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

2017-07-21张锦娴

神州·上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课改多媒体教学

张锦娴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如何合理的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创设最佳学习环境,从而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积累,培养学生的素养,进而满足时代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最充分发挥、开发与利用。如何根据新课改要求,做好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們应该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多媒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从内心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要设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用新的理念充实自我,改变教学,教好学生。彻底改变一言堂,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开辟学生的成功之路。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课堂给予学生新鲜知识血液,谱写新的篇章。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从以下几分方面加以阐述。

一、以课本为中心,开发语文教学资源

语文教材资源很多,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配套读本、教学参考书、工具书以及教案和学案等内容资源。可以说,具有丰富内容的教材资源为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平台。语文教科书是最主要的语文教育课程资源。作为教师面对这一最主要的课程资源,要做到与时俱进,改变简单的“教教材”,做到“用教材教”。充分发挥好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立足本校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语文教师要首先要科学把握课本资源,利用好教材。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依据是教材,上好一节语文课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好教材。以前,学生往往只是注重教材知识点,忽视甚至不懂的教材编者在教材中贯彻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从而导致难以融会贯通,做到以点带面,很好的提高语文素养。在新课改的今天,由于教学思想更新了,教材的编写思路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科学的理解和使用教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其次,尊重学生丰富的想象世界,充实、拓展教材资源。开发和利用语文教材资源不能局限于语文知识,要拓展学生思维,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还要与社会知识和自身经验结合起来。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学生“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与学生情感合一,知识共融。使自己所掌握的公用的、大众化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课程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将它化作新型有效、合理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大脑,成为他们自身素养的一部分。努力做到师生间、生生间的资源共享,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

二、寓教于乐,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在兴趣中产生,主动学习在兴趣中进行。作为语文教师,让课堂变得鲜活,学生就会变得鲜活。在快乐中教书、在快乐中学习,每一个学生都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兴致盎然的接收知识,兴致盎然的融化知识,一样兴致盎然的提高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在课前精心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老师今天给他们请来了一群非常可爱的鸟朋友,随后展示鸟的图片,并把它们贴到黑板上,学生立刻就被吸引住,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的揭示课题。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很容易置身情境之中,展开想像的翅膀,比起简单枯燥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

三、整合学科资源,加强渗透教学

教材并非圣贤书,只关注书本,忽视人本,会让学生的思路变得越来越狭隘。片面强调独立,忽视合作,就会让学生身心陷入封闭、孤独的境界之中。采用开放式学习,让思路越来越宽,才能够胸有成竹,才能够一挥而就。处处留心皆学问,能够恰当的做到学科交叉,知识整合,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系,才能让学生进入顿悟的境界,思如泉涌,心旷神怡。在教学中,美术、音乐、科学、社会、数学、体育等等,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点燃这些知识的火焰,就会让学生心有灵犀,才能让学生破茧成蝶。

四、真正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原因有三: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是以引导学生主体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现在学校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含义是学生具有较强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能够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是能思考、能活动的活生生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主人是学生,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是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种种努力,最终目的都是为使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从而让学生学有所成。

总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学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成才的呼唤。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教师是一次挑战,但它同样给了我们一次锻炼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努力同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笑对改革,知难而上,勇于挑战,鼓励创新,追求特色,相信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也会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地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改多媒体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