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模式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17-07-20杜娟
杜娟
摘要 创新型人才的规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教学方式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文章从教学环境,团队组建,师生结合、理论实践课程结合、校企结合等方面出发,提出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培养 课程设置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拔尖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战略举措。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1创新型人才特征
关于创新型人才的概念阐述,众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界定。有学者从知识结构和创新精神层面上理解,如吴贻春指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治学方法严谨,对未知领域勇于探索。”也有学者从素质和能力方面阐述,如房国忠所言:“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性的学习素质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自己创新性思维为基础,创造出新的劳动成果的人才。”综合学术界不同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和界定,发现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特征:
1.1“+”型知识结构
根据不同的人才类型,可将人才的知识结构分为“I”型、“-”型和“+”型。其中“I”型结构是指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但缺乏专业知识领域外的其他领域知识;“-”型结构是指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了解,但没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基础;“+”型结构是指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基础,也有相对宽泛的知识面,且能够有效地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发现新的知识或创造出新的成果。可见,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型知识结构,即不仅专博兼具,而且能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突破局限,有所创新。
1.2创造性思维
能否圆满地解决问题,作出具有创新特色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够跳出思维定势的局限,从中发现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以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是聚合性的,也可以是发散性的。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该是集发聚合维、发散思维于一体,灵活地进行创新、构思,并借助灵感,最终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
1.3较强的综合能力
对于创新型人才而言,综合能力主要指的是敏锐的洞察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灵活的应变力。很多创新点往往是蕴藏在普通的事物中,只有善于观察,才能有所发现。实践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古往今来,没有哪一项创新成果不是在一次次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凝练而得出的。有关学者曾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过相关统计,发现在最初的25年,约41%的获奖者是由于和他人合作而获奖。到1972年,这个比例增加至79%。可见,创新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灵活的应变能力是指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灵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并运用发散性思维,通过其他途径,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正或改进,进一步完善创新成果。
2高校在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落后
我国高校的在教学方面,一贯传承以教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是也比较单一,多为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认真听,并做记录。虽然新媒体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更为形象地向同学们展示所学内容,但仍然没有脱离“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阻碍了他们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不利于他们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2重考试成绩轻素质培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招生制度和办学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受传统观念和一些舊模式的影响,我国在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方面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高考成绩成为进入大学门槛的唯一凭证。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仍然成为衡量学生优秀程度的重要依据。在此模式下,教师将重点放在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上,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很多学生为了不辜负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应对各种考试的学习上,从而错过了很多有助于提升自身素质的实践活动。高校的这种教育制度倾向,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试能力,但缺乏创新型人才应有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3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国家教育部门逐渐意识到高校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给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的弊端。为此,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相应改革,增设了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但这种改革尚处在初始阶段,对通识教育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认为通识教育就是文科生学点科学类知识,理科生学点文学类知识,对自己专业知识以外的领域略知一二即可。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是从文科类、理工科类中各挑选几门基础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供学生选择。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也不到位,由于专业本身的差异,理工科的教师可能还会给学生上一定数量的实践课程,但实践的内容往往是教学计划中设定好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只需照老师所说去做,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文科类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形式更加单一,多以论文为主要形式。在学校的硬性要求下,学生抱着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心态去写,而不是通过写论文来提升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实施“1+2+3”模式,全方位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3.1创造1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上课方式的互动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教”和“被教”,而是处于平等地位,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发言权。教学方式从“一对多”式的单向传授变为“多对多”式的自主交流。针对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课堂上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不断引导和提问,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激发潜能。采取启发式、探索式、推理式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3.2组建2个团队:学生团队和教师团队
团队往往是创新成果的孵化器,因为团队作出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容易产生新的思维火花。组建学生团队,对于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做法:学校和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师为学生提供种类繁多的创新类项目或适合本科生做的相关课题,学生不分朋辈,不分专业,以兴趣为基点,组建团队,共同承担某项目或课题,对于作出优秀成果的团队,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组建教师团队,有利于缓解创新型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具体做法:挑选各学科领域内综合实力强的教师,组成若干团队,团队成员以交叉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为基点,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同时负责学生团队项目或课题的指导工作。
3.3实现3结合:教师与学生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
第一,高校创建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结合。每名导师指导5-8名学生,承担学生的学业、就业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工作。导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学生可以听取导师的建议,但不被导师的思维所禁锢。第二,改变以往以理论课为主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如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实习等)。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并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课程设置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邀请企业内资深人士到高校挂职讲课,为学生提供理论课堂之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