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教、乐学、乐评,构建平等对话

2017-07-19花蕾

教师·下 2017年6期
关键词:乐教乐学师生

花蕾

摘 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的转变,首先得让教师“乐教”,以此感染学生“乐学”起来。我们要创造条件,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平台。我们反复思索:怎样让老师“乐教”,学生永远保持“乐学”的热情呢?如何打造乐学课堂,构建快乐校园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乐教—追求乐此不疲

1.教师要快乐

干一行,爱一行,认真执教。当你自己真正快乐时你就会感染你的学生,自觉地营造快乐的气氛,让学生感到快乐。

2. 教师要学习

我们要不断给自己“充电” ,更新知识、理念,超越自我,厚实为师的底气。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才华横溢、充满魅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

3. 教师要有人格魅力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学会宽容。学生有时会令你很生气,但你得学会宽容与原谅。你拾起学生掉在地上的橡皮,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常与学生谈心,甚至只是走道里的一声问候,都能让学生感到被爱包围。当你爱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会更爱你,爱你教学的学科,愿与你一起快乐地体验学习的过程。

4. 教师要乐于奉献

我们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要把他们培养成比我们老师优秀得多的人才,他们进步了、成功了,我们才算成功。

二、乐学—“学点”变为“乐点”

1. 激发兴趣,发现“乐點”

语文课堂中的“乐点”就是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学生只有热爱学习的内容,觉得乐在其中,才会勤奋学习。教师可以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辩论会、佳作欣赏等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师生、生生互动,全方位激活课堂,语文课自然也就活了。

2. 创设情境,寻找“乐点”

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对语文的审美体验,慢慢就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更和谐了。

如我在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上课时用描绘性的语言渲染一种气氛,创造出与学习内容相适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进入审美境界,让他们感受到美的诱惑,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与满足。事实证明,只要有机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能事半功倍。

3.小组合作,优化“乐点”

课堂上,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对课文意思、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感受;也可以在组内进行课文的朗读,这点组内的拔尖学生基本上能完成,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了一对一的帮助,进步是更明显的。

如我进行《顶碗少年》阅读分析时,我在屏幕上列出了六个自学题,时间是十五分钟。自学的气氛热烈,十五分钟转瞬即逝,我一直在悄悄观察,最后的汇报结果也特别精彩,学生抓住了文章主旨畅所欲言。过程是自由的,学生在思考和体验中必然伴有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这时学生的学习才是最投入、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效的。

4. 翻转课堂,凝聚“乐点”

如我在教《海底世界》时,我提前把课件发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关键知识点与难点,并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内容的学习体会。

翻转课堂让学生找到了“存在感”。他们表示:“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先预习,遇到不懂的地方上网了解,不会的记下来到课堂上探讨。一节课下来,几乎都是我们在讨论、解决问题,掌握的知识更牢固。课后时间利用起来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乐评—师生多元评价

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多让学生来评价,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既活跃课堂气氛,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如在教《长江之歌》时,我让一名学生介绍长江流经的省份。说到四川以后,学生说是云南,我说应该是重庆,结果有几个学生窃窃私语,我知道出了问题,连忙请他们评价,他们说那位同学是对的,我们又在全班进行调查,有些学生受了我的误导,包括刚才那位发言的学生都不确定了。我当场让学生打开地图,结果是老师错了。这么一争、一评、一议,学生的印象就加深了,以后练习时,这一题就没错过。师生的双向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促进了课堂智慧的生成。

总之 ,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才会呈现最优的“乐评”,才能构建共生、共长、共创、共乐的教育平等对话。

参考文献:

[1]周鹏杰.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

[2]朱良才.让教学更生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认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乐教乐学师生
《朱载堉<六代小舞谱>学术复原与“乐教”》(插图)
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孔子乐教思想研究述评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韶乐· 乐教与美育——《韶乐》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