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分析

2017-07-21刘冬侯晨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高专职业教育

刘冬?侯晨

摘 要 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同属职业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都是面向工作世界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二者在人才培养的层次、质量以及对技术的要求上存在明显不同。两者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具有同型异质特点,是因为所要求的技术性质不尽相同导致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于技能,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偏重于技术,而校企合作则是实现二者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人才培养目标;应用技术型大学;高职高专;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7-0021-04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当前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路径之一。应用技术型大学與高职高专院校都属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范畴,两者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层次的性质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会直接反映于学校全部工作的指向及最后所达成的效果上,对学校整体工作的设计及教学活动的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应该严格界定出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上才能实现有的放矢,在服务社会、立足区域发展中,才能突显出人才的重要性。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着重梳理出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专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异同,以为相关学校发展提供参考。

一、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表述

(一)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德国被称为应用科学大学。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既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又传承了职业教育的办学传统,属于两个教育体系的复合和交叉点。应用科学大学与综合大学对比,它以职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专业设置与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高度契合。德国职业教育培养中,应用科学大学主要以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为主,人才培养目标以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传授和积累技术技能为核心,培养的是工程和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我国,倡导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是近几年的事情。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于2015年12月正式获批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本科学校。以中德学院的陶艺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该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大力度挖掘出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学校理论教学与校外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不同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实际的企业研发项目为导向,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丰富并充实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中,以企业项目为驱动,以整套工艺技术流程认知充实教学内容,最后达到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应用技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指专科层面的高等职业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针对于社会某一具体的岗位或岗位群, 较少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科研性。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要求毕业生懂得某一具体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即可, 重点是培养他们具有某一类岗位群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 能够将技术人员的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实体,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工作中要求毕业生上手快、适应性强。同时,从学生的就业定位分析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生产一线服务的,人才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各个企业的生产一线从事制造、维护、运行、检测、施工等工作;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企业相关部门从事基层管理工作。

(三)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分析

1.人才培养的类型差异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分析定位,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将其分为三类,分别是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工程项目中,工程型人才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申报、设计、规划、决策及新技术的研发;技术型人才主要负责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转化成实际的物质形态,具体从事现场的技术应用和实施;技能型人才通常是指将某种技术应用于特定生产过程的能力,只在技术系统中承担某一环节的技术操作。技能与技术相比,技能具有单一性、预定性、重复性及物化性的特点,注重操作技能的动作或行动的熟练性。技术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不及工程型人才的专业和深度,相比之下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在技术能力的应用以及新技术的研究上相比较,技能型人才更加突出的是其技能操作的熟练度,在技术应用的能力上,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没有可比性。基于人才类型不同,可以分析出,应用技术型大学是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的人才;高职高专院校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2.人才岗位的职责区分

从人才未来适应的职业范围分析来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对岗位群,可以实现跨岗位就业,不局限于某一具体职业的实践训练,具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毕业生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能够适应岗位变迁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变化,同时具备理论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的双重属性,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去企业的高技术部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公司实现就业。综其所述,应用技术型大学主要担负培养生产中需要的初级或中级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范围主要针对某一具体的岗位,相对狭窄,强调动作或行动的熟练性,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的是一般企业部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大量高级技工主要满足当前各类企业对技术工人的用人需求。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的人才技术水平更高,适应的职业范围更广,职业潜力更大。

3.人才培养的规格分析

基于人才知识结构的分析,高职高专院校主要以岗位需求为核心,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相比,理论知识体系比较扎实和全面,面对的是岗位群。基于人才能力结构的分析,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对学生某一技术环节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偏重于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娴熟,提高生产效率。应用技术型大学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术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生产现场的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以及在现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等。相对于高职专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创新能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职业发展空间较大。基于人才素质结构的分析,高职高专教育注重对学生的执行力和规范意识的培养,同时培养其岗位的责任心、安全意识等。应用技术型大学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沟通能力的强化,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对技术的规定性不同

技术,而非单一的科学知识是职业教育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文字表述背后,其实蕴含了对技术知识的不同选择。从国际视野看,在理论传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是对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从层次要素来看,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而应用技术型大学主要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技术层次的区别,不是单指表象上的人才能力水平、技术水平以及知识水平的高低不同,而是本质上对于各层次人才的工作分工不同导致的所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的综合化程度、类型、工作情境、复杂程度的不可预知程度的不同。

二、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选择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无论应用技术型大学还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都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岗位或岗位群确定各自的适用人才培养目标。

(一)基于复杂多变型技术任务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的普通本科教育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方向应该区别于普通本科与高等专科院校,定位于为社会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各种专門职业技术的高级应用型实践工作者,培养从事产品开发、质量检验、生产、装配、维修、保养等具体工作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后大多担任大中型企业技术骨干或小型企业管理者及技术核心骨干,以企业需求为人才培养风向标,学校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围绕企业需求展开。例如,德国四年制应用科学大学把培养目标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学生未来的实际就业需要为导向,考虑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再以文化背景大体一致的我国台湾为例,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比较明确:培育良好公民及胜任基层技术与服务工作所需能力,并奠定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能力,培养具有在相关专业领域继续深造与发展的能力。可以看出,两者人才培养目标在规格上都强调在技术基本理论学习的前提下,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人才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实质上指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将技术设计、技术构想等原型方案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探视出并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对底层技术人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咨询的能力;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指定顾客提供综合性服务并能够承担相应责任能力的人才。这也是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技术应用能力要求的核心体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更要具备面对复杂的生产设备、多变的生产现场,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地生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技术设计、开发、运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

(二)基于熟练强化型技能任务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相比,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技术-生产”的领域中更接近于“生产”领域的位置,以“生产”领域为目标,培养的人才要具备“能够运用较为复杂的技能进行熟练操作”的能力,在生产一线只要作为从事熟练常规工作的技术员,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熟练化操作技能,这种熟练化技能与复杂的应用技术相比,通过强化训练就可以实现。与高职专科教育相比,应用技术型大学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不只是具备胜任当前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而且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具备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综合能力,更强调“技能性”和“创新性”这两个基本特征。

三、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应用技术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同型异质特点。所谓“同型”,指两者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相同的职业技术教育属性;所谓“异质”,指的是高职强调技能,属于传统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而应用技术大学更多偏重工程技术,属于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技术对应用技术大学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同型异质特点,是因为所要求的技术性质不尽相同导致的。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院校是面向社会一线岗位,重点在于培养“技术-生产”这一链条中的“生产”领域主要负责一线生产工作的技术工人。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培养能够运用较为复杂的技术进行熟练操作的能力,要能胜任当前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高职教育主要强调“实践性”和“技术性”这两个基本特征。应用技术型大学不仅属于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也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旨在培养“技术-生产”链条中的“技术”领域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主要负责在复杂多变的生产现场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并对生产现场进行指导监督、统筹管理,主要职业为现场工程师或技术师,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主要强调“应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三个基本特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应坚持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依据构建培养目标。因此,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在培养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中,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相融合,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能运用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具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探索可以看出,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校企合作特色办学的资源平台,通过企业的实践项目驱动和“双师型”师资建设可以实现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 考 文 献

[1]尚元明,等.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165.

[2]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理论逻辑与制度框架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2.

[3]鄂甜.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层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3-17.

[4]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Z].教发[2014]6号,2014-06-16.

[5]刘德深,马凤鸣. 论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与本科职业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119-121.

[6]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l):6-10.

[7]张弛,张磊,徐莉.困境与路径: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之思考[J].职教论坛,2013(16):58-61.

[8]王明伦.发展高职本科须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2-1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高专职业教育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