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创新的路径选择
2017-07-20潘菊素张军侠
潘菊素+张军侠
摘要:创新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质量发展、提升发展的前提,而教学创新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基础。教学创新内涵丰富,形式途径多样,着重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堂教学创新、学习制度创新、内部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创新;路径选择
“十三五”时期,高职教育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为统领,推动高职教育快速、提升发展。当前,各高职院校正以“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契机,谋划新一轮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高职院校从规模发展转入内涵发展、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无疑创新发展是首要的。但是,如何进行创新发展?毫无疑问,教学创新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基础,是实现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必须多途径多形式多领域予以推进。
一、教学创新是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基础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是当前我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将在中国催生一场“新产业革命”,经济的转型发展,产业的变革正在积蓄新的增长动力,开拓新的市场前景和职业需求,而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和适应需求的教育,因此亟需高职教育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提高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从当前高职改革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院校办学活力”、“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等5个方面32条内容提出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行动任务和明确要求,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是质量发展,而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创新,各高职院校应深刻把握发展模式的变化,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信息化教学运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实现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质量发展的转变。
二、高职院校教学创新的主要途径选择
教学创新内涵丰富,形式途径多样,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载体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新、教学管理的创新等等,但核心的要素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堂教学创新、学习制度创新、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创新等方面要必须把握好,予以切实推进,并取得实效。
(一)创新基于“多样成才”的分类培养模式
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性,适应需求和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必然将带来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因此,当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们应树立多样成才的教育理念,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就从因材施教、人人都可成长成才的教育思想出发,提出了“基本型+提升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将学校基本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一批素质高、知识实、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在这一基本培养规格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习能力等,开展了“升本型、复合型、技师型、创业创新型、国际化型”等提升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构建了与分类培养相适应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在各提升类型、方向模块和各平台课程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分层教学,并积极创造条件环境,充分尊重学生在类型、方向、课程等方面的选择,有效实施了“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尊重选择、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社会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二)创新基于“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信息化教学应用
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正推动着全球范围内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和融合,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高职院校应把“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形态的创新应用”作为课程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新的载体和途径,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专业资源库、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微课、微课程、微信、慕课等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载体,紧紧围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课程形式,探索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建设一批网络在线课程,推动020式的教学形态改革与创新,使信息技术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学习模式等人才培养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ming)被認为是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效果、较好地促使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可以把传统学习方式中教师便于主导和监控课堂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e-Leaming)中学生易于自主和发挥能动性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混合式教学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课前学习与课后学习的结合,改革以教师原“教”为中心转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培养学生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能有效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和培养。
(三)创新基于“选择学习”的学习制度
“选择学习”是学校积极拓展各类学习资源并创造各方条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这正是当前选择性教育理念下的学习制度的重大改革。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尊重选择、多样成才的培养理念和模式,就是给予学生在专业、分类的类型、模块方向、课程等方面充分给予选择的空间和自主权,同时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并不断完善学分制的教学和管理制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选专业。按大类招生入学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大类内各专业有了初步了解和充分认识,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和条件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同时学校需进一步完善转专业的规定,进一步扩大转专业的比例和空间,让有需求的优秀或学习困难学生选择找到自己合适的专业学习。
2.选提升目标类型。在提升类型目标选择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结合学生的职业取向、生涯规划、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综合因素,对学生进行“升本型、复合型、技师型、创业型、国际化型”等提升类型的选择培养,并尊重学生的选择.同时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途径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和专业教学指导,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完善导师制和辅导员、班主任制度,指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分类培养目标。
3.选模块方向。各专业根据岗位群中不同岗位的特征、技术技能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优势,在强化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加强通识教育的同时,可科学设置2个及以上的工作岗位方向模块(含分类培养衔接模块),由学生再根据就业岗位意向自主选择一个工作岗位方向模块进行分类培养.进一步体现尊重学生选择,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理念。
4.选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开出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进行选择修读,主要体现在:
(1)基于分类分层教学的通识平台必修课程的选择。如在公共英语、公共计算机、公共体育、高等数学等通识平台必修课程中实施“1+x”教学,注重通识课程为专业服务,“1”是指为满足各专业群所需的通用基础知识,“x”是指根据专业群的性质、要求而设置的提升课程,注重为专业及岗位方向服务,因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X”的选择修读。另外,在通识平台课程开设了《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根据浙江省专升本要求,对于有专升本需求的同学,可以不选择《应用文写作》,而是直接修读《大学语文》课程。
(2)岗位方向模块课程的选择。每个专业根据对应的工作岗位设置至少两个不同的工作岗位方向模块,学生按照自己未来就业面向和喜欢的岗位方向选择不同模块课程进行修读。
(3)分类培养衔接模块课程的选择。在完成基本培养规格和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提升型分类培养目标,学生可选择其提升型相对应的分类培养衔接模块课程进行修读,以达到提升型的学习目标。
(4)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选择。按照学生培养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可开展一定数量的通识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拓展空间,以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水平。
(5)為实施分类分层教学,要不断扩大分类分层教学的课程比例,完善选课制度,对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逐步扩大小班化教学比例和选修课比例,并在教学工作量及教学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和保证.为分类分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程制度环境。
(四)创新基于“有效教学”的课程质量保证体系
课程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和难点,建立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自我需求、发挥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可建立基于说课的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制度.基于合格课程评估的课程准人制度,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估制度,基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的信息反馈制度等,探索和实施基于“职教能力——课程准入 ——教学效果——平台反馈”四位一体的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课程质量自我诊改和保证体系(见图2),并以此作为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的突破口,实现课程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在该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并有效实施。
第一,要明确各质量标准。如要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要求,制定合格课程评估和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办法,按课程类型制定《课程整体及单元教学设计要求》、《听说课评价指标体系》、《课程教学基本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等质量标准。
第二,要说评结合,提高评估质量。要有效解决教与学中“为什么教一教什么一如何教一如何学”的问题,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所授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目标、标准,优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对每个教师、每门课程按照标准开展课程准人制度,即实施基于说课的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和合格课程评估制度,使教师的职教能力达到高职教育的要求,每门课程达到学校课程质量标准要求。
第三,要加强课程教学有效性。为加强教师对课程教学的有效管理和实施,要求教师按照课程改革与建设以及课程实施过程的主线。加强在课程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对接与实施,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与实施,课程整体和单元教学设计与课程标准及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对接与实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学设计的有效对接与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性,学生学习考核评价与课程标准及教学设计目标的有效对接等方面加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为加强课程的有效教学,每学年对所有课程和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效果有效性评估,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与激励约束体系,激发教师不断加强教改,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四,构建与数据平台对接的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每学年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的采集、统计、分析、反馈,了解人才培养过程、质量及存在问题,成为学校决策参考、自我诊改的依据,并每年向社会公布人才培养质量年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要形成常态化的课程质量自我诊改与保证机制。要将职教能力测评、课程准人、教学效果评估等结果与课程退出机制、教师岗位聘任和考核、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绩效发放、出国境培训选拔等相挂钩,形成常态化的课程质量自我诊改与保证机制,以有效保证课程教学创新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