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用一封信打开历史
2017-07-21焦晨莹
焦晨莹
内容提要:2016年《见字如面》作为首档明星书信朗诵类季播节目,自开播来好评不断,为综艺类节目注入一股“清流”。该节目把握当下实现“台网融合”,以“诚”动人,用新视角回顾历史,讲述本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
关键词:《见字如面》;文化传播;内容为王
《见字如面》是由黑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类节目。一封信,一个演员,一张讲台,简单却又庄重,播出后好评如潮,是对传统文化类节目样态的成功变革。该节目中通过朗读书信的模式来共同回顾历史,带领观众一起感受当时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新见证鲜活的人生故事。节目以单曲、合集两种模式创新推出。在其合集版中,除多位明星受邀读信外,还请出文化嘉宾在演播室为大家交代书信的历史背景,补充精彩知识。每期60分钟的节目,是充满诚意的“文化干货”,不消费明星,不制造话题,用最简单的方式还原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
《见字如面》节目通过读信,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被逐渐消弭,历史与现实的阻隔被逐渐缩小,实现历史人物与他人的“见字如面”。阅读是人们进行自我沟通的一种方式,《见字如面》正是立足于此,通过讲述别人的故事让观众得到启发,同时利用“台网互动”的模式,扩大受众人群,回顾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智慧,传承中华文化,彰显民族自信。
一、先网后台,实现媒体共赢
《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强调这档节目不仅实现了情怀和坚守,同时也保持着其应该具备的市场价值。该节目的全网点击量已经超过2.4亿,大众对提供认知价值的高水平节目需求与日剧增。《见字如面》节目与腾讯视频共同合作更是看到了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先进性,人人上网,就没有了网民,只有人民。“先网后台”的播出策略是回应时代的要求,是融媒体传播的探索和实践。网络视频的传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传承中华文化,重塑经典案例,也重构了年轻受众对主流文化的印象。年轻受众的思考逐步深度化,互联网内容逐步多元化。《见字如面》这一节目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创新于主流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让互联网成为文化创新的驱动力量。
综艺节目的兴起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繁荣的表现。《见字如面》这一节目更是适应时代需求,打破老样态,先利用网络平台预热扩大影响,再实现传统媒体播出增值增收,载体的嬗变是该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互联网的传播会收到即时反馈,《见字如面》的播出也采用弹幕,观看的同时了解受众的感受和反应,一来可以建立与文化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渠道,二来可以不断更改节目节奏和内容,这就体现了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所在。
二、内容为王,用真诚打动人心
《见字如面》这一节目处处以“诚”动人,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节目中借助的表象符号是信件,信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怀旧符号,具备天然的真实性,无论是家书,或是与友人通信,或是与恋人通信,其中所饱含的感情是真挚可贵的。每一封信都具备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特色,该节目正如历史的截面,用充满新意的视角重新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更好地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形成文化传播效应,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文化享受。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见字如面》这档节目除对历史细节的回顾外,更多的是对人性认知的思考。例如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书信往来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情感状态,以及当他们面对自己的情感时该去怎样描述,这些对当下时代的人们而言也有直接的启示作用。人的情感关系和人性认知需要阅读提供方向和参考,在这期节目播出后网络上也引发很多讨论,这就彰显了节目的意义所在,一封信在不斷解读中被越读越厚,这也代表朗读嘉宾逐步走进人心。
在《见字如面》里,信件跨域古今,覆盖各个领域,有曹禺、黄永玉两位大师的交心之谈,有韩愈对官场的省思、白求恩的遗书,也有作家萧红对弟弟的关切……相较于快速消费的娱乐综艺,几乎都走向同质化竞争的困境。《见字如面》更像是一股清流,成功地打动人心。最终入选的信件强调关涉历史的重要性、当事人的重要性和信件内容的有趣性。但所有标准最终其实只有一个:这封信值得更多人看到。最终入选的信件,包括那些影响世界、影响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也足以反映已成历史的社会生活的有趣片段和价值截面。极简节目形式的《见字如面》之所以如此火爆,关键原因是该节目始终传递让人感到温暖和爱的好内容,邀请表演艺术家来读信,以最朴素真诚的方式将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串联,实现内容真实性和戏剧化表演的融合,戏剧语言展现真实人物关系,跳脱大众习以为常的朗读误区,将有声语言的层次与历史力量相结合,提高社会教育意义。
三、文化传承,打开历史窗口
《见字如面》分享的是藏在书信中的历史故事,如历史的窗口,以点滴史为基础,以个人生活为主线,通过讲述历史过往,传承我国文化。综艺节目的制作要学会拒绝跟风,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立足之本,承担起大众媒介的本职,讲好本国故事。节目嘉宾的挑选考虑老、中、青三代的分布,既有台词功底过硬的艺术家,也有表演经验丰富的小鲜肉。传统文化在泛娱乐背景下的传承十分艰巨,怎样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将文化“慢”下来俨然成为一道难题,高雅与品格兼具的文化节目不应该因为稀缺而受到青睐,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并不断创新才能涌现更多的“情怀”节目。
以书信的形式展开节目,并不是为了追溯书信的历史或者重拾书信的传统,更不是从信的文物价值出发,该节目考量的是每一封信背后的传播价值,注重的是观众的感受,通过一封信的描述观众会做出怎样的判断和思考。《见字如面》的每一次朗读都刻画出中国历史的一个篇章或者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场景。朗诵者的真情演绎仿佛使写信人就在身边,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由信中走出渗入平常生活。
《见字如面》的形式主要是先由主持人和嘉宾进行背景导读,再由明星朗诵还原当时历史环境,中间穿插嘉宾对信件背景的深度解读,从而为受众填补背景知识的空白。但相比于朗诵者的深情演绎,嘉宾和主持人的互动并没有达到节目的预期效果,观众对该板块也提出了质疑,这也是该节目需要作出调整的地方。当精神生活日益被娱乐充斥时,对自我的认知和世界的疑惑就需要文化节目作以指导,进行“文化修复”。事实证明,受到观众喜爱的节目往往秉承“内容为王”的创作原则,一次次演进更趋于大众化和主流化,《见字如面》这一节目是以新的载体贴近传媒向下、观众向上的趋势,用通俗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完成表达。
参考文献:
[1]袁舒婕. 《见字如面》:每一封信都在打开一段历史[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12-14(005).
(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