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营老爷”的摄影创作特点
2017-07-19张伟雄
张伟雄
潮州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灿烂的潮州文化大观园中,民俗文化吸取了千年名城的阳光雨露,像一朵朵奇葩绽放于枝头,绚丽夺目,尽情展现着潮州独特的人文特色和浓郁的地方风情,成为潮州文化的神韵和独有印记,也成为潮州文化不可或缺的根基和命脉。“营老爷”是春节期间潮汕民间自发组织的祭祀活动。“营”是游行的意思,“老爷”则是神的别称,“营老爷”即包含祭祀(摆神坛)和游神(营)等内容。
春社的游神赛会活动是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有积极的社会、文化意义,而且为民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民众文化活动,其中包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艺术内容;而民俗摄影,旨在记录、搜集、整理传统文化,而且同时也可从艺术角度去诠释美与探索美,是每个摄影人所乐此不疲的。
摄影创作需要重视的是“差异思维”,“营老爷”粗看是大同小异,只有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得基础上,找出四乡六里春社游神赛会各自不同的特点,发现其文化和时代上的闪光点,才能较好的记录和拍摄。本人参与这一民俗摄影领域,拍摄了近十年潮汕地区乡村的“营老爷”场面,坚持以这一题材进行摄影创作,在摸索的过程中,逐渐有所体会及领悟,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多神、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营老爷”的摄影属于民俗摄影范畴,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摄影类型,首先应该以民俗特点的多方位,多角度来筛选来提炼专题。其次,要表现出民俗摄影的特性,沿着题材进行深入发掘和完整剖析、深入生活、挖掘素材,系列地去反映民俗风情,也是让世人了解潮汕文化风情的重要途径。春节到潮州拍摄“营老爷”的摄影家,一定会被众多的神袛搞得眼花缭乱。一个普通的村子,往往便有十几个神: 像“大王爷”、“二王爷”、“三王爷”、“妈祖”、“关爷”、“玄天上帝”等,像江东镇独树一个中等村子就有不下十余位的大神,更不消说十多万人的大乡,更有不少的福德爷、财神、木坑圣王、仙师公、花公花妈、甚至注生娘等,游行的神轿可说是一望无边;这是因为潮汕人原是中原移民,除了传统神、还有各个移居地的神,儒释道、还有本土的山系、海系的神,朝朝代代就可观了。而且出于各种崇拜的目的,围绕每个神而形成的祭游方式不同而显得形式上更丰富多彩,略举一二。
如潮安區彩塘华美村正月十一日至十二日的赛大猪盛会”,在大路并列四排,长约300多米上千只大猪整齐排列摆坛,足使外地人大开眼界;潮安县磷溪镇溪口村的“穿蔗巷”游神,无数的乡民举着当地盛产的乌甘蔗,蔗梢都挂着姓氏灯笼,构成一条长长的蔗巷让神轿冲过,令人目不暇接。而且,把老爷偶像从庙中抬出来,在大埕上巡游的方式,就有“揖老爷”、“走老爷”、“挨老爷”、“格老爷”、“拖老爷”“擎老爷”等种种方式,不胜枚举,摄影人只能择要而进行拍摄;而环绕乡里各巷道巡游的形式,还有“文营”或 “武营”二种。
“文营”是娱神的一种形式,俗称“营锣鼓”, 由一支庞大的仪仗队组成,旌幡宝盖、高灯彩旗外,还有英歌舞队、标旗队、扮士戏、动物舞队、大锣鼓、音乐队等;在鼓师指挥下,边走边奏起了潮州音乐,悠扬动听,让神明高高兴兴,起到保境安民、调节风雨、五谷丰登的作用。这时,骁勇的壮汉、美丽的擎标女是摄影的美点。
“武游”却是“用神”,即凭借神力来驱赶邪魔;一般是高举神轿快速奔跑,比较特别的还有“折磨”神的习俗,如潮州卧石乡的游“三山国王”,游行结束时,要将“老爷”集中在空旷的地方,抱着“老爷”狠狠一摔,这叫“舂老爷”。所以,潮州有“卧石老爷,愈食愈惊”的俗语。与“舂老爷”相似的是“抢老爷”,澄海区的盐灶乡,当老爷轿游至广场时,各方硬汉争相爬上老爷轿摔跤,互不相让,以能拖倒老爷轿为幸,如果能从老爷身上揪下几根胡须,那么未来一年四季将是更加兴旺;而事关乡里之兴旺与脸面,盐灶乡民绝不接受第一轿“大老爷”被拦被拖,所以护轿汉子选出的都是全乡最剽悍男儿,拳来脚去,争夺十分激烈,人们把“老爷” 拖扯得焦头烂额、面目全非为止,据说老爷经此一役,会更加尽责的保境安民。
因此,在拍摄“营老爷”时,就必须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的基础上,琢磨其富有内容意义的闪光点、典型瞬间,即那种场面、那种动作、那个特写,用艺术的手段捕捉、固化、结构、渲染美点,除了表现场面之外,应抓住最佳瞬间,刻划共同的、个体的、差异的心理、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
2 主体符号多、文化内涵丰富
个人理解,春社的文化符号即是意义表达情感内容的介质信息载体,它可以是人物动作、表情、游神的器件物品的呈现物,也可以包括文字;它能够再现、表现,也可能隐喻和转喻思想、意义、内容、概念。潮汕的游神赛会上有取之不尽的文化符号题材,摄影者敏捷地抓取拍摄和组合,就能巧妙地表达文化主题思想和意义。
另外,“营老爷”活动源于土地崇拜,古人称土地之神为“社神”,民间祈望其保佑合境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丁兴旺;它的功能多,所以潮汕春社神袛众多,如三山国王、安济圣王、玄天上帝、双忠圣王、雨仙爷、水仙爷、龙尾爷、珍珠娘、福德老爷、华光大帝、木坑圣王、仙师公等,每一位的相关传说都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再如文字,潮汕人的住厝、祠堂门额和对联上都有郡望,即古时候的故乡、定居地,就如颍川世家、紫阳旧族、陇右家风,都暗示着悠远的历史和来路,了解这些文化,会使我们拍摄时增加内蕴。
文字和图像最为直观的,像饶平县三饶镇西巷的做丁桌,村民采用最普通的米、豆等五谷杂粮,配合水果和黄瓜番茄、鸡鸭鹅等食材,直接拼成桌碗、桌盘,构成各种祝福文字如:“花开富贵”、“五谷丰登”、“鸡年大吉”、“答谢神恩”等,还有各种彩绘的鸡、孔雀、鱼、小猪、猫头鹰、白鹤、龙等吉祥图案,祝福节日和来年。
“营老爷”的摄影创作,顾名思义就是表现出潮汕民俗,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拍摄一个体载,内容越拍摄越知其难而欠缺,况且潮汕大地几乎是村村民风民俗各不相同,所以,“差异思维”是本地民俗摄影的抓手,要善于发现拍摄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点,沉得住,不急功近利,抓得准,有创意,才能拍摄出具有典型性的潮汕民俗风情作品。
3 与时俱进、充满时代特点
“营老爷”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游神赛会上,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穿着古代装束的“将军”、“仕女”,个个都拿着手机和小平板电脑在玩自拍和互拍,这似乎在告诉摄影者,民俗摄影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增加了;这几年还有更新奇的,是汕头市濠江区河浦劳热,竟出动了火箭炮、导弹、坦克、老爷车、拖拉机的大型模型,还有化装的八路军、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正月十七晚上,LCD灯、激光镭射灯、烟雾弹、劲爆音乐、仿真枪、鞭炮烟花,让摄影人大开眼界,本人以为,这正就是潮汕民俗出现的新亮点和新特点……
生于斯长于斯,我深深为潮人的人文风俗魅力所吸引。我想,如果集中精力以“营老爷”作为题材,通过摄影人的目光和摄影这一艺术手段来表现,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是传承、传播潮汕文化的一种途径。基于这个想法,今年正月潮州首届志愿公益文化节《潮州民俗文化摄影作品展》中我选送了近年部分摄影作品系列送展,这个系列是以我的家乡潮州所在的潮汕民俗风情为题材,用镜头对准传统民俗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底蕴深厚的潮汕文化。其中的每一张相片,都是几年来春节期间我走访潮汕一些比较独特的乡村“营老爷”的记录,引起众多参展者的关注和赞赏,本人以朴素视角关注家乡人文、抒发家乡情怀的摄影作品呈现大展舞台,同时通过与国内、国际摄影人在文化学术方面的对话、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到潮汕独有的人文风情。
潮州民俗文化记录了潮州各类民俗活动的生动画面和精彩瞬间,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体现了潮州民俗文化的灿烂辉煌,也反映了潮州文化的传承、繁衍和发展,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