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外事工作中的涉外礼仪

2017-07-20何姣姣罗娟

科教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何姣姣+罗娟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高职院校与外国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要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发展,与国际接轨,汲取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必要的过程,在涉外交流中,交际礼仪是需要院校重视的问题,礼仪之交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为教育事业的交流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外事工作 涉外礼仪

1涉外礼仪的本质

涉外礼仪的本质特点是它的依据,而不是其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涉外礼仪制定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尊严。当某个人或者组织从事对外活动的时候,国家必然是其活动的背景,在明显或不明显的情况下都会贴上国家的标签,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在对外的交流和活动当中都要以国家的利益为先,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损害国家的利益和形象。

涉外礼仪体现着国家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体现着国家的尊严,以国家尊严为前提遵循的涉外礼仪才是有效的,有力的。涉外礼仪是主权国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彰显尊敬友好的方式。基于上述意义,涉外礼仪是涉外活动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当中,更需要涉外工作者把握好涉外礼仪事业,实现对外交往目的的同时维护好双方的关系,促进国际环境的和平。

涉外礼仪的基本内容:不卑不亢:要意识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国家、民族、所在单位,言行应从容得体,堂堂正正。求同存异:各国礼仪习俗存在着差异,重要的是了解。信守约定: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热情适度:不仅待人要热情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谦虚适当:一方面反对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

2我国高职院校外事工作中涉外礼仪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工作者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较高的科学素养和道德素质,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把握好涉外礼仪,在服装、进餐、交谈上遵循一定的规范,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外事服务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1不注意细节

很多时候知道大概的交往礼仪是不够的,还需要涉外工作者注重细节,在细节上营造信任、愉快的环境氛围。有的时候由于文化或者意识的差异,觉得可以忽略不计的问题而在对方的眼里可能是关乎礼节、尊严的大问题,所以细节问题不能忽略,不能因小失大。

2.2尊重对方的习惯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在对外活动之前都要认真地学习和了解,尊重对方的一些习惯,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使双方顺利达到交流的目的并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2.3维护自身尊严

在一些涉外活动当中,有的外事工作者不能够明确双方关系的利益是非,在活动中面对一些突发的事件不能够灵活变通,过于卑躬屈膝,丧失了自身尊严的同时也丢了国家颜面。

3加强高职院校外事工作的礼仪培养

3.1切实提高涉外人员的文化素质

涉外礼仪关系到不同文化和意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下的交流与碰撞,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的相容性。在积极取得我国民族文化礼仪认同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到对方的文化基础以及评价条件,因此在涉外活动过程中要做足功课,充分掌握对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信仰和禁忌,如果没有这些作为交往活动的基础,那么涉外活动一定是一个失败的,难以达到交流目的的活动,活动也就失去了其有效性,所以,我们在充分了解对方文化背景之后需要对自身礼仪行为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增大两者文化的兼容性。

礼仪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改变的,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改革,经济文化交往活动日益广泛,人们的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礼仪行为也会随之改变,所以我们不光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其文化传统发展至今的变化。再者对自身文化传统有深刻理解和认识是掌握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不了解自身礼仪文化习俗就可能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取得成功。

文化素质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与民族的经济特点有关,与民族的意识形态相关,也关系到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以及时代的科学技术,一个人的礼仪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与文化素质成正比的,文化素质越高,礼仪也就越规范。所以加强涉外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涉外礼仪的基础,要想提高自身的礼仪文化涵养首先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3.2不斷陶冶自身的思想情操

在利益与自我充斥的现代社会,只有有效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思想意识,在有效的价值体系当中人们才能确立评判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标准,才能拥有存在感和意义感。价值共识的确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底线价值取向共识。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是统一前进的,但是在具体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冲突和矛盾,这时就需要辩证思维的逻辑出发,整合利益,调节双方的矛盾。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客观、合理的价值标准,帮助人们建立高尚的思想情操。人们在行为举止中彰显自己的礼仪修养,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操,情操高尚的人行为自然得体大度,其气质在举手投足之间彰显,在涉外活动中,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人们很难对思想情操有一致的认识,但是人类生活的共性又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举止和内在的气质和内涵,感受到人格的魅力。

人的思想情操是礼仪行为主体的礼仪观和道德观,体现了其思想性和政治性,在平常的礼仪行为中我们必须重视思想情操的修养,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了,气质和魅力自然提升,而思想情操的陶冶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其内涵也会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我们要做的则是加强学习,从山水中、从书本中、从艺术中等等,陶冶自身的情操,从容地应对各种涉外活动。

3.3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

涉外对象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多样。文化差异导致了不同民族的心理特点,同时每个人特殊的经历和独特的性格也导致了不同的心理特质,因而在涉外工作中,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追求物质利益来实现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实现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利益的实现需要付出相应的精力和责任,得到与付出成为对等时才能维护社会秩序的平衡。但是过分强调个人的物质生活享受,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化,会让人陷入生存的空虚迷茫,导致人与人关系的疏远、冷漠,甚至整个社会的秩序遭到影响和破坏。所以要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精神道德观念的同时要强化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树立人的责任意识,并且让个体在实现自我利益的同时坚守对外的道德标准以及道德承诺,使得个体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在交往活动中,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不能对一个人做出完全的判断,但是人们往往都会对第一印象深刻,心理素质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后天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形成的,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就要有相应的角色的礼仪规范,任何越轨的行为都会给社交活动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涉外工作人员在日常中就要培养自身诚恳、谨慎、大度等品质,在长期的培养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涉外活动中才能够表现得大方得体,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4强化具体技能的实践操作

礼仪作为人们交往过程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只有通过具体的操作,才能够得到锻炼和进步。最初与人交往时,大家都可能是生涩的、扭捏的,尤其是在对外活动中与外国友人进行交往时,可能大多数人更是紧张的。但是随着交往活动次数的频繁,大家的礼仪行为可能就会越来越熟练、得体。周恩来总理一生的仪表和风度是我们景仰的楷模。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曾在多种涉外活动中,维护了我国国家尊严,彰显了我国民族的气概和胸襟。他的这种风度和气质与平常他对自己的要求和训练是分不开的,他在求学的过程中,在镜子上悬挂条幅要求自己仪表整齐,气质端庄。他后来在各种外交场合的表现也充分体现了其礼仪准则。

人的礼仪的形成不是天生的,大多数人待人接物的礼仪是通过学校教育或者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些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礼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就能够应对平常的交往,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就需要我们对自身的礼仪进行专门的训练。在训练操作的过程当中,礼仪技能的锻炼要遵循系统化、规范化和长期性的原则。首先系统化指的是,礼仪技能的训练内容要全面,并且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循序渐进。涉外场合是一个多元化、不确定的场合,经过系统化的训练,我们才能充分掌握礼仪的规则,使我们的礼仪符合要求。规范化指的是礼仪技能的训练要充分了解对方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按照民族惯例和国际惯例来进行,注重交往的细节,为双方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长期性指的是涉外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坚持和锻炼,同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不断发展改变,这也导致人们的礼仪行为不断更新,所以涉外工作者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长期进行学习和训练。

4结语

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發展,高职院校就要走出自己狭窄的圈子,与国际接轨,与高质量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接轨,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涉及到涉外礼仪需要得到相关部门和工作者的重视,在外事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文化相容的原则,在发扬自身文化礼仪的同时尊重异域的文化礼仪,通过良好的礼仪交往使得外事工作更加顺畅,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