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商投资的影响分析

2017-07-19梁莹莹

中国市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极大地弥补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资本匮乏,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及贸易方式。基础设施作为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即在优化国内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外商直接投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099

1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11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尤为突出。2014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数达到118万公里,相较于2000年增长493万公里;公路总里程数从2000年16739万公里增长到2014年的44627万公里,其中包括高速公路里程数1044万公里;航空航天建设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2014年我国民航营运里程数就已达到463万公里。可见,我国航空航天设施建设的发展速度最快,其次是公路设施建设和铁路设施建设;而单方面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自身来看,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其他等级公路及其等外公路的发展速度,并且其年均增长率已远远超过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本身的增长率。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我国通信设施高速发展。截至2014年末,我国电话总用户数为1524亿户。电话普及率从2000年的1910部/百人增长到2014年的11226部/百人。其中,北京省、辽宁省等十个省份移动电话普及率率先突破100部/百人。在网络基础设方面,到2014年底我国宽带接入口总数首次突破4亿个,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

12我国已建成全球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程度可以客观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水平,我国在2000年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发达,而在2010年以后,我国推出许多政策法规来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可观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全球第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而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助力器”,成为我国近年来财政投资的主要对象。截至2014年底,我国固定宽带用户数2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长18187万户。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宽带用户及网络覆盖率的数量和规模已赶超美国等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网络覆盖率占比最大的一个国家。

其次,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我国为助力我国农村信息设施的发展,在2014年底提出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战略。截至2015年底,我国行政村电话普及率及网络通达率均已达100%,我国农村信息设施建设已全面普及。

最后,我国信息化水平城乡差距逐渐缩小。由于我国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地区在高水平技术方面的发展极为缓慢。为了解决农村信息技术发展落后的局面,我国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服务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使得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与城市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相持平。

2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不合理

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方面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局面,我国逐渐对沿海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进行大规模投资,沿海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在投资地区上的限制,导致我国现阶段存在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其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预算的投入,所以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导致一些大额民间资本和外资无法进入投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制约了本地经济发展。

从基礎设施建设投资资金审批制度而言,我国实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行政审批制度,地方政府在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时,需要向中央政府提出申报,由中央政府进行审批后对地方政府发放建设资金。在这种制度下,各地区政府往往倾向于申请不符合本地区自身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大工程项目,从而获取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造成许多基础设施资金大量被滥用。

22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地区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我国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阶段,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从沿海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递减的趋势。截至2014年底,我国东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占全国比重的54%,中部地区占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30%,而西部地区仅占16%的比重,明显呈现从东部向西部递减的模式。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东部地区较为缓慢,造成基础设施建设存量不足,而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制约了经济发展,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23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还是比较落后。在交通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方面,我国交通设施自动化管理及智能化管理发展缓慢。截至2015年,我国公路总里程数为44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仅占10%,而等外公路占比竟高达25%以上,这说明我国等级公路建设较少,公路运输能力较差;从水运方面看,我国内河航道中高等级深水航道占比较小,其中能通行320吨级船舶的五级以上的航道里程仅占总航道里程的10%。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这种差距反映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成正比,基础设施建设的存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由于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础设施的发展,所以我国不仅需要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点放在投资方面,将基础设施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这样可以有效地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

目前,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均体现出基础设施建设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国外学者Vernon认为,现阶段国内外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方面的研究都比较传统,如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交通和通信成本、相对技术水平等。传统的区位选择因素理论认为决定厂商区位选择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生产成本,外商在对外投资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就是生产成本的多少,所以生产成本越低越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关于东道国如何吸引外商投资的问题研究,陈谨玫(2004)在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原因时得出的结论表明市场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差异性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除此之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潜在市场规模和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力资本丰裕程度则是次要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

在基础设施对吸引外商投资影响的问题研究方面,刘铁胜在运用SPSS软件对基础设施建设吸引FDI的影响进行检验,得出结论表明公路网密集度、铁路网密集度、长途光缆密度对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解释了我国东部地区凭借其完善的基础设施状况所吸引的外商投资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这一现象。另外,他强调了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盈利模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企业在选择投资地区时越来越看重通信基础设施的状况。张汉亚、张长春(2014)在评价我国各省市的投资环境时强调我国政府应该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突破点放在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结构水平方面。周毓萍对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的货运量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其中铁路货运量的点弹性最大,航空货运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较弱,在分析邮电业对基础设施的影响时认为中国邮电业务总量和电话拥有量都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于国家通信基础设施的市场容量、技术水平、服务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外商投资的策略建议

41政府应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

政府应高效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中对于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和升级,增加对公路、铁路桥梁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在我国由于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某些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依然和东、中部形成较大差距,依然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和投资大幅增加的需求。在经济快速发展必然要求对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其中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目前的建设用资金大多来源于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而此时,能够在效率与公平兼顾条件下实现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是政府所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当前形势下,政府不仅要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顺利开展,更要确保其项目选择、项目选址和项目投资等方面进行公平和客观的决策。在开展建设工作时,还应努力做好未来土地使用等规划,准确确定项目的实施和覆盖区域,以便实现较好的辐射和扩散效应,从而真正将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经济效应地充分发挥,创造更高的社会福利,提升区域经济的服务水平,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

42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供给规模的设定

由于基础设施自身的集聚效应较为凸显,从基础设施供给规模角度出发,如果沿袭以往的方式,即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供给,那么,即使政府通过推行相应的运输和信息管理政策等实现基础设施供给的提升,也很难立即实现集聚效应。而现实经济中,我们期待的是短时间内尽可能快速实现其集聚效应效果,这就需要相关政府和主管部门,依托其职能特权和特点,结合特定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供给策略,达到快速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集群和集聚效应。

43采取合适政策和手段,实现对基础设施供给结构的优化

从供给结构的优化而言,基础设施的供给中包括许多形态、性质各异的不同供给方式。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时,应首先建立在对基础设施类型功能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地区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对项目实施全方面的分析,在科学、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前提下,设计基础设施的供给,以保证对基础设施供给结构的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年猛,王垚,焦永利中国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研究——集聚经济、市场导向与政策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5(1).

[2]肖萌萌中国OFDI的区位决定因素[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刘生龙,郑世林交通基础设施跨区域的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3(4).

[4]李森圣基礎设施投资、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辽宁省社科基金: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对辽宁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促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L16CJL003);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跨国投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影响机制与效用

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中介效应视角(项目编号:JW201615401);辽宁省联合基金项目:“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知识源化战略对装备制造业接力创新的多链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02381)的资助。

[作者简介]梁莹莹(1982—),女,辽宁辽阳人,经济学博士,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

猜你喜欢

外商直接投资
FDI对陕西经济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