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资格证制度对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作用的研究
2017-07-22张晓凤
张晓凤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未来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仅凭一张毕业证书在就业市场是难以立足的。国家曾多次制定政策法规强调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高职院校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会计职业资格证制度;会计专业;就业
目前,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就业难和社会高技能人才紧缺矛盾,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相比较,它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的要求,反映了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
1 职业资格证书的效用
1.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效用。
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颁发给经过一定程序的严格培训及考核鉴定合格的劳动者的,表明其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及技能的有效证明。其效用主要体现在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工作人员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的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我国实施就业准入制度以来,先后在生产、运输、农业、商业、服务业等许多行业实施了持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的就业制度。这是规范行业用人保障质量的有效做法,也是促进全民素质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
2.会计职业资格证书。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由财政部制定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由各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和统一发证,证书全国通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一种资格证书,是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不分职业等级。高职在校学生毕业时所持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指的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教育部“双证书”效用。
教育部提出高职教育改革实行“双证书”制度,即高职学生毕业,同时获得高校大专学历文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或达到“一凭多证”目标。2004年还强调“在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领域中,使80%以上的毕业生拿到‘双证,两年后这一比例要达到90%”。高职学生毕业获得“双证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自身特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生经高等教育及职业能力培养、从事相应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证明,蕴含养从业必备“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高度结合。学生在校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越多,毕业时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可能就会越多,就业竞争力也就可能更大。
2 在高职会计专业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历经多年,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不断发展变化,这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但是,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根据其本质属性对其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比较正确的定位。会计职业证书是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对会计工作者知识层次、技能层次、专业综合能力的要求。所以,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指明方向。
2.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一般都是由全国统一组织的,相比学校考试含金量更高、更加规范和严格。随着技术管理岗位持证上岗准入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切实需求,那些既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和管理能力并持职业资格证书的高职毕业生必将受到人才市场的欢迎。所以,指导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总之,实行职业证书教育有利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要想教育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自己必须先成为“双师型”教师。因此,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理论进修。教师只有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把最先進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作用的研究
目前我国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有90%左右。但真正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很有限,在会计专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有很大的作用。第一,“职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标签——展示信息的作用;第二,“职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一条高速通道——“架桥”的作用;第三,“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学生就业的一张通行证——“一路绿灯”的作用。
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效运行的措施
1.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客观情况,为保障“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效执行,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可规定学生于毕业前,第一,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珠算四级或以上证书、中级会计电算化培训合格证书;第二,要求必须参加初级专业资格考试,努力取得合格证书;第三,鼓励学习比较突出的同学参加注册会计师等考试。
2.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必须转变观念,抛弃以往本科压缩式、老三段式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慎重为专升本搭建学历教育平台,杜绝盲目上5年制本科高职教育平台。针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数以百万计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千方百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积极以就业为导向,以国家职业规范标准及行业实际岗位需要为准绳,构建满足“双证书”教育的技术能力模块,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制订以强化职业资格证书效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可行性教学计划。
3.缩短学制,强化模块培训鉴定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及知识周期的快速更新,特别是社会行业结构的快速更替,高职教育“一刀切”3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周期己滞后于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加决高职教育改革,教育部决定将3年学制缩为2年,目的是缩短技术人才培养周期,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这为高职教育实行“双证书”人才培养加快了改革步伐,客观上增强了按职业岗位设计技术能力培养模块的灵活性,主观上增强了学生严格按照职业鉴定的培训方式及鉴定程序强化职业技术能力训练的主动性,为学生顺利达到“双证”要求,及时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促进就业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辽宁高职学报,2012(1)
[2]李文侠,王东峰.会计职业资格证制度对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作用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5)
[3]邱鑫.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改革的对接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18)
[4]杨贺元,程培英.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促进高职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