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课本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2017-07-21刘舒婷张瑞周静梅

文教资料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刘舒婷+张瑞+周静梅

(广西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摘 要: 课本插图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增加了教科书选编设计的难度,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解读初中英语课本插图的分类、特征,阐述课本插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功能,分析运用“课本插图”的必要性,最后从插图设计者和英语教师两个角度提出有效使用课本插图的建议。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本插图 阅读教学

目前初中英语教材中增添了许多具体形象生动的插图,在调查中了解到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最为吃力的部分是阅读纯文本的英语课文。由于文化、地区的差异,在英语这门外语学习中,阅读成了最容易出错的环节,或多或少会存在理解偏差。课本插图是对英语教材文本内容的直接表述,插图将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转变成为具体可感知的图形画面,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阶段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渐过渡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所以,我们有效地利用课本插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很大作用。

一、课本插图的内涵解读

课本插图是指穿插在英语课本中为文字提供背景信息或者对文本内容进行解释、表征、补充等作用的图片,是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解读课本插图的内涵,本文将从插图的分类、特征和功能三方面作详细的说明。

(一)课本插图的分类

从课本插图对文本的作用来分类,有装饰、表征、组织、解释和转化这五种[1]。

从课本插图实际功效的程度来分类,可以将插图归纳为简单复述功能、强化与概括功能、精确传达知识和提供思考信息功能这三大类。

从插图组织结构来划分,插图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独立概括图、思维发散图、内容序列图、内涵层次图。独立概括图,即只有一幅点明中心的插图;思维发散图,由一幅插图发散为几幅相类似或相互补充的图片;内容序列图,即几幅插图存在先后顺序;内涵层次图,插图的内涵层层递进,寓意更深。

(二)课本插图的特征

第一,课本插图的刺激性。刺激性指的是课本插图的色彩鲜明、形象贴切,插图的颜色及故事连续性作为一种视觉刺激,是初中英语课本中插图最为显著的特点。插图的故事情节、色彩吸引学生的眼球,给予学生阅读枯燥乏味的纯文本内容简单有效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处于兴奋状态,能有效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学生在阅读中更乐意选择图文结合的阅读文本,运用文字与插图之间互动,从而降低阅读文本的难度,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第二,课本插图的直观形象性。初中英语课本插图以卡通和实物图画为主,对文本内容做了再度呈现与补充,运用图画的形式展示文本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课本插图的具体形象呈现给学生直接的视觉表象,视觉表象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记忆编码和储藏类型,对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忆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课本插图的空间思考性。英语课本插图作为一门语言的重要辅助性材料,对文字难以描述的细节和内容进行补充,比文字直接描述更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跨语言理解文本内容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困难,英语课本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给学生创造广阔的自由想象空间。英语课本插图大多是对内容的直接描述,不仅仅是文本材料的简单复制和补充,还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对学生个性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本插图的功能

第一,课本插图的动机功能。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更偏向选择配有插图的阅读文本,是因为插图具有形象预知的特点,色彩鲜明、故事连续性的插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本插图是向学生提供刺激视觉通道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更易于接受教学信息并加深文本理解,提高学生有效阅读文本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插图创设情境,可以迅速有效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文本内容的学习作铺垫,同时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二,课本插图的辅助补充功能。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学习英语时仅凭教师抽象的言语讲解,学生的想象、联想很难将抽象的内容吸收消化,而课本插图则对纯文本中的抽象内容进行了直观具体的重现。英语课本插图已经成为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最佳起点,通过插图预测文本内容以减少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理解误差。在阅读教学中,图文相结合进行阅读,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课本插图的人文功能。初中英语教材内容涉及中外名人、科学技术、世界历史、世界文化风俗等,拓宽了英语阅读内容的审美领域。国外的自然风景、人文风情、历史发展等都能够通过插图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国外的风土文化,产生强烈的表现美、创造美的冲动与行动,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及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2]。

二、创设运用“课本插图”的必要性

(一)初中英语课标的需要

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合理利用课内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是英语课程有效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教材和课本插图就是最重要的课内教学资源[3]。课标还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各方面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有效教学,能够在课堂中灵活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合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于低年级还处于形象思维的学生,教师更应注意利用计算机、网络知识等丰富多样的现代教学技术,收集有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阅读文本提供直观形象的理解资料。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的显著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并逐渐开始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虽然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尚未完全成熟,对于英语的阅读理解容易采用“经验优先”原则,对国外生活文化的理解也一并套用“中国模式”,在阅读英语文本内容时容易受早期经验感受的影响,凭借具体形象思维、中国式模式思考与理解,由于国内外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导致学生在阅读理解英语文本内容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为了符合初中生当前的这种思维方式、性格和年龄等特征,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題、培养阅读习惯时依然要辅助具体形象的材料。另一方面,由于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真正的语言环境,仅凭教师抽象的言语讲解和学生的想象、联想很难将抽象的内容消化吸收。简单依靠字面意思理解文本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课本插图在此时很好地显现出它的优势作用,在这方面很好地弥补了纯文本阅读的不足。

(三)教师教学的需要

首先,如何运用课本插图是教师教学内容之一。语言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简单的“讲述”,更是学生在语境中主动实践、体验、探索的过程。教育一直提倡授之以渔,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不再是以往传统的教师传授理论知识,而更注重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学习,如何灵活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利用课本插图展开文本阅读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充分引导学生有效使用课本插图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课本插图所酝酿的语境中自主探索。

其次,如何运用课本插图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教材所提供的插图,是教师展开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教师预设教案时思考的依据之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合理运用课本插图,是对现代教师的教学技能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课文内容的执行者,而要做插图的加工者,更应充当课文插图的资源开发者及运用者,充分把课本已有插图运用到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插图故事化等方法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还要积极创作英语阅读插图,并有效地结合到阅读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思考。

三、课本插图在初中英语阅读中有效使用的建议

(一)插图设计者有效设计课本插图

1.重视学习者的阅读水平与插图实效性的关系。

插图的使用效果受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因此插图制作要从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出发,有必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既要设计对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有挑战的抽象插图,又要有适合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形象性强、层次低的插图。难易结合的插图才能照顾到全部的学生,更好地凸显出学习者的特征,才能真正发挥英语课本插图对阅读文本的简化作用。初中生抽象思维快速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重要地位,因此出版社、教材编写者应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阅读水平设计课本插图,逐步过渡到抽象插图,相对照顾到每种阅读水平的学生。

2.重视课本插图与语言环境紧密结合、实事求是。

课本插图不同于一般插图,它是基于英语文本内容的艺术家的创作。阅读课文内容,不单是对文本的简单翻译与表述,还包括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时代背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个性化阅读与理解。插图虽然是英语文本内容的简要重现,但它需与英语语言环境相切合,要尊重多样化的时代和国外客观事实。若插图与英语本身的语言氛围不相符,插图就失去了其真正效用,还易误导学生形成脱离实际的认知。在研究过程中了解到英语课本插图较多的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英语这门外语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更多的是感受国外的异域风情,增强直观的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所以在课本插图的设计中,多加入国外的风情面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阅读、真实地阅读。

(二)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教学

课本插图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对文本的预设、解释及补充。对于外语的学习,由于初中生生活阅历的浅薄、学习积累的不足、知识积累的匮乏,对文本中涉及的某些事与物知之甚少,在英語阅读方面缺乏经验的支持,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的阅读与理解,因此对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出了三个方面可行性建议。

1.看图猜意,预设内容。

这一策略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先观看插图猜测文本大致内容,降低阅读难度。

外研社出版的初中英语课本插图数量多,每个模块内的插图都是紧密联系的,插图紧扣文本内容,因此为展开阅读教学提供了便利。

首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浏览课本插图,要求能分辨清楚插图的先后顺序及文本大意[4]。其次,在阅读插图结束后,预测文本大致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最后,阅读文本,对比与插图阅读的差别。例如,《外研社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中的Module 4 “Healthy food”,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食物。在本模块的学习中,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插图中的各类食物及食物金字塔,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插图预知文本大致内容,对本文的方向有大概的认知,最后经过教师的点播,学生则验证自己在阅读课本插图时的猜测与文本实际内容是否相符。

2.阅读文本,简画插图。

这一策略是针对没有课本插图的文本,如何帮助学生阅读并理解此类文本,可以通过教授学生边读边画的方法,促进文本的阅读。

学生自由阅读文本,根据内容简要画出相关内容。例如,《外研社初中英语》七上中Module3单元2主要讲述的是物体的不同位置和方向。这一模块的学习,比较复杂的是物体的各个不同位置及相应的位置介词及方向名词,在阅读这一无课本插图的文本时,最好的方法是边读边画,在阅读完一项位置描述后,将其简要画出,然后继续阅读下一项,再将其位置标识出来,这样简画出文本插图,帮助自己理解位置关系。

3.看图说话,升华阅读。

好的课本插图不单是对文本简单形象化的解释与描述,更是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能进一步深化文本的内涵。英语教学特别强调对学生语言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在阅读文本结束之后,根据几幅梗概插图复述文本内容,有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利用课本插图展开阅读的学习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

首先,教师选用或自己制作一些能直接表达出课文脉络的插图,通过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组织语言。接着,学生可根据课本插图对课文进行回忆,且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内容。最后,学生之间相互复述交流[5]。例如,在《外研社初中英语》八上中,Module5 “Western music”主要是了解国外的音乐及几种较有代表性的音乐类型。为降低学习的难度,教师在文本内容学习结束后,可以通过出示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插图,让学生直观插图、回忆文本中对音乐的描述,学生与学生间交流分享心得体会,进一步认识国外的音乐和类型。

课本插图是英语教材中的宝贵学习资源,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插图进行教学,利用插图的故事情节、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进行有效指导,以强化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熟练运用课本插图的阅读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辅助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总之,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对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鹏.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文本阅读中的插图效应[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韩春华.初中英语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策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刘素华.浅谈课本插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妙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4(24):46-49.

[5]吴月英.小学英语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2(93):103-104.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英语课本插图对初中生阅读理解影响研究》(201610603030)。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