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四板块备课模式的尝试
2017-07-20袁玲芳
袁玲芳
【摘 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在备课过程中,有效更新传统备课模式,最大化发挥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真正遵循学生个体差异,因人设材,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本文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为例,从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选择、辅优方案预设、批改补差跟进这四个板块,浅议在小班化教学备课模式上的尝试。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备课模式;小学数学
学生因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不同,在知识的接受、理解、表达、应用等能力上也有差异。课堂上如果能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就能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升、培优辅差指导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笔者把学生分成了A、B、C三个层次,预设并落实教学任务。C层为学习能力较薄弱且全程需帮扶的一类学生;B层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且能积极参与学习探究过程的一类学生;A层为有较高学习潜质、思维敏捷活跃且学有余力的一类学生。
一、教学目标——分层设计,关注个体
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它对教学起着调节、指导和控制的作用。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成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笔者尝试了教学目标差异化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拟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依据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了A、B、C三个维度。
C层目标:
1. 参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 能根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 培养学习的自觉性、自信心。
B层目标:
1.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推导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完整地表达推导过程。
2. 在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能根据所给信息,分析、计算不直接给定长和宽或边长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探索精神。
A层目标:
1. 自主合作探究推导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有条理地完整表达推导过程。
2. 在达成B层学生的学习目标外,能突破常规思维,发挥想象,思考几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3.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依据以上分层目标有序展开了各个环节的教学,基本达成了预定目标,孩子们获得了力所能及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因人而异,灵活多样
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教学重难点能否顺利突破,教学方法的合理采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班化教学强调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并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教师能更灵活地选择适合课时特点、迎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是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 动手操作摆一摆
一个长方形的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要求:(1)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给定的长方形纸上摆一摆。
(2)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跟它的什么有关?
(3)可以独立尝试,也可同桌商议,或请老师协助。
在摆的过程中,教师全程巡视,肯定得心应手的学生,引导不得法的学生,也可根据需要参与到有较大困难的学生中,协助其完成。在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逐步形成猜想: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长与宽有关,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做铺垫。
2. 小组合作拼一拼
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要求:(1)小组合作,一边拼,一边填写表格;
(2)思考、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有了上一环节的猜想,这一环节其实也是对上一猜想的进一步验证。在拼摆过程中,教师适时做好观赏者、引导者或参与者的角色,根据学生的个体水平及时调整参与度。
3. 交流互动说一说
小组选代表反馈本组研究成果。在交流成果过程中,教师要乐于做倾听者,让学生畅谈想法,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或提出质疑,及时纠正,最终成功形成研究成果——“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并在下一应用环节中熟练计算方法。在本课整个推导过程中,学生量力而行,各得其乐,各有所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辅优预设——彈性设计,留有空间
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致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程度、效度存在不一致性,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视同仁,步调划一,容易导致学有余力(A层,有时包含B层)的学生无所事事,或学有困难(C层)的学生力不从心,教师也会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教师如能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客观差距,并在备课过程中区别对待,弹性预设,就能有效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并且这样既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力所能及的练习巩固,也能让学困生量力而为,适可而止,不失信心;更能给学优生“添砖加瓦”,倍添信心,留足发展空间。
辅优题的设计,力求既有挑战性,又不失合理性、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猜想、分析、推理、动手实践、多角度解题等多种思维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拓宽学生的思维渠道,从而达到对思维主动性、有序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教学跟进——当堂批改,及时补差
作业,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现状,还是对教师教学成效的客观检验。作业当堂完成当堂批改更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检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疏漏,并及时跟进查漏补缺。小班化教学模式给当堂作业及当堂批改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和空间。本课基本达成了作业当堂完成并当堂批改的目标,也从作业中发现了存有的不足并及时进行了补救,并记录了作业中的典型性问题,客观分析并撰写了教学反思,用以作为下一课时的备课依据,也为以后教学这一课时提供实践参考。作业中发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 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易混淆
算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批改结果:5位学生因写错单位出错,或面积单位漏写“平方”,或周长单位也写上了“平方”。
原因分析:没能深刻领会面积单位跟长度单位的区别及怎样正确运用。
跟进措施: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别及运用的方法,并补充完成巩固练习。
2. 空间想象、动手操作有欠缺
一张长方形A4纸(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批改结果:第2个问题2位学生无从下手,4位学生方法错误。
原因分析:没能正确分析、理解题意;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薄弱。
跟进措施:生生互助,即让解答正确的学生讲解其解题思路、答题过程,并在长方形纸上图示剪下的轨迹;实物演示,即通过观察折纸的直观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题意,牢固掌握解题的方法。
小班化,因其特有的模式优势,已然成为教学领域的新秀。小班虽“小”,追求的可是小中见大,细中求精。如何及时捕捉小班模式中的独有优势,使之真正为教学所用,促进教学,创新教学,值得教师不断探索和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