓉已委绝,谁复可为媒。(皇甫冉《秋夜寄所思》,五律)

(11)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韩愈《石鼓歌》,七古)

前二例“委积”意为堆积、积聚,“委”字用在“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第四和第一字,属仄声(以上声或去声归仄)。例(3)“委顺”意为随顺、顺应自然,例(4)“委”字义为付托,例(5)“委命”意为效命,例(6)“委”字意为散落,例(7)“委曲”意为随顺,例(8)“委曲”意为曲折延伸,例(9)“委佩”意为下垂的佩玉,例(10)“委绝”意为衰败,以上“委”字在律式中都是以上声归仄声。例(11)“委蛇”的“委”字读平声。

3.摽

(1)初笄梦桃李,新妆应摽梅。(郑世翼《看新婚》,准五律)

(2)摽梅诗有赠,羔雁礼将行。(孟浩然《送桓子之郢成礼》,五律)

(3)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李贺《画角东城》,五律)

(4)我爱李侍中,摽摽七尺强。(杜牧《郡斋独酌》,五古)

(5)卓哉弦高子,商隐独摽奇。(吴筠《郑商人弦高》,五古)

前二例“摽”字义为落下,用在“平平仄仄平”和“仄(本平可仄)平平仄仄”律式中都属仄声(以上声或去声归仄声)。例(3)“摽”字义为高举,例(4)“摽摽”表示高貌,例(5)“摽”字义为标榜、显扬,此三例的“摽”字都读平声。

叁、小结

上文对唐诗中一字具有平上去三读(或四读)而义同兼义别的音义关系和用法作了论析,现在还须进一步说明几个问题:

第一,这一字群的音义关系最为复杂,是由于一字有平上去(或平上入)三读甚至平上去入四读而义同与义别相交织,其中同义而有两读(平上、平去、上去)或三读(平上去)。这些同时具有多读的义项在类型上有9字(比、涨、缊、缭、跨、屏、燎、重、摽)属本义,有5字(稍、颇、请、泥、委)属引申义,有4字(不、那、厌、单)属假借义(古代文献中未用本义)。这说明18字中的大多数(15字)都是早期义项先有一个音读,后来在义项未变的情况下又有了一个或两个音读,形成了同义而有两读或三读的情况;只有“请、泥、委”3字例外,是在本义尚存的情况下,由引申义取得了两个或三个音读。掌握这一规律,使我们易于理解各字多读而义同与义别相交织的复杂关系。

第二,这个字群的音义关系和用法不是始于唐代,而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古前期)已露端倪。据我们考察,字群中“涨、稍、跨、屏、那”等5字已大体具有这种用法。以“稍、那”2字为例:

(1)汀葭稍靡靡,江菼复依依。(齐谢脁《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

(2)塞榆行引路,津柳稍垂门。(陈潘徽《赠北使诗》)

(3)南望南郭门,拱树稍云密。(梁何逊《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诗》)

(4)桂花那不落,团扇与谁妆。(梁简文帝萧纲《望月诗》)

(5)也知生死分,那得不伤心。(隋释慧轮《悼叹诗》)

(6)只愁芳夜促,兰膏无那煎。(陈后主叔宝《听筝诗》)

例(1)、例(2)“稍”字义为已经,音读一平一仄(上声或去声),例(3)“稍”字通“梢”,即木末,读平声;说明“梢”字已具有平上去三读义同和平声一读义别的特点。例(4)、例(5)“那”字义为哪里、怎么,音读一平一仄(上声或去声),例(6)“无那”即无奈,“那”字通“奈”,读去声;说明“那”字具有平上去三读义同和去声一读义别的特点。

由此可以断定,唐代继承和发展了这类用法,并形成了具有这种音义特点的字群,其在唐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适应了诗律平仄变化的需要,为诗人据律用字提供了更加自如的空间。

第三,这个字群的音义关系过分复杂,不利于人们的口语交际,因此到现代诸字的音义关系有了明显简化:一是诸字中同义的多读已简化为一读,只保留其中的常读;二是诸字在中古所表示的偏僻义项到现代已经不用(如“比”字的“皋比”,“涨”字的“涨海”,“跨”通“胯”等),其音读也自然取消。因此诸字现今或者只用一读表义(如“比、缭、跨、颇、不、请、厌、泥”),或者成为两读义别(如“涨、稍、缊、屏、燎、那、重、单、委、摽”)。

第四,对于诸字在唐诗中的用例,当然要掌握它们在中古的复杂而特殊的音义关系,并依据唐诗中的具体语境和声律格局来准确分析它们的音读和意义,断定它们的平仄,而切不可盲目用它们的今音今义来释读唐诗。

Synonymy and Polysemy of Characters with Ping,Shang and Qu Tones in Tang Poems

Liu ZiyuLiu Songchuan
(1.Chinese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2.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Hubei,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nonymy and polysemy of 18 characters with Ping,Shang and Qu tones in Tang poems.Firstly,we divide these characters into four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tones:one character with Ping Shang Qu,Ping Shang,Ping Qu and Shang Qu.Mostofthemare synonymy of characters with leveland oblique tones.Secondly,these characters all get two or three tones since their early meaning except Qing(请),Ni(泥)and Wei(委).This helps us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s of synonymy and polysemy of these characters.Thirdly,the tone-meaning relationships of these characters are generated in the early Mediaeval Chinese,which are developed in Tang dynasty and widely used in the metrics of Tang poems.Finally,the tone-meaning relationships of these characters are simplified in Modern Chinese since they are too complex for oral communication.However,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apply these relationships to the study of metrics of Tang poems.

Tang Poems;One Character with Ping;Shang and Qu Tones,Synonymy;Polysemy;Metrics of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责任编辑:卢烈红

刘子瑜(1967—),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刘宋川(1938—),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史、汉语诗律学研究。

北京市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唐诗的平仄音读与字义异同关系研究”(13WYB005)。

猜你喜欢

平声仄仄七律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七律·龙滩库湖景写
行唐方言平声调值分析
偶感
学诗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赵学敏书法作品
深研句式 探寻诗律
“一三五不论”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