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会展旅游发展探析

2017-07-19周纯燕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举办地会展业南宁

周纯燕

摘要:我国会展旅游主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短短的三十多年发展迅猛,南宁自成为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地之后,展会的规格、规模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也带动了南宁的会展旅游。本文力图从南宁会展旅游的现状的分析,找出南宁会展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试图给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一、 会展旅游概念内涵

(一)会展旅游的概念

在我国关于会展旅游的概念较多,内涵丰富,笔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李映洲在《会展旅游概念的重新探讨》里的观点。会展旅游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办的会议、展览等具有商务交往、信息交流或展示性质的活动为引发因子吸引活动参与者或有兴趣的游客前往活动举办地进行参观、游览等活动的一种旅游方式。

目前,我国对会展旅游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大多数集中在“大”的层面,主要体现在重视地方忽视企业,重视大型国际性会议展览忽视了小型会议展览等的可持续发展。在会展旅游越发成熟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会展本身,更多的应是关注与旅游相关的整个配套设施的完善情况。

(二)会展旅游作用

1、 会展拉动旅游消费

会展旅游是旅游的一个部分,但相比传统旅游,它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一是游客需求层次高,二是综合消费能力强,三是稳定性强。从收益来看会展旅游收益明显比传统旅游高。从游客数量上看,会展举办地在会展活动期间的游客接待数量往往是平时的几倍甚至更多。

会展活动对旅游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展旅游的组团规模大,为会展举办地带来了更多的现实游客和潜在的旅游消费者;第二,会展游客的需求档次高、消费能力强,因此,会展旅游服务的利润率普遍高于传统旅游服务;第三,会展客人逗留时间长、季节性弱,在很大程度上协调了旅游的淡旺季差距,弥补了传统旅游的淡季消费,提高了对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最后,会展的举办成为会展举办地最佳的旅游宣传方式,利于扩大会展举办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形象。

2、 旅游对会展的辅助作用

会展活动的选址,一般考虑商业便利、交通便利、酒店和餐饮分布密集的地方,或者直接安排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或度假区。

旅游业的发展,推动者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无疑对会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旅游业对于会展的支持性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施设备方面,还体现在软件的接待服务上。服务水平的高低也是展会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平一般较高,这对会展业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3、 会展与旅游协调发展

会展与旅游相互支持,相互交叉,共同发展。会展参观者在进行会展活动时,同时也是在消费着相应的旅游产品。对于会展举办地的政府与企业来讲,要善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合理整合相关资源达到协调效应;其次,会展与旅游结合以提升会展举办地的品牌效应。

二、南宁会展旅游的现状

(一)南宁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

1、政策支持

2017年南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要突出“1+3”开放平台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积极配合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推动开展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试点示范工作,全力服务好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这些政策的颁布设施,规范了南宁会展业的发展,促进南宁市会展业快速健康发展,也为南宁南宁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南宁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近年来的生产总值不断加大,根据统计,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3.39亿元,比上年增长7%,全市完成财政收入613.83亿元,比上年增长7.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68亿元、增长10.5%;城镇新增就业8.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9%;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1.9%。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展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会加大,南宁市会展业目前还处于扩张时期,这无疑对南宁会展旅游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3、基础设施完善

近年來,南宁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南广、南钦、南昆(南宁至百色段)、柳南高铁建成,火车东站、西站启用,南宁迈入“高铁时代”。吴圩机场第二航站楼运营,通航城市87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2016年底,轨道交通1号线东段试运营,成为全国首个开通地铁的自治区首府城市,南宁迈入“地铁时代”。交通不断完善。自东博会永久落户南宁之后,南宁酒店业在星级评定、品牌效益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数量与质量双提升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南宁二星以上酒店达84家,其中四星级11家,五星级6家。此外,其他的服务设施,如餐饮、休闲场所不断完善,这为南宁发展会展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南宁发展会展旅游所面临的问题

1、 品牌会展少,知名度低

目前南宁比较有影响力的展会除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外,有影响力的展较少,在区外没有形成较好的知名度。从整体来看南宁会展旅游发展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办展人员的层次不高,同时观展人员的主要目的仅限于参加或观看会展,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参与游览、购物或文娱活动,而且,即使有这类活动也是小规模的、自发性的。要形成一定规模的会展旅游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 行政氛围浓郁,市场化运作低

与会展旅游发达地区相比,南宁的会展旅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南宁会展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很多展会由政府主办或者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进行招商招展,市场运作能力低,这也是南宁会展很难形成品牌效应的一个原因,行政手段毕竟辐射范围有限。虽然在会展旅游的起步阶段,政府的作用相当重要,但政府的支持和干预过多一方面会削弱会展旅游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会展旅游行业的培育和发展,同时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3、 相比其他城市,竞争力弱

近十多年来,随着南宁东博会的成功举办,南宁的会展业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但由于南宁经济底子薄,会展落后,所以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其他省市比起来,相差胜远。周边的广州、昆明、长沙等城市,都对南宁构成了强大的威胁。所以造成举办的会展区内的参与还可以,区外参展较少,这无疑冲击着南宁的会展旅游。

总的来说,南宁会展旅游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南宁的旅游企业对会展的介入较少,仅限于简单的推广宣传,没有和会展进行深度合作。由会展引发的会展旅游也仅限于会展的一些活动,很多人员参观完会展就匆匆离开,对南宁的旅游休闲服务并没有参与。这也是南宁会展旅游的一大损失。

三、南宁发展会展旅游的对策

(一)政府参与,完善会展旅游市场运作

现阶段,南宁的会展业还需要政府的继续支持,但是更多的是让会展旅游参与到市场的运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注重经济效应。政府层面的支持更多的体现在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比方优惠税收的制定、规范市场的秩序,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保证展会旅游的有序进行。在细节方面要全面放开,由市场来主导,让更多的企业、协会等参与进来,形成可持续发展会展经济。会展的成功举办是对会展旅游的最大支持。

(二) 旅游企业参与到会展

专业旅游企业在会展旅游企业服务方面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目前,南宁举办的绝大多数会展活动都缺少这类企业的参与,所以整体的旅游服务水平较低。随着会展业的发展,旅游企业应积极参與到会展,统筹会展与酒店、餐饮、出行、游玩等活动,甚至举办自己相应的展会,从而带动会展旅游的发展。

(三) 加强会展旅游的市场营销规划

加强市场营销规划需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营销渠道和网络 , 加强推销和市场扩展 。南宁是东博会永久举办地,这是非常好的宣传契机,政府应充分利用,致力于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 去赢得一些有影响力的会展举办权,用展会来加强会展旅游的影响力。同时辅助渠道营销、网络营销,多方式宣传南宁会展旅游。并让专家学者从会展旅游参与者的角度出发 , 提出发展会展旅游目的地的对策。同时以与城市结为友好关系的城市为突破口, 重点培育核心会展旅游市场。

(四) 加强人才的培养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对于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一环。会展旅游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应用性、实用性、专业性,坚持高、中、初级人才全面培养。在南宁,应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从学校层面要发挥专业特色,结合地方经济,为南宁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面向社会、知识全面的高应用的人才。

在会展旅游企业方面,因定期组织会展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使实际的会展旅游工作经验在理论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会展旅游数据统计方面,可以成立会行业会,发挥协会在会展旅游人才培训中的作用,汇集中外业内专家,共同开展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

猜你喜欢

举办地会展业南宁
国际奥委会推迟2030年冬奥会举办地选举
数读南宁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眷恋南宁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走近上合峰会举办地——青岛
涂“鲨”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