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努力实现顺势而为的对话
2017-07-21陈海峰
陈海峰
(广东省东源中学,广东 东源 517500)
摘 要: 课堂教学应该抓住哪个要点才能真正组织好教学呢?教学是师生的共同体验,是师生的一场“遭遇”,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之间良性、知识性和思维性的对话,应该是一种深度对话的教学关系。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语言对话 顺势而为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及学生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如果对课堂教学进行简单的程序划分,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等。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讲解,“亲其师,信其道”的解读中就包含教师话语的中心地位。在知识被部分群体垄断的情况下,这样的教学方式带有布道式的福音,接受者往往是虔诚的,而在获取知识的方式多元且高效便捷的今天,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于被学生广泛接受和认同。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无论哪种模式,其中心内涵都是在调整和处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师生和知识的关系及学生和知识的关系。新课程改革,教师和文本的中心地位悄然发现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教师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围绕学生开展实施成了教育者的共识。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组织教学、怎样实现教学目标就成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不管怎样,课堂教学不可能是静默的,教学中的“对话”如何开展就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活动应围绕师生对话展开
课堂教学应该抓住哪个要点才能真正组织好教学呢?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教学是师生的共同体验,是师生的一场“遭遇”,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良性的、知识性和思维性的对话。正如苏格拉底推崇在对话中发现真理一样,课堂对话不是教师的讲授,不是简单的提问。讲授往往基于教师对知识、文本的理解,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它是依照课前预设,单向地讲解知识,这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行为和学习思维,也不是真正的课堂对话;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甚至让学生教学生,教师只是作为一个监督者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则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理性思维的,也是缺乏知识深度的,是肤浅的;若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发挥课堂建设者开发者的作用顺势诱导,把问题任务化、层次化及生活化来启发学生思维,师生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话,教学的过程就成为师生在教学的遭遇中共同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努力在教学中实现其提升的立足点开展的,这样是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让课堂教学在知识和思维的灵动中得到开展?
二、课堂对话的核心是“语言”
伽达默尔认为真理的显现除了有赖于事物的敞开状态外,还有赖于语言这个媒介。他认为“我们的整个世界经验及特别是诠释学经验都是从语言这个中心出发展开的”。在他看来,一方面,人只有通过语言才能理解存在并获得世界,另一方面,世界只有进入语言才能成为我们的世界。在此意義上,“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就是师生共同的“存在”,就是师生的“遭遇”。在我看来,课堂教学的中心是“语言”,教学中所有的活动都应围绕“师生对话的语言”展开。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实就是良好的“语言”关系,在语言的关系中师生的思维和情感才会连接在一起,感受相通,这样的条件下课堂教学才会更加高效、和谐并充满人文关怀的气息。传统的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知识文本化、内容教条化、结构程式化、语言方式静态化的弊端,导致课堂教学难以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式的、思维性的对话,导致课堂教学机械呆板且效能低下。因此,必须改变甚至革新课堂教学语言,让语言具有思想性和启发性,营造和谐、共生的教学氛围。
三、课堂对话的重要载体是“问题”
在古希腊,当别人说出一个见解时,苏格拉底往往假装困惑,迫使对方解释,然后从对方的解释中引出矛盾,令其陷入窘态或否认刚才说出的话。通过这种方法,矛盾不断被克服,真理不断显现。这样的对话和问题构成了类似教学的过程,我对这样既原始又有趣的“课堂教学”非常感兴趣,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模式的缩影吗?只有让学生调动所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参与“对话”才能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自我评价,从而实现符合实际的、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堂对话的有效开展依赖于教师的问题设计,提问只是其中的一个形式而已,好的课堂提问会促使师生课堂思维和对话的产生,能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精心设计的教学提问使师生都有共通的、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只有善于提问,善于设计问题、布置任务和做好评价反馈,才能有效促使学生学习动机和认识活动的产生,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思维运转的同时推动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
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且在教、学、评中寻求并努力达成一致性。只有从课程的要求、目标和内容的高度审视、分析教材,理清教材设计思想和架构,再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寻求适切的问题,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课堂教学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如果因为问题的设计和评价较局限于文本、理论性和逻辑性,显得难度过大,就把问题生活化、具体化甚至分解问题层次,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逐一回答,这既可以消除学生的认知恐惧和紧张心理,为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又可以在师生对话不能有效开展时耐心利用其已有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进行启发引导。教师既是问题的建设者又是评价者,在对话中合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思维顺势而为,从而在对话中解决问题且进行表现性评价,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四、课堂教学顺势而为的对话又超越于“问题”
教学的问题更多体现知识的要求,是一种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预设的对话,更多的是关注考察的需要和行为目标的测量。真正顺势而为的对话超越“问题”,它更强调学生的生成性、表现性目标和学习体验,并在对话中完成表现性评价。课堂教学讲的“势”,我认为就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和实施阶段对学生有全面、准确的预判,掌握其学习实际的同时预判其发展,在教学理论上就是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搭建“支架”。只有对教学、教材和学生悟达通透,才能看得清、定得准,从而为实现顺势而为的对话创设良好的主观条件。
课堂教学不仅存在师生间一问一答式的知识传递,而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相互遭遇的过程,还存在感情的交流,它不仅是工具式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师生的相互关系,是师生的普遍性体验,只有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才能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好的“对话设计”应该更具有“人文气息”和“人情味”,必要时还要开发本土的、贴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这样学生才乐意参与,才能真正有意愿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分享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只有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才能抓住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体验和知识能力水平,进行启发引导,顺势而为,只有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才能完成自我评价,提高元认知能力,从而驱动师生共同成长。在这样的对话中,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表现性的过程更是课堂的魅力所在,师生间的认知和情感能紧密联系起来,思维活跃,从而让课堂的教与学在和谐的氛围里发展,实现“顺势而为”。
五、结语
教学即体验,学生的成长更多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标准,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否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依赖于教学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对话”关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顺势而为的又具有思维深度的对话,才能让师生都有相互满意的“遭遇”。
参考文献:
[1][德]H-G.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陈祥春.思维教学才是真教学[J].中国教师,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