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2017-07-21苏保

文教资料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中职生

苏保

(甘肃省临泽县职教中心,甘肃 临泽 734200)

摘 要: 作者认为应在中职生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基本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融入“爱、善、诚、勤、俭、美”六种理念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阳光学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立足社会打好基础。

关键词: 中职生 文明礼仪教育 教育研究

荀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意思是说,人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中、初级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中职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本原则

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

根据中职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3.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原则。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二、目标任务

1.总目标。

——引导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把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作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

——引导未成年人了解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懂得文明礼仪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每个公民良好素养的表现形式,更自觉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涵育文明。

——引导未成年人了解当代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长大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

2.分阶段目标。

——中一年级:重点教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学校、社会文明礼仪常识,养成日常文明行为习惯。

——中二年级:重点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学会沟通、包容,增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意识和能力。

——中三年级:重点引导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掌握面对不同对象、不同场合的仪容、谈吐、举止等文明礼仪规范,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三、主要内容

立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际,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国内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当代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创新,重点开展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仪式之礼、就寝之礼、家庭之礼等十四大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

四、基本方法

1.广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与实施“24字人知人晓工程”、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的实施意见》相结合,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采取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学科渗透、征文比赛、专题讲座、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明礼仪之星阳光学子”评选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教育,通过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提升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学生争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2.加大主题活动宣传力度。

学校政教处、年级组要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深化养成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充分运用国旗下讲话、校园之声、校园文化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黑板报、向全体学生发倡议书、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宣誓签名等各类载体,制作一批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文明礼仪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版面。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宣傳引导,让学生的文明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自觉遏制各类陈规陋习、唱树文明新风。

五、开展系列活动

1.开展身边不文明行为大讨论活动。

各班充分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对身边不文明行为进行大讨论,梳理、评选影响学校形象的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重视不文明行为、批评不文明行为、整治不文明行为,形成提倡文明行为的校园风气。开展“我的陋习有多少”评议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增强自律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宣传文明风尚,劝导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遵德守礼,养成良好习惯,在全校上下营造“个个讲文明、自觉摒陋习”的良好校园新风尚。

2.恰当开展不文明行为曝光活动。

政教处、年级组可设立文明行为“光荣榜”和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对影响校容校貌和学校形象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曝光身边陋习,形成抑陋扬美的道德舆论场。

3.开展不文明行为销号活动。

对曝光的存在不文明行为的学生建立台账,年级组、班级组织学生到政教处做文明行为志愿者,通过监督不文明行为、做好事等方式消除不文明行为记录。严重不文明行为记录累计达到3次,按照学校学生管理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4.开展我为校园文明献一计征集活动。

年级组、班级负责组织安排,并对合理建议及活动的总结材料进行整理上交政教处。学校对征集材料汇集后向全校同学下发调查问卷,评选优秀建议。

5.开展文明每一天——践行文明礼仪活动。

组织学生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等方面入手,每天做几件文明事,逐步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进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友谊和真爱。

“文明在我口中”:从讲文明用语,正确使用称呼,不讲脏话、粗话等方面开始;

“文明在我手中”:从保持清洁(如不在教室、楼道、操场等公共场所乱扔纸屑、果皮,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等)、爱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等方面开始;

“文明在我脚下”:从文明行走、文明乘车、文明游园、文明用厕等方面开始;

“文明在我心中”:从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等方面开始。

6.开展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

学校可每月组织评选“奇装异服不上身、粗话脏话不出口、社会美德留在心、他人有难伸援手、诚实守信勤学问”的年级“礼仪之星阳光学子”,学期结束评选出学校表彰的“礼仪之星阳光学子”予以表彰奖励。

总之,加强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是中职生面向就业的需求,也是实现终身发展的现实需要。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认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Z].中发〔2004〕8号,2004.

[2]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社會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J].中国火炬,2009(8):35.

[3]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的实施意见[Z].甘办发〔2014〕47号,2014.

[4]魏丽平,邓利.学生文明礼仪常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5]丁建庆,唐立芳.中职生文明礼仪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中职生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