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亟需教师的换位思考
2017-07-20陈娓仪
陈娓仪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教学不断改革、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变化,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其个性的变化,多从学生的角度和需要出发,进行换位思考,也要教会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在家校合作的教育道路上,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换位思考;在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与学校的管理者进行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教育的精髓之一。
【关键词】教师;换位思考;教育观念
一、换位思考的含义与作用
换位思考,也叫角色转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使人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和处境思考问题和体验别人的情感,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进而充分理解对方,化解与对方的对立情绪,达到调节自己不良情绪、理智解决问题的良好效果。
一位老先生回忆,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老先生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在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这仅仅是生活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故事,但却能让人心里热热的。换位思考也是基本的道德教谕。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我们坚信自然中的法则。“换位思考”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之一。
二、教师与学生换位思考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
新任教的一个班里,有一个学生小崔,特别让笔者头疼。课堂上他总爱低着头,眼睛总是无意识地看着自己手上所玩弄的小文具。尽管笔者尝试暗示、责问、训斥等做法,他都没有改善,对任何事情始终保持着不喜不忧、处之泰然的样子。笔者心想:这孩子心理素质可真好!通过多方打听,最后才知道一点缘由。小崔父母去年离异了,小崔跟爸爸生活,妈妈回外省的老家生活了。小崔爸爸今年又结婚了,婚后不久就到外地去打工了。小崔只能跟着后母和他同父异母的小弟弟一起生活,而后母只会把关爱放在自己的親生儿子身上。
当知道了小崔的家庭环境之后,笔者为这孩子的处境感到担忧,怪不得他不愿与人交流,对外界的任何事情“处变不惊”了。原来他正承受着远远超出一般孩子所能承受的苦楚。家庭的变故,让他自卑懦弱;缺乏父母的关爱让他孤独无助。多可怜的孩子呀!他的内心多么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呀!笔者对之前给予他的各种指责感到羞愧万分。对待小崔,笔者从之前的“各种责备”到现在的“特别照顾”。笔者努力地尝试与其父亲、母亲和后母进行沟通,与其他任课老师、班里的学生一起向他传递温暖,慢慢引导他走出家庭的阴霾,让他用阳光的心态接受新的学习和生活。
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老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能燃起学生一分自信。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想当然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与其大动肝火,不如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用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感化孩子。切记,开始教育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三、教师与家长换位思考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是核心,是灵魂。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文章《怎样爱学生》中这样写道:“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假如教师能拥有慈母般的爱心,那么学生将会收获何等的幸福。
但是,要真正做到爱学生谈何容易,尤其是面对一些特殊学生,那更是难上之难。所以,必须先学会与家长换位思考。
小兴同学是一年级的学生。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孩子,他存在以下问题:感觉系统失调,身体感知觉迟钝,协调能力差,运动技能欠佳;注意力分散;有严重的交际障碍。除了班里的一个女同学小君外,他不愿意跟其他任何同学玩。每天上学,他都会和妈妈在校门口拉扯上好长一段时间。他总是哭喊着说要回家,不要上学。就算变换着不同的老师和同学,也没办法把他安静地带回课室。但是,当他一看见小君同学经过校门时,他就会飞快地甩开妈妈的手,然后拉着小君的手,兴高采烈地回课室,甚至不会向妈妈道别。
作为小兴的老师,看着他的妈妈每天在校门口变换着各种方式去哄他上学,笔者的心里也在痛。据小兴的家长说,他们从孩子4岁的时候便发现了他的异常情况,于是马上进行了干预。三年来,孩子曾经多次参加专业机构的训练,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好转。专家认为,只要让这孩子继续参加相关的培训,加上家长、老师和同学的配合,孩子极有可能会在未来的3至5年里达到或者非常接近正常孩子的水平。
因为班里有小兴这样的特殊孩子,笔者积极参加了有市、区相关部门组织的关于特殊教育的培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特殊孩子的天赋权利;教育是改善特殊孩子生活品质的最好途径。残疾,只是其某方面的功能受到损伤;障碍,是因为社会的不完善而造成适应不良。所以,不管是有残疾还是有障碍的孩子,他们只是在教育教学上有特殊的需要,他们的成长步伐只不过比别人慢一点而已。像小兴这样的特殊孩子,完全是有可能在普通学校中接受教育的。
站在家长的角度,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就能把我们特别的爱送给他们。这样,“特殊孩子”就能在享受教育的同时获得老师更多的理解、宽容、耐心和关爱,他们固有的尊严也能在集体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换位思考
绩效考核制度是我国当前推行义务教育改革、提升教师绩效的一个重要措施。我区从2010年起,正式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7年间,络绎不绝地传来教育系统各层面的呼声。这一制度的初衷我们都很清楚,主要是通过考核制度,更科学合理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究了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绩效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学校和教师。这一制度的实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存在很多差异。正因为这些差异,让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存在着矛盾,为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隐患。
凡是提及学校的绩效考核制度,很多教师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问题。
有一类教师,首先关心的是: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价方案自己的工资是否能达到人均水平?如果没有达到平均的话,是什么人怎么样才能拿到高位的工资水平?另外一类教师,想到的是:反正我这几年都是拿这个级别的工资了,工作过得去就可以了,何必这么辛苦呢?还有一类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想到的是:按照学校这个制度、这个方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更高的工资等级。
如此种种的消极想法,让教育失去了本质,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回归为一个普通的工作。什么专业成长、什么职业规划都不复存在,更谈不上教师的“奉献”精神了。极少教师能把自己换作校长的角色去思考问题,因此,心态总是未能放宽。
拥有阳光的心态,体现于用平常的、达观的、宽容的、感恩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为了教师和学生的终身发展,不管是教师本身还是学校的管理者,都应该换位思考,体验教育带给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