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潢川县萝卜“2+X”肥效对比试验研究

2017-07-19程秀洲邢潇晨胡林彬胡俊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施用量氮肥萝卜

程秀洲++邢潇晨++胡林彬++胡俊龙++芦睿

摘要 为不断优化萝卜在潢川地区的肥效,确定适宜的肥料施用量、养分配比及施用方式。本试验以“嫩头青”萝卜为试材,设置了“2+X”动态优化施肥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63.2~180.0 kg/hm2范围内施用氮肥对萝卜苗期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氮肥配比均显著提高萝卜的产量,且呈现出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缓释肥优化氮区的处理产量最高为29 133.33 kg/hm2,在氮肥等量的情况下,比优化氮区处理施肥增产3 866.66 kg/hm2,增幅15.30%,施用优化氮+硼肥的处理产量与常规施肥和优化氮区施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施用缓释肥优化氮区的处理共减少施肥次数2次,节约人工成本900.00元/hm2,获得总经济效益比常规处理提高28.46%,比优化氮区处理提高19.34%;根据萝卜平均产量与纯氮施用量效应曲线计算出当纯氮施用量为150.7 kg/hm2时,产量为23 791.0 kg/hm2,达到最大值。因此,施用缓释肥优化氮区的处理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为萝卜的高产、高效、环保、轻简化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萝卜;2+X肥效试验;产量;经济效益;河南潢川

中图分类号 S6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054-02

Abstrac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radish fertilizer in Huangchuan region and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application,allo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In this experiment,we set"Nentouqing"carrot as material,and "2+X"dynamic optimization of fertilization as manages.The result showed that in the range of 63.2~180.0 kg/hm2,Nitrogen fertilizer play a optimistic role in promoting on radish seedl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Different treatments of Nitrogen ratio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yield of radish,and shows the same trends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Nitrogen amount,the yield increased,and then decreased. Wherein the treatment of Nitrogen slow-release fertilizer was the highest treatment yield was 29 133.33 kg/hm2,which was increasing production 3 866.66 kg/hm2,an increasing rate of 15.30% of same Nitrogen fertilization.It was not significant among treatments of optimistic Nitrogen+boric fertilizer,normal fertilizer and optimistic Nitrogen.However,the treatment of Nitrogen slow-release fertilizer reduced of fertilizer 2 times for application,saved the labor costs 900.00 yuan/hm2,increased economic efficiency 28.46% than normal treatment,and 19.34% compared to optimizing nitrogen treatment.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curve of radish average output and applying Nitrogen content effect,when the pure Nitrogen application is 150.7 kg/hm2,the yield reached 23 791.0 kg/hm2,which is the maximum yield. As a result,the optimum fertilizer treatment was slow-release fertilizer,which showed highest yield and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s,and the trial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high yield,effici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ight simplified fertilization of radish.

Key words radish;2+X fertilizer trials;yield;economic benefits;Huangchuan Henan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又名菜菔、芦菔、菜头、雹突等,為十字花科萝卜属(Raphanus)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产量大、种植栽培技术成熟,是我国园艺史上重要的蔬菜作物,栽培面积仅次于大白菜[1-2]。萝卜在潢川地区播种面积广,产量高,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所产的萝卜色青味甜,鲜嫩清脆,既可鲜食用,又可以晒干、腌渍、泡腌,尤以生食最佳,被誉为“水果型蔬菜”,远销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大中城市,深受城乡市民青睐。据统计,2015年潢川全县萝卜播种面积占全年蔬菜播种面积的13.7 %,产量近4万t,本地主要栽培的白萝卜品种为“嫩头青”,栽培面积约1 666.67 hm2,该品种萝卜汁多味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Vc的含量较高,该品种萝卜的外型美观,个体均匀,表面光滑,色泽以青色为主,上青下白,青色占长度的2/3以上,肉质也以青色为主,“青心”是其重要特色。但在萝卜种植过程中,农民存在盲目施肥的现象,尤其氮肥施用过量,这样不仅使萝卜生产管理成本增加、肥料浪费, 也造成了土壤污染[3]。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通过“2+X”田间肥效对比试验确定潢川地区萝卜种植的最佳施肥指标,对提高当地萝卜生产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5年9—12月在隆古乡隆古村进行。试验田坐标位置为东经115°00′26.36″,北纬32°09′43.18″。试验土壤为黏壤土,主要理化指标为pH值6.18,有机质24.0 g/kg,全氮0.93 g/kg,有效磷43.3 mg/kg,缓效钾330 mg/kg,速效钾155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萝卜为地方品种“嫩头青”。

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 12%)、氯化钾(含K2O 60%)、硼砂(含B 98%)、缓释肥(N 29%、P2O5 5%、K2O 6%)。

1.3 试验设计

采用“2+X”肥效试验设计,具体如表1所示,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5 m2(3 m×5 m),每个小区之间、区组间均开沟(沟宽30 cm),严防窜水窜肥,试验地周围设1 m保护行。

1.4 田间管理

根据2015年当地情况,本试验9月3日进行平畦条播,条播行距40 cm,每小区播种22.5 g(播量15 kg/hm2),播种后薄土覆盖。9月6日出全苗,9月13日定苗,9月30日第1次追肥,10月9日进行苗情调查,10月22日第2次追肥,结合第2次追肥灌水1次。12月2日采收与测产。其他各项田间管理措施各小区与大田生产一致,并在同一天内完成。

1.5 测定项目和方法

播种后30 d进行苗情调查。采收前,统计各小区肉质根个数,每小区随机取10颗萝卜样品称量鲜重,以其平均值乘以小区肉质根个数得出小区产量。

1.6 数据整理与分析

所有试验数据均采用WPS表格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用Duncans检验法对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配比对萝卜苗情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处理1相比,不同的施肥处理对萝卜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和叶片数均产生一定的影响。萝卜的株高、叶长和叶宽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尤其处理2和处理8在基础施肥时期,施用氮肥量大,萝卜苗期的株高、叶长和叶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5),分别比处理1提高43.0%、40.2%、42.5%和42.6%、48.1%、50.3%。处理2的茎粗与处理1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这可能是氮肥施用量大,造成萝卜幼苗徒长的缘故;处理5和处理8的茎粗与处理1相比,差异显著(P<0.05),分别提高了50%和45.0%,其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2和处理5的叶片数与处理1相比差异显著(P<0.05),均提高34.3%。其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

2.2 不同施肥配比对萝卜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施肥配比对萝卜产量影响较大。处理8产量最高,分别比处理1和处理2增产13 066.66、5533.33 kg/hm2,增幅为81.33%和23.44%;其次是处理5产量较高,分别比处理1和处理2增产9 200.00、1 666.67 kg/hm2,增幅57.26%和7.06%;产量居第三的是处理7,产量分别比处理1和处理2高8 866.66、1 333.33 kg/hm2,增幅55.19%和 5.65%;处理3、处理4和处理6 3个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处理1,但低于处理2。

经方差齐性检验,sig值为0.289>0.05,表明符合方差齐性假设,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参数检验。由表4可以看出,经方差分析,P值为0<0.05,说明各处理间存在真实的差异显著水平。处理8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5与处理3、1差异极显著,与处理6、4差异显著,与其余处理差异不显著;处理7、处理2和处理6这三者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处理1差异极显著。

2.3 最佳施氮量的确定

以处理1~6的纯氮肥用量为自变量,平均产量为因变量,对各处理产量做一元二次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得效应方程为:y=-0.341 94 x2+103.09 x+16 021,R2=0.852 52。根据方程可以计算出当纯氮施用量为150.7 kg/h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为23 791.0 kg/hm2。

2.4 不同施肥配比对萝卜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6可知,处理8的产投比最高为24.47,获得总经济效益最高为27 989.33元/hm2,较处理2增收6 201.33元/hm2;其次處理5的产投比为12.94,获得的总经济效益比处理2高7.64%,增收1 665.57元/hm2;获得总经济效益第三高的为处理7,产投比为12.26,较处理2增收1 264.73元/hm2;处理3、处理4和处理6的总经济效益均低于处理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萝卜的株高、叶长和叶宽等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长,茎粗先增长后降低,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施用氮肥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这与穆先国[4]在萝卜“2+X”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从产量上来看,优化氮区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萝卜的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1 666.67 kg/hm2,增幅7.06%;缓释肥优化氮区的处理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增产5 533.33 kg/hm2,增幅23.44%,比优化氮区处理施肥增产3 866.66 kg/hm2,增幅15.30%;施用优化氮+硼肥的处理比常规施肥增产5.6%,但比优化氮区的处理降低1.2%,这可能与微肥在植株生长中施用量的控制有关[5];根据萝卜平均产量与纯氮施用量效应曲线计算出当纯氮施用量为150.7 kg/hm2时,产量为23 791.0 kg/hm2,达到最大值。

从不同施肥配比对萝卜经济效益的影响考虑,施用缓释肥优化氮区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萝卜的经济效益:共减少施肥次数2次,节约人工成本900.00 元/hm2,产投比较常规施肥和优化氮区处理提高12.44和11.53。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推荐施用缓释肥优化氮配比,通过科学选用肥料配比及施用方式,减少施肥次数,节约人工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汪隆植,何启伟.中国萝卜[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8.

[2] 段艳波,蒋福宇,高品一,等.萝卜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9):6155-6156.

[3] 胡传中,刘家军,谈国昌.河南省潢川县耕地地力评价[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9:13-15.

[4] 穆先国.萝卜“2+X”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报告[J].现代农村科技,2014(6):57.

[5] 陈龙杰.胡萝卜“3414”肥效试验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10(5):68-70.

猜你喜欢

施用量氮肥萝卜
江苏省水稻减肥增产的潜力与机制分析
萝卜蹲
买萝卜
论水稻生产中氮肥追施技术
朝阳县大白菜裸地栽培配方施肥效应探讨
旱田土壤调理剂改良酸性土壤的合理用量及蔬菜增产效果研究
磷肥不同施用量对辣椒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关于水稻生产中氮肥追施相关问题的探讨
水稻钵体旱育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研究
种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