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系特困生帮扶的思考
2017-07-21陈聪
陈聪
摘 要 运动与健康系党总支为更好落实我院“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正式提出基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自强、励志教育,结合我院校友容国团先生“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拼搏精神,在我系困难学生中成立以“自强拼搏”为核心,以“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为宗旨,由我院学生处、系共同指导和支持,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的贫困帮扶学生社团、受助大学生互助团体--自强社。
关键词 特困生 运动与健康系 自强社 贫困帮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成立自强社的背景
1.1特困和特困生的概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校实行招生并轨制,缴费上学制度的实施,给高校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动力和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给家庭特困的学生求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次,特困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特困生的数量,还是特困生的思想状况,都将对高校的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1.2国家对特困、贫困生的界定及优惠政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资助贫困生力度的加大,发现并且资助真正贫困生,许多高校建立了“奖、贷、助、减、免、缓”等一系列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帮扶措施,努力实现不让一个高校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贫困生的认定成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目前,贫困生的认定较多采取生源地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两种办法。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补助在内的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优惠政策。同时国家也逐年提高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与范围,在这种形势下,对贫困生的界定问题尤其显得重要,是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3我系特困生、贫困生的基本情况和认定工作
为了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细致和准确,根据国家和省对贫困生的认定方法,我系特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工作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为组长,系辅导员、教学秘书、各班班主任、学生干部代表为组员,全面领导、组织和管理本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审核、监督和教育教学工作。本着严格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和审核的工作态度,我系党总支会组织评定工作组每学年不定期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再次进行核实,并计入学生诚信档案。
2目前运动与健康系学生的基本情况
2.1三个学生专业贫困生的比例区别
我系贫困生人数还是趋多,各专业分布不均,以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为主,其中,困难程度较大的学生约占全系学生的5.6%,且2012级、2015级从招生特点来看,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部分来自省外,如贵州、广西、江西等较偏远的山区和小县,在经济和生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2特困生缺乏自信、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欠缺
根據系认定小组统计,我系贫困生中特困的学生比例较大,这部分的学生中有些因家庭环境造成从小内心、自闭等缺乏自信的情况,在学业和生活中都表现出低沉和消极的状态,在学习专业技能方面较其他同学稍慢,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运动与健康系党总支高度重视这种现状,希望组建自强社,帮助这批贫困生中特困难的学生。
3我系对贫困生帮扶的几点思考
3.1我系党总支从关心、爱护的角度,肩负起贫困帮扶的责任
运动与健康系党总支建立“自强社”前了解到锻炼大学生强健体魄,磨练坚强意志和提高人文素养,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对于家庭较困难的学生。在学院开展助学金、校友黎伟权先生特设励志学生奖等奖项帮扶特困生外,我系党总支协同我院各专业、各教研室老师共同引导学生自强、拼搏、乐学、善学,及时对困难学生进行实际技能的教育和帮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系在经济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重拾自信,通过自助、助人、拼搏、服务社会,传递社会关爱,实现成才梦想,为他们搭建一个和谐奋进的平台,这就是自强社。
3.2自强社工作的经费保障
自强社在组织运转方面的原则是:按照学院对学生组织管理规定正规运转,让社员充分体会组织的感觉;自强社应该是一个规范的、有创新性的组织,系党总支对自强社的组织运转进行统一的规定、管理,结合系自身实际情况、特点、需求进行尝试与创新。当然,在组织运转上,自强社的经济来源也需要保障。目前有四个途径:一、自强社筹资通过劝募、义卖等创收性活动收入,成才支持实体收入;二、申请学院自主基金;三、申请学院学生活动经费;四、其他正规经费来源。
3.3自强社工作的预期效果
我系组建自强社的目标是让这些特困生在学习并掌握各自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之余,能走出自卑和消沉的困境,不再因贫困而灰心丧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充实他们的大学生活,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技能、技术等方面的提高使他们慢慢拉近与其他同学的距离;再者,在经济上得到帮扶,专业思想相对稳定,培养爱国情怀,让这些特困生更加有爱心,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帮助过他们的每一个人。
3.4终极目标
短期目标如自强社工作的预期效果所述,而作为长远目标,自强社意在培养此批特困生常怀自强不息之精神,成为当代大学生中爱的传递使者;在这些特困生中,大部分积极参加我系与广东省恤孤促进会合作的运动与健康系恤孤助学服务队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成长成才增强自身的能力和积累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余冠仕,柴葳,赵秀红.大幅提高奖助学金凸显民生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7-03-06(2).
[2] 王文利.高校助贫制度尚需完善[N].光明日报,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