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耐心抵达初心

2017-07-21房名名

采写编 2017年3期
关键词:全媒体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房名名

内容提要:有一段关于工匠的电视解说词:“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终一生、爱一事的耐心。”这句话触动了很多人。“工匠精神”是一种努力将99%提高到99.99%的极致精神。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那么,党报新闻记者该具有什么样的“工匠精神”呢?笔者在本文中就此加以浅论。

关键词:党报记者;工匠精神;全媒体;职业素养

百度词条对“工匠精神”是这样解释的: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品质,如今已成为各个行业对工作追求“精益求精”的共识。

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便很快成为流行词,并入选2016年年度流行语。

报刊新闻记者作为文字工作者、作为公共文化的传播者,尤其需要“工匠精神”。 如果记者马马虎虎,势必会对报纸品质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处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海量信息和越来越多的同质化新闻,记者守住一颗匠心尤其重要。

一、党报新闻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工匠精神

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在谈到出版人应具备的“工匠精神”时,提到了三点:即要做到对文字心有敬畏、继承与创新并重、奉献精神。笔者认为,党报新闻记者的“工匠精神”,也可以从这三点入手。

(一)要有敬畏文字的精神。2016年,《新华字典》获评“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在记者采访责任编辑宿娟时,她说:“我们编辑《新华字典》始终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作为党报记者也该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实际上,“写新闻如履薄冰,见报后仍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出错。”这正是新闻记者尤其是党报新闻记者的心理常态。这种感觉说到底就是对文字要有敬畏。

较之一般的抒情文字,新闻更多地承载着事实与真相,是有实质内容的,尤其是党报新闻,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更需要谨慎对待。一篇新闻稿中一字之差、一个标点符号错误,其内容就可能谬之千里。

(二)要有继承和创新的精神。确保每篇稿件没有错别字,没有事实出入,只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力求写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才是对“工匠精神”的更高追求。

党报新闻有着独特的写作风格,记者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所突破和创新。除了对新闻稿件的标题、导语进行推敲打磨,还要匠心独具,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唯有如此,才能在普通稿件中发现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或是找到更好的报道角度。

笔者已在新闻采访一线工作数个年头,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作为给读者提供信息的载体,一篇好的党报新闻报道必须将政治性、专业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因此,只有创新,才能把新闻写得更精彩。

(三)要有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2015年五一劳动节后,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劳动者匠心筑梦的故事。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孜孜以求,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

多年的党报新闻采访工作让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凡事要以大局为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怕吃苦才能做好工作。要多深入基层采访,不厌其烦查阅大量资料,要有被时间浸润的耐心,耐心倾听采访对象的话语等等。写新闻稿时,要认真核实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有时为了求证核实一个专业术语或提法,还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总之,要有做平凡事的耐心。

二、全媒体时代记者更需要发扬“工匠精神”

古时,工匠们通过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提升自己的工艺,使产品品质在自己的双手中得到升华。当下,传媒已进入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更需要依靠“工匠精神”,在众多的自媒体、客户端中立足,而这也成为一个合格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

(一)具备匠人的“立体”思维,打造行业精品。全媒体时代,新闻发布的门槛降低,造成信息的极大丰富,但也出现了鱼目混珠的状况。一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自媒体、客户端生产的总是精品内容,而精品靠的就是编辑的“工匠精神”。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要具备多角度、多手段、多形式的新闻采访能力,而不能固守着“一招鲜吃遍天”的陈旧思维,要学习全媒体文字、图片、音视频多种手段结合的立体传播思维。面对新闻素材,如同匠人手中的玉石,切磋琢磨,把手中的新闻素材打磨成立体的“艺术品”。

(二)做到匠人般严守行规,维护媒体权威性。德国开姆尼兹工业大学博士熊火金在深圳讲授《工匠精神——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揭秘》一课时,强调“工匠精神”不单单是追求“大国工匠”的顶尖工匠,而是要让所有普通工匠都守住他们的行业标准,要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如2016年宁夏高考分数线并未公布,银川某报为了吸引读者播报了不真实的录取分数线,给很多学生和家长造成误导。全媒体环境下,媒体编辑记者只有严守“行规”,才能维护媒体的权威性。

笔者认为,党报的新闻记者完成从单一型到复合型的技术层面的转变固然重要,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根本,越是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越是不容忽视。党报新闻记者要以“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终一生、爱一事的耐心”这样的工匠精神引领新闻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东明.七大途径推进全媒體条件下的传播能力建设[J].中国记者,2011(8).

[2] 赵转超.报纸编辑应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文化修养[J].新闻采编,2011(1).

[3]让工匠精神涵养时代气质——弘扬工匠精神大家谈[J].新华网,(2016-12-26).

[4] 周宪,刘康.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J].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P201-204.

(作者单位:宁夏日报社)

猜你喜欢

全媒体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