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的采写技巧

2017-07-21斯朗巴卓

采写编 2017年3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现状

斯朗巴卓

内容提要:我国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民生新闻在新闻领域的地位非常重要。本文围绕民生新闻的突破和创新,从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民生新闻的内涵和特点、民生新闻的采写技巧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生新闻;现状;采写技巧;特点与内涵

“民生新闻”从字面来讲,是指关注老百姓生活的新闻。具体来说,主要以“民生、民意、民情””为关注点,以普通百姓的“身边事”为主要报道题材。民生新闻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可以说,民生新闻起到了帮助百姓了解社会,同时让社会各界也了解百姓的生活的作用。民生新闻对记者的采访能力及写作技巧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记者根据新闻的内容,灵活运用采访技巧,多角度进行报道和采访。

一、民生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生新闻报道面临着多方面问题,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民生新闻采集的资料大同小异,新闻内容几乎千篇一律,缺少创新元素。民生新闻资料采集的时候所关注的重点都一样,所关注的范围不够广泛,缺乏特色。在叙述方式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构单调,不足以吸引读者的兴趣,从而使大众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受到影响。

二是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欠深刻,存在形式化倾向。目前,很多民生新闻只是简单泛泛报道一些老百姓关注的事情,比如展示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报道内容不够深刻,深入挖掘的报道还不够多,能够引起社会深思的报道比较少。同时,一些报道未能很好地将报道内容展示出来,比如,当面临公共危机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当自己的权益被侵犯的时候应该如何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权益的维护,民生新闻形式化,缺乏实用性,不能帮助老百姓将其关心的问题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三是侧重城市忽略农村。民生新闻是以民众本身和民众生活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民生新闻的受众群体应覆盖城市、农村等所有地区的百姓生活状态。但从当前地方媒体的报道情况来看,存在侧重城市忽略农村的现象,即便有涉及农村的新闻报道,也主要以典型事件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地方媒体的工作地点,广告受众群体等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地方媒体重视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重视度不够,从而造成对城市新闻的偏重。

二、民生新闻的内涵和特点

(一)民生新闻的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根本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各级党委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目前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主要以民众的生活生计为主,应该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洞察民生问题,使报道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避免虚无缥缈,对于那些影响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应该大胆地进行报道,并深入分析事情发生的背景和原因,通过民生新闻为百姓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从而帮助百姓排忧解难,不断提高老百姓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

(二)民生新闻的特点。民生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是普通老百姓,因此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民生新闻内容应该日常化,将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的生活体现在报道中。特别是对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要特别给予重视和关注。第二,民生新闻报道形式应多样化。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与通讯的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新闻的传播形式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现在各种社交平台上都能够看到新闻,比如微信、QQ、微博等,这使百姓关注民生新闻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應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民生新闻的报道。第三,民生新闻的报道要注重语言的简单、平实性。即在报道时要将事件的要素要尽可能的完整、简练的报道出来。采用的语言避免过于枯燥、专业,要尽可能采用百姓易懂的平实语言进行报道。

三、民生新闻的采写技巧

(一)拒绝雷同报道,突出新闻主题。首先,民生新闻应真实反映老百姓的心声,从而让政府清楚地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以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百姓的困难,做出相关的惠民政策。民生新闻不能是简单报道百姓的日常生活,应该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对百姓生活中所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报道,在报道方式上加以创新,用新颖的方式将新闻主题突显出来。其次,民生新闻素材,应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不能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克隆新闻内容。民生新闻主要就是反映百姓的生活,因此要深入百姓的生活中,这样才有利于民生新闻主题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从而增强民生新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二)摒弃庸俗报道,呈现人文关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都发展迅速,但距离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差一点,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民生新闻中应该将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出来,增强亲和力。应该聚集于百姓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遇到复杂的民生问题,记者应深入百姓生活做深入调查采访,确保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同时使人文情怀充分体现出来。

(三)理清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关系。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两者本质上又存在区别。因此,在采写民生新闻的时候一定要理清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关系,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社会新闻既有“事”“物”,又有“人”,而民生新闻主要是“人”,民生新闻需要通过“人”将民生问题体现出来。民生新闻报道题材应具有一定的时政性、传统性,其内容既要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国家大事相关联,还要与百姓生活的热点问题相联系,从而使民生问题全方位展示出来。如果不能清楚地将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区别开来,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生新闻的专业水准。

(四)报道对象要全面。所谓报道对象要全面,主要是针对民生新闻所围绕的读者群体来说的。民生新闻不应该忽略社会的任何一个群体,比如精英、高薪阶层,因为他们也是市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农村群众群体,也不能忽略。媒体要多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生活,报道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紧跟国家步伐,了解农民之所需,展示农民生活的新面貌。

(五)记者采访要有扎实的法律基础。记者在进行采访之前,要针对新闻事件做好扎实的法律知识的准备工作。要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对各个新闻事件要有正确的观念和切入点。同时扎实的法律知识,可以有效避免记者个人主观色彩的代入。对民生新闻的采访和后期整理报道,应以当前法律为报道的基本依据,避免报道有失公允,对后期事态的发展造成干扰,为事情的解决和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结语

民生新闻在社会舆论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化解社会纠纷、弘扬社会正气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别从三个角度对民生新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民生新闻的内涵和特点、民生新闻的采写技巧三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到民生新闻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空间。民生新闻需要专业的新闻采写和报道,所以,民生新闻采编人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更多新鲜的新闻题材以新颖的、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促进民生新闻报道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苗娟.新形势下西安地区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吴蔚.“新”媒体“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融合对策演技”[J].西部广播电视,2016(20).

[3]张忻珏,民生新闻及其采写技巧初探[J].西部广播电视,2015(05).

[4] 高顺青.创新:价值的实现与再创造——江苏广电总台电视新闻十年路径解析[J].视听界,2011(03) .

[5] 张斌.新闻生产与社会建构——论美国媒介社会学研究中的建构论取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1).

[6] 姜红.“仪式”、“共同体”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另一种观念框架中的民生新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03).

[7] 曾晶.电视新闻生产的“大编辑部”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 新闻大学,2006(04).

[8]杨雨丹.新闻惯习的产生与生产——惯习视角下的新闻生产[J].国际新闻界,2009(11).

(作者单位:西藏人民广播电台)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现状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