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2017-07-19梁青菊

卷宗 2017年14期
关键词:党群关系机遇新媒体

梁青菊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下,党领导干部应顺应时代发展的形式,积极接受新的事物,把握住新的时机,将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切实的发挥出来,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党群关系;机遇

区别我党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我党与人民群众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形式逐渐增多,微博、手机、数字电视、微信平台等多种新媒体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以及舆论影响力逐步扩大。在新形势下,面对新媒体对党群关系带来的挑战以及机遇,如何有效的应对,正是如今党的建设中亟需解决的一项难题。

1 新媒体环境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机遇

1.1 新媒体为党群沟通开辟了新渠道

首先,传统的党群沟通模式主要是单向传播,信息交互性差、时间反馈慢;在新媒体环境下,党群之间的沟通是双向的,信息交互性好、反馈快,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甚至可以实现群众与官员的在线交流。其次,传统的沟通模式由于群众与领导层以及决策层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地位效用,以至于党群之间不能很好的进行交流;而以新媒体为沟通渠道的党群交流,实现了沟通主体的平等化,打破了党员与普通民众之间的位差效应,从而使沟通渠道得以畅通。最后,新媒体为党群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实现了党群之间信息传播的便捷化、廉价化,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度。

1.2 新媒体实现了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在信息时代下,新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道路,即时对话、博客空间、网络论坛、虚拟社区等为普通民众提供意见、表达建议创造了机会以及平台。处于社会各阶层的公民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畅所欲言,为党的决策纳言献策,从而为党决策的科学性以及民主性奠定基础。

1.3 新媒体为群众监督营造了新环境

新媒体具有开放、便捷、互动的特点,使党员干部的言行实现了公开化、透明化。由于社会各层人士都“聚集”到网上,因而,新媒体已经成为了民间舆论的重要产生地,为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营造了新的环境。通过网络反腐的实施,可以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决心;依靠网络舆论力量,可以使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设置网络议政、网民问责凭条,可以提高党政机关对依法执政的重视程度,从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1]。

2 新媒体环境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挑战

2.1 增加了党群关系沟通的难度

虽然运用新媒体进行党群沟通的大多数中国网民都是通情达理的,但是,由于网民大多采用匿名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下人的群体遵从性就会降低,从而容易发生一些越轨的行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党群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公众在一些失真信息的引导下,就会发生情绪失控,从而影响党群关系的发展。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于国外的政治行为或是政策措施的了解程度也会加深,公众的价值观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对党群关系产生影响。此外,一些热点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也会让网络舆情叠加、固话,使网民产生负面的情绪或认知,从而给党群之间的有效沟通带来巨大的难度。

2.2 使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受到影响

由于互联网具有匿名的特点,因此网民可以在网络上以“隐形人”的身份自由的操作。对于网络上的一些党的重要决策、社会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等,网民大多情况下多不是理性化的。在这些事件中,网民的个人非理性的情绪会对社会情绪产生影响,进而煽动公众舆论,从而削弱政府的权威性以及丑化党的形象。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一个人具有信息终端的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都可以对事件进行评论,都可能会成为社会舆论的载体。

2.3 加大了党对舆情的引导难度

新媒體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还可以对其进行转载,使群众接收到大量的信息,真假难辨,甚至会让谣言发展成“真理”。同时,新媒体还具有移动性的特点,网民可以随时对周围发生的实践进行进行直播,在网络推手以及水军的推动下,激化一些个体的情绪,使其从而网络的焦点并迅速传播,进而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一些用心险恶的人还可能会通过新媒体平台,散播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言论,扰乱民众的思想;而一些西方国家也会对民众进行洗脑,影响民众的价值观念,打破其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进而让其对党产生不信任感。如此一来,在新媒体时代下,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也就加大,这也就给党员干部的承受能力、应对能力造成了巨大的考验。

3 新媒体环境下密切党群关系的对策

3.1 提高党员干部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适应力

第一,将提高党员干部在新媒体时代下的适应能力列入干部的学习以及培训计划中,让其可以迅速掌握新媒体时代的规律以及特点,从而可以更好的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第二,注重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语言转换,使用群众习惯的网络用语;第三,加强对信息的识别以及判断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党员干部只有加强自身对信息的鉴别能力,才能避免假信息带来的不良影响;第四,包容并正确识别不同的意见,加深与群众之间的平等交流,坦然面对不同的意见。

3.2 建立新媒体舆情常态工作机制

第一,组建新媒体工作机构并培养相应的人才。要设置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专门机构,并对其职能进行规范,使之形成统一、完整的舆情工作系统,并且培养应对网络舆情的专业人才。第二,加强建设群众网络工作阵地。选派专人对热点论坛、网站进行关注,构建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方案;建立回复网友留言的常态工作机制,尤其是要构建完善的重要领导干部信箱反馈回复制度。第三,对网络舆情事件应积极介入并回应。对于网络中的舆情时间,党员干部应在最快的时间内介入,保证良好的回应态度,解决方法要灵活多变、解决措施要有力。

3.3 提高新媒体的利用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保证党群关系的密切化,首要的便是提高党员干部对新媒体的应对能力。在信息时代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公众力量的一个重要集合点,其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谁能很好的利用新媒体,谁就会占据有效的舆论主动权。因此,党员干部应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组建一支既了解党的政策。有熟悉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从而保证我党可以及时掌握网络上的情况,并可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还要推广新媒体的网络监督作用,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提高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意识,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我国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也给党群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及机遇。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员干部只有加强培训,提高其在这种环境下的适应力;构建新媒体下的常态工作机制;提高其对新媒体的利用能力等,才能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党群关系的密切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汉琼.新媒体环境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415-419.

[2]陈偲苑. 新媒体时代大学师生和谐关系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4,(22):157-159.

作者简介

学哲系,就职于山西省侯马市中共侯马市委党校,多年从事理论科研和教学工作,讲师。

猜你喜欢

党群关系机遇新媒体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