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特困生现状与解决对策研究

2013-08-15史丽宏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特困生少数民族民族

史丽宏,翟 莉,韩 旭

(1.辽宁大学a.生命科学院;b.发展规划处,辽宁 沈阳 110036;2.抚顺农业特产学校 信息科 辽宁 抚顺 113123)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民族特困生比例较高。民族特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又缺乏其他经济来源,无法缴纳学费、缺少必要生活费用的特别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随着招生规模扩大、收费标准提高、学习压力增大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民族特困生在学习、经济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对增多。解决民族特困生问题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民族特困生的现状

1.学习压力增大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人文等原因,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具体表现为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教学水平较低。为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民族教育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和帮助,在政策上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设定招生比例,降低分数录取少数民族考生。通过实施以上措施,保证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由于民族地区教育质量较为薄弱,少数民族特困生入校后感到自身文化基础存在的差距,压力开始增大,惧怕与他人竞争的心理也比较突出。

2.经济压力增大

民族特困生多数来自贫困地区,父母靠务农为生,加之兄弟姐妹多,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民族特困生每月的生活费除了父母的血汗钱和自己赚来的勤工助学收入以外,还有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尽管如此,与其他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相比心理难免产生不平衡感。周围一些同学吃的不愁,用的不忧,穿得潇洒,玩得大方,导致有的民族特困生产生嫉妒心理,有的怨恨本地区的经济落后,怨恨自己家庭的贫穷。有的民族特困生对高校触及自身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带有抵触情绪,比如:后勤服务社会化之后,用餐费用、住宿费用的增加,民族特困生都很敏感。

3.人际交往压力大

民族特困生大多来自偏远的民族聚居区,远离熟悉的家乡和关爱的亲人,孤独和无助时刻都伴随着他们,一旦碰到人际关系不和谐或与人发生矛盾时,孤独和无助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使他们产生抑郁、焦虑和紧张心理。很多民族特困生因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民族文化习俗与其他学生存在差异,使得他们不敢也不会真诚洒脱地与他人交往,不轻易敞开自己的内心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常常处于想表达、想交往但又害怕自己不会表达、不懂交往的矛盾状态之中,压抑、孤独和抑郁是他们挥之不去的东西。有的民族特困生因为贫困而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故意用冷酷和不合群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们得不到同学的关怀、理解和尊重,久而久之他们的人和他们的心离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对这些心理矛盾若不进行及时疏导,就会促使一些少数民族特困学生不能与同学进行有效沟通和相处,更不利于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做好民族特困生工作的必要性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学生管理者要深刻地意识到: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少数民族特困生需要更多的关爱。

1.解决民族特困生问题,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高校特困生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也是区域和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教育中的表现。民族特困生往往来自贫困地区,很多还来自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这些地区之所以贫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才的缺乏。培养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要从发展和巩固民族地区的长远大计的高度,解决好民族特困生的帮扶问题。

2.解决民族特困生读书难问题,是实现扶贫攻坚目标的需要

打好扶贫攻坚战,重点是解决好群众的温饱问题和办学问题,只有尽快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才能为扶贫开发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从根本上消除地区贫富差距。要把解决民族特困生读书难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巩固边疆稳定的政治问题,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民族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2]。

3.解决民族特困生读书难问题,有利于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今天的民族特困生是民族地区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希望所在,教育培养好他们是党和政府的要求,更是高校的重要任务。民族特困生能否健康成长,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秩序、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事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校园,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整体进程。因此,无论是党委、政府,还是高校,都应将解决民族特困生上学难问题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不断完善扶持、帮助机制和措施,切实破解民族特困生上学难的问题。

三、开展民族特困生工作的措施

1.认真建立民族特困生档案

为了确保扶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生开学初就要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确认。民族特困生的确认对高校来说不是一项很容易的工作。一是生源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困难界线不好划分;二是摸底工作不易进行,民族特困生多数来自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等边远地区。此外,还有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冒充贫困生,甚至持有各种有效证明,这给扶助工作也将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开学初,就要采用学生本人填报学生登记表、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家访等形式,依据学生的消费情况、日常表现等综合因素进行判断。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出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与帮扶工作的轻重缓急,要为少数民族特困生单独建立档案。同时,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更新特困生档案[3]。

2.切实落实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1)积极申请资助。为了确保民族特困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要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资助政策,建立以助学贷款为主,奖、贷、勤、补、减等多种措施相结合,政府、银行、高校和社会等共同配合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国家助学贷款在民族特困生资助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解决特困生经济问题的主要渠道。学生辅导员要及时向学生传达关于贷款工作的相关规定,讲清申请中应注意的问题,确保不因人为原因而使特困民族生贷不到款[4]。考虑到民族特困生多数在省外,要为他们开具证明等留出足够时间,以保证少数民族特困生的贷款成功。此外,高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奖学金制度,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认真学习获得奖学金。学校和政府要动员社会各界建立各项奖学金,为符合条件的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帮助。同时,在给予民族特困生资助的同时,要教育引导他们养成勤俭的好习惯。

(2)培养自立能力。由于特困生较多,奖助金额相对来讲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困难同学走勤工助学道路。勤工助学的意义远远超过经济上的补助,既有益于社会,又有益于学生个人。因此,要引导民族特困生培养自强、自立精神,用实例使他们相信依靠自己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境。首先,要克服弄虚作假、自我封闭和等靠要的思想。其次,要贯彻助勤不助懒、助好不助坏、助俭不助奢这几个原则。再次,要引导特困生树立发愤自强、自我解困、乐观向上、回报社会的意识。

学校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勤工助学机会。学生工作者要及时把收集到的校内外勤工助学信息通知特困生,帮助他们与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沟通,学校尽量把像学生能干的打扫卫生等工作交给学生去做,既解决了他们的经济问题,也培养锻炼了学生,可谓一举多得。

(3)解决实际学习困难。民族特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学业上一般都比较好,受到老师的宠爱和同龄人的羡慕。但是,一些民族特困生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经济压力、原有学校的教学质量较低,在大学期间学习很吃力。比如:新疆和西藏籍学生在来大学之前,一直把汉语当作“外语”来学,但到了大学之后用汉语听课有困难,学习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要鼓励他们正视现状,相信自己,加紧努力,迎头赶上。可以采取 “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建立学生学习互动小组等方法,提高民族特困生的学习成绩。

(4)建立集体性团结互助机制。民族特困生所在的班级,也要处处考虑到这些特困生的实际困难,尽量减免他们的班费,让民族特困生时刻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建立勤工助学小组等,让民族特困生感受到爱和友谊,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5]。

3.加强民族特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少数民族特困生在文化上、心理上、风俗上乃至宗教信仰上、思维方式上,都与其他学生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对少数民族特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强调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运用矛盾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做到生活帮困,思想解惑,情感融洽。尤其要做好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在引导他们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同时,充分尊重这部分学生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自由。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在对民族特困生给予物质扶助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灵世界。通过细致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疏导心理,化解情绪,调整心态,让他们感受到心灵和情感的抚慰,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通过互帮互助,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引导他们对社会尽义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尤其要建立健全民族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帮助民族特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增强他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1] 金治国,朱宝才.谈对特困生的资助工作[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23(1):71-72.

[2] 夏卫东.当前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3-54.

[3] 穆殿春.结合民族特点,做好学生思想工作[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12(2):65-66.

[4] 王文东.试论民族高等教育中德育的基础性构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74.

[5] 魏续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11):12-13.

猜你喜欢

特困生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108名特困生有了“代理妈妈”
临床医学专业特困生就业心理评定结果的统计分析
有心育才是前辈 矢志报国看后生:颜正明与二百五十八个特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