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7-23朱君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朱君红

(河北省盐山县韩集中学 河北沧州 061300)

摘 要: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和求解。中学时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期。作为历史教师要不断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是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人民殷切的希望。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要求教师必须以更新的观念、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许多教师早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所研究,笔者就当前历史教育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谈几点看法。[1]

一、历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因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中学历史教师不要认为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则是教委、教育局的专职,教师只要做好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就行了。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曾说的:“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的使用教科书。为提高中学历史的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师应知难而上,使自己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同时,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2]

中学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做大量引导的工作。历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

二、注重历史教学的创新,多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概括性。思维的深刻性和概括性指的是学生善于透过历史的现象抓住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它表现在学生在对历史知识或历史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地迁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设计一些反映历史现象与本质关系的题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概括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如果袁世凯不去告密,戊戌变法会不会失败?”“如果蒋介石不去西安,就不会有西安事变,更不会有国共第二次合作,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等等。

其次,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是指学生善于根据史实,独立思考,不惟书、不惟师、不盲从,不满足现成的方法和答案,表现出果断的品质和怀疑的品质。思维的创造性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照搬照抄,不求甚解,因循守旧,唯唯诺诺,就不会有思维的批判性,更谈不上创造能力。现行教材在这方面都有较多的“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等思考和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并拓展这一类的思维训练。

例如,“西方某学者说:美国没有童年,只有青壮年。这一說法你是否同意?请解释你的回答。”“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一观点?为什么?”这类题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结论和观点没有定论;二是无论何种结论和观点都不违背历史真实性与历史规律性。在这个前提下,充分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历史创造性思维得到表现,也就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再次,培养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和开放性。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活动与探究课” “探究”和“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可以自由分组或个人单独活动,也可以通过“采访”、“讨论”等多种形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运作体系。鼓励每一位学生尽可能有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互相争论,最后达成共识。这样打破了传统历史教学的条条框框,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形成敢想、敢说、敢争的精神,自然会萌发创新的欲望和激情,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讲解《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时,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代表南北方的利益,就“资源和原料、市场、劳动力”等问题课下搜集相关材料,课上展开激烈的辩论,把很难理解的南北方矛盾形象化、具体化,很容易得出“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是它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导致南北战争爆发”的结论。这样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新的历史教材,从内容上降低了难度,淡化了知识体系,增强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的内容,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创设历史情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课件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打破历史的时空界限,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使之保持热烈、持久的思维状态,以获得最佳思维效果。

总之,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说到底还是教师教法的转变,只有采用新活动、新探究、新教法,使学生养成爱读书,敢质疑,时时关心时政热点,学以致用的良好思维和行为习惯,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教育研究.1999(5)

[2]戴健.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文化浅谈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