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济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思考

2017-07-19成翠霞张波杜国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调研报告创建

成翠霞++张波++杜国红

摘要 通过对济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創建活动的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改革的建议,有效指导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性发展,推动了新型农业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 示范社;创建;调研报告;河南济源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259-01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的市场主体,是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力量。近期,笔者对济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进行了调查。

1 济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后,济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蓬勃发展。至2015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916家,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农机、沼气等多个领域,入社农户占全市总农户的比例超过50%。

2 取得的成效

济源市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方面,做好政府引导工作,强化服务理念,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推动新型农业良好的发展,得到了显著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 增加入社农民的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系统的信息网络,提供公共信息共享,为网内成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产销一体化服务;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技术服务;对农产品销售提供信息;搭建供、产、销平台,集合成员的小规模需求和小批量供给,形成规模需求和批量供给,供给成员低于市场价的生产资料,对成员农产品先行销售,农产品由农民直接销售给客户,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这样降低了交易费用,节约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克井镇蟒河农机合作社实施“八统一”的模式运营(统一作业服务、统一缴纳保险、统一提供燃油、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业务联系、统一跨区作业、统一服务质量、统一机具维修),合作社整村托管了克井镇王才庄、小国富等村的400 hm2土地,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化作业,作业费用低于市场90元/hm2的价格,为加入合作社的每个农户每年节支增收近2 000元。

2.2 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农户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梨林镇裴城食用菌合作社,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消毒灭菌、统一销售),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成本,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15年,裴城食用菌合作社产量达到2 000 t,占济源市市场份额的80%,入社农户平均收入超过4万元。合作社真正起到了内联基地和农户,外联市场,为农户搭建致富桥的作用,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2.3 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农业合作社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形成统一的技术规程,并集中生产资料的供应、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提高产品质量优势、优化供销模式,进一步加大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1-2]。如坡头镇蓼坞村果品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对薄皮核桃统一加工,并注册了“蓼坞村”牌商标,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提高了产品品质,蓼坞薄皮核桃还被评为“河南省名优产品”。2015年以高于市场价2元/kg的价格统一销售,果农收入100余万元,千亩核桃园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

2.4 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壮大

合作社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工艺,联结多家农户共同发展,促进了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的发展。如克井镇枣庙冬凌草专业合作社,针对不同的产品特性,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对农户实行“四统一”(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产品认证、统一销售)模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组建之初的5户发展到260户,种植面积由40 hm2发展到133.3 hm2,为河南省名列前茅的无公害冬凌草生产基地。

3 存在的问题

3.1 不具备规模性发展能力

合作社前期发展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够显著,且农民信心不足,难以带动周围农户进行大面积、集中化、规模化种植生产,并产生品牌效益[3]。

3.2 持续优化管理模式

以合作社作为新型发展模式,可借鉴的经验不多,不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管理。制度、管理、配置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健全的问题。

3.3 需打破固有壁垒,引进新鲜血液

合作社被少数人控制和垄断,成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工具。需要打破固有壁垒,引进新鲜血液。

3.4 缺乏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

济源市有的合作社服务能力差,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合作社缺乏管理、经营、技术、财会等方面的人才。

4 发展建议

4.1 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

新型媒体的发展和覆盖率的提升,要求不能够仅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需要结合互联网、手机APP等多元化宣传形式,加大普及推广面,对政策宣传到位,解读透彻。对成功经验和优秀带头人进行广泛宣传,起到带头作用。做到政策、服务、典型相结合,牢牢把握农业合作社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合作社发展范围。

4.2 认真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

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集中、合理对政策支持资金的统筹安排,扶持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创新性的优秀合作社。并能够以此为典型,积极宣传扩大影响力,树立产品品牌,以点带面,引导周围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通过明确创建目标、健全机构制度、运行管理规范、开展优质服务4个措施加强示范社的建设。

4.3 积极促进“农超对接”

与大型超市协调,开通绿色通道,形成“农超对接”,拓宽合作社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利润损耗,形成产业链式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有效途径,符合世界潮流。济源市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品牌化建设,建设冷链系统,发展配送业务[5]。

4.4 加强合作社人才培训

在实用性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中,结合合作社发展需求,合理制定合作社人才专业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对管理类、经营类、会计类人员进行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打造出一批懂管理、专业强、善沟通、能吃苦的可复制的专业性团队,配合和协调合作社的扩建、生成、销售、管理、运营事项。

5 参考文献

[1] 崔宝玉,刘峰.快速发展战略选择下的合作社政府规制及其改进[J].农业经济问题,2013(2):49.

[2] 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及其路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4.

[3] 温铁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6.

猜你喜欢

调研报告创建
关于天峨县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佛乐禅思 寓教于乐
践行“两学一做” 培育文明风尚 推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上台阶
梦平安和谐班级
关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认同问题的调研报告
曲阜市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