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岚皋县经济林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7-07-19惠芬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经济林发展现状建议

惠芬丽

摘要 对岚皋县经济林做全面调查,主要有核桃、板栗、茶叶、李等,掌握了经济林发展现状,分析了经济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山区立地条件以及市场发展前景,提出经济林发展建设性规划建议。

关键词 经济林;发展现状;问题;建议;陕西岚皋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156-02

经济林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功能。岚皋县山林资源丰富,经济林品种较多,加之近几年为增加山区林农收入,在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岚皋县立足本县实际,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全县的经济林发展初具规模。此次调查在对岚皋县经济林发展现状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经济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优势品种和合理化建议。

1 岚皋县自然概况

岚皋县是陕西重点林业县之一,位于陕西省南部山区边缘地区,大巴山北麓腹地,位于东经108°38′~109°11′,北纬31°45′~32° 34′,总面积1 956 km2。境内沟壑纵横,河网密布,自然条件较差;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岚皋县属典型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 ℃,年日照时数1 599 h,年均降水量1 000.9 mm,年无霜期230~245 d;地质为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地貌以中高山和浅山谷地分布为特点,土壤以黄褐土、黄棕壤、棕壤分布为主,土层较薄且分布不均,石砾含量高,土壤肥力低,土性呈微酸性。

岚皋县辖12个镇125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1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358元。林业总产值52 344万元,其中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产值41 654万元。

2 经济林发展现状

岚皋县丰富的森林资源,蕴含大量的经济林及其产品。加之近些年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省核桃基地县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建设加大了经济林产品发展的力度,岚皋县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将核桃、板栗、茶叶等经济林作为岚皋重点发展树种,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且规模初显。根据2015年末统计资料显示,岚皋县有各类经济林总面积29 636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20.1%,主要栽培品种有核桃、板栗、茶叶、生漆和柑橘等,其他品种栽植规模相对较小。

2.1 茶叶经济产业

岚皋茶树生长自然环境良好,茶叶品质优良,是当地的传统产业。岚皋县现有茶园面积3 667 hm2,主要分布在佐龙、城关、花里、铁炉、石门、堰门镇等镇,年产茶量1 595 t,其中名优茶占总产茶量的75%以上。安康市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岚皋县每年密植茶园新建面积在666.67 hm2左右,低产茶园改造533.33 hm2左右。全县有大小茶叶加工厂24家,基本上满足茶叶加工需要。

2.2 核桃产业建设

岚皋县是核桃的适生区,现有核桃面积6 765 hm2,近年来,陕西省出台了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大对新建核桃标準园、改造核桃低产园、良种繁育基地和采穗圃的补助,并将干杂果经济林列入促进农民增收工程。岚皋县属省核桃基地县,以平均每年新建666.67 hm2、低改666.67 hm2的速度递增。岚皋核桃重点发展乡镇有孟石岭、南宫山、滔河镇、城关等。新建核桃园以鲁光、香玲、辽核为主,占总面积的65%以上,新老核桃园年产量约551 t。

2.3 板栗经济林生产

岚皋县板栗野生资源丰富,主要利用嫁接改造就地建园,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短平快项目,也是岚皋县干杂果经济林建设的主要种类之一,现有板栗种植面积7 139 hm2,目前主要栽培品种为安栗1号、安栗2号,年产量平均1 500 t左右。

2.4 柑橘经济林生产

岚皋县柑橘种植面积445 hm2,主要集中在大道河镇、铁炉镇等,目前改良品种以冰糖桔为主,近几年引进并重点发展狮头柑,属县特色干杂果经济林建设品种之一。

2.5 生漆经济林发展

岚皋县现有新老漆园面积10 860 hm2。岚皋县在历史上素有“巴山漆海”之称,产量高且品质优良,特别适宜漆林生长。20世纪末由于长期割“狠心漆”以及“大蚕蛾”的侵扰,致使漆树大面积死亡。自2000年以来,随着林业各项重点工程的建设推进,漆树作为乡土树种得到一定的发展,近几年掀起发展山林经济热潮使漆林得到快速发展。

2.6 其他经济林发展

岚皋县其他经济林包括李子、枇杷、樱桃等760 hm2,年产量在1 315 t左右,全县各镇都有不同程度的零星分布,李子以城关镇梨树村的算盘李最为有名。

3 经济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林发展规模大,但管理相对滞后

经济林发展面积较大,但地块分散,集约经营管理难度大,加之山区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产业发展意识不强,没有将其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重栽轻管现象普遍存在,核桃的管理技术要求较高,栽植后因粗放管理,大多不能达到经济林发展的预期效益[1-2]。

3.2 贮存和加工能力发展缓慢

茶叶为传统的地方产业,在加工存贮方面小有规模。核桃、板栗等其他经济林由于发展规模与产品产量不成正比,贮存、加工、销售等产业链还没有形成,林农和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没有保障。李、柑橘等产品采摘季集中上市,价格不稳,丰产难丰收。

3.3 科技力量不能满足目前产业发展的需要

岚皋县产业发展主要的技术力量集中在农林科技局的林技中心、茶叶站及镇级的农业综合服务站,县级两站的技术人员仅9人,镇级大部分是1站1人,技术人员承担主管局的工作,任务量大、头绪多,相对产业发展的技术培训及生产主要季节的技术不能及时跟进,集中培训也仅停留在发展初期,加之设立的科技推广示范点也因山区交通条件影响,辐射效应相对差[3]。

3.4 林农技术能手培训力度不够

林农技术能手较少,专业型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不够,产业的规模发展受技术力量薄弱的影响,不能按产业发展要求达到预期目的,加之山区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生产一线劳动力缺乏,技术力量的及时性跟进不够,重栽轻管现象严重,林农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一线主力军,加大一线生产技术能手的培育尤为重要。

4 岚皋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及建议

岚皋县丰富的森林资源,蕴含的经济产业项目颇多。围绕全县“旅游富民、生态强县”的目标,发展旅游观光与产业发展并重的特色产业,沿岚河两岸发展以枇杷、李子、樱桃等特色林果为主的经济林果观光产业带,以南宫山旅游区为核心发展茶叶、山林特色原生态林里采摘为主的山林经济带;五味子、核桃及板栗等在做好区域发展的同时并重旅游产品的开发。立足本县实际和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最为适宜的品种分片分区域做好发展工作,具体有乡土品种板栗、李子、猕猴桃、茶叶、枇杷、五味子等。岚皋属富硒區,在产业项目的建设中,打造富硒经济林产品,提升林果品质,做大做强经济林产业,使全县经济林发展实现产业化、品牌化目标。

4.1 优化品种结构,做好品种改良

经济林品种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品种合理搭配,实现林果四季周期供应。做好板栗、核桃的品种改良,建立改良示范园区,逐步将改良技术推广应用[4]。

4.2 强化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管理

经济林发展要实现品牌化、产业化目标,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生产和管理行为;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创绿色、有机、无公害林果品牌[5]。

4.3 加强技术协作,做好品种选育

积极与科研院校协作,不断探索和选育适生优良品种,把乡土枇杷、李子、猕猴桃等品种做良种选育,保持地方特色,实现技术突破。

4.4 依托资源优势,做强富硒产业

岚皋地处富硒区,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将经济林果向富硒产业化方向做大做强,利用优势资源提升品质,打造县域硒有产业。

5 参考文献

[1] 张国红.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5,24(1):1-4.

[2] 种伟,胡艳红,韩非.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态势与潜力[J].林业经济,2009(7):53-56.

[3] 李建红,杨雅琪,成娟,等.甘肃省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调查:Ⅱ.特点描述与发展对策[J].甘肃林业科技,2010,35(1):25-28.

[4] 庞燕.关于加快陕西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思考[J].陕西林业,2011(4):7.

[5] 赵志芳,王涛.浅谈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现代园艺,2012(20):18.

猜你喜欢

经济林发展现状建议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三代人的建议
生态理念的经济林建设研究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