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共青团工作转型路径探析
2017-07-19肖楠
肖楠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四平市青少年工作的新特点,分析了共青团服务四平市青少年工作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加快共青团工作转型,提升四平市共青团服务地方能力的路径。认为,共青团工作的思维模式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共青团工作职能要由单纯团务向团务、青少年社会事务兼顾转变,共青团组织机构设置要由单一、垂直型向多元化、网络化转变,共青团工作方式要由传统组织化动员向社会化、网络化动员转型,在人员配置上要由兼职团干部队伍向专业团干部队伍转型,共青团干部选拔、考核标准要由“重学历、职称”向“重基层经验”转变。
【关键词】 共青团组织;转型路径;四平市共青团
一、四平市青少年工作的新特点
1、青少年工作网络化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化程度空前提高,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因此,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技术日渐影响四平市当地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具体表现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凝聚方式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加深。信息传播多元化,渠道多样化的发展对四平共青团工作的运行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2、青少年工作社会化
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日渐融入社会,但是对于社会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不高,是一个人容易犯错和出问题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开展共青团工作中,应该着重考虑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特殊行为表现和心理变化,并在实际工作中,将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和需求作为共青团建设的重要出发点。这也就要求团组织一定要做好引领工作,注意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积极引导其融入社会。
3、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
青少年工作的开展和进一步发展,都是以专业化和科学化為特点的,科学化是专业化的保障,保障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的正确方向,专业化是科学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为青少年的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规范化的道路。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就是要使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变成注册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四平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共青团组织介入青少年社会事务起步较晚,共青团组织内真正有社会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很少,这给四平共青团的运行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共青团服务四平市青少年工作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帮助地方青少年树立热爱国家和振兴地方的使命感
事实证明,当代青年已经不仅是未来的力量,也是现实的力量;不仅是传承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力量;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执政党的希望。[1]所以共青团要号召和帮助四平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其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鼓舞和激发青少年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树立振兴地方为己任的价值观和使命感。
2、有助于帮助地方青少年树立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
“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力量,青年运动的发展始终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一道前进。”[2]因此,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特殊的需要和现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为青少年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明确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分辨不同是非对错的价值观,对比和考量正确价值观,提高对于正确价值观的敏锐度和主动辨别和抵制错误价值观念的能力和水平。
3、有助于帮助地方青少年提升道德修养,陶冶高尚情操
青少年的价值判断仍处于较为迷茫的困惑时期,这一时期是每一个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价值观念树立和确定的重要时期,这对于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和进一步发展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中华民族的振兴,跨世纪宏图伟业的实现,需要青年一代的创造和奉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青年一代的觉悟和奋斗。”[3]因此,重视和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念的树立,需要一定的外力引导,共青团的工作就是此刻最有力的支持力量。四平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正是从正面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并让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将正确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加快共青团工作转型,提升四平市共青团服务地方能力的路径
1、共青团工作思维模式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在自身定位上:共青团工作的思维模式需要不断转型,逐渐由封闭转向开放,改变过去“青少年之官”的陈旧形象,坚持从青少年自身发展和需求出发,坚持以“朋友”的视角出发,时刻坚持“为了青少年,服务青少年,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综合理念,不论是思想上还是实际工作中,真正成为“青少年之友”。
在工作设计上:共青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就是必须坚持不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不仅仅停留于共青团自身的团体发展上,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开放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工作的开展应该将束之高阁的工作条例和工作理念细化,并在实际的操作工作中加以利用和指导,科学地将理论和实践深入结合起来。
在工作形式上: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信息多元化,各种渠道的拓宽和开放,需要认真严谨地筛选信息,将正确的科学的信息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共青团工作从封闭到开放,就是要求改变传统的单一陈旧的工作形式,改变自上而下的单线工作流程和模式,加强共青团组织和青少年之间的联系,使青少年充分感受到组织的亲切与关怀,同时激发青少年更加积极主动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实现双向交流,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乐在其中”的工作理念。
2、共青团工作职能要由单纯团务向团务、青少年社会事务兼顾转变
共青团工作究其根本就是为广大青少年团体服务,加强青少年团体建设,促进青少年进一步健康成长。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科学的引导青少年从思想上到行动中逐渐向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实现科学转型,促进服务地方能力的提升,并加强与多领域、多种服务团体的合作,最终促进青少年个体的全面发展。
3、共青团组织机构设置要由单一、垂直型向多元化、网络化转变
(1)抓住空白点,加强四平社区、乡镇等偏远地区共青团基础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等担任青年工作指导员。共青团应从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出发,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村官,使其逐步成为农村共青团的主要力量。在社区中也应该使共青团在团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发挥出来,不应再保持条块分立,垂直领导的工作方式,应进一步加大社区团建工作力度,倡导培育各类服务型、志愿型、公益型、兴趣型的青年组织,最大限度地覆盖社区青年。
(2)要充分调动四平共青团所领导的青联、学联、少先队等组织的积极性。青联是以团为核心力量的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受团的指导;学联是在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是青联的团体会员;少先队是团受党的委托领导少先队的工作,从实际工作的角度讲,青联、学联、少先队都设在团的一级组织当中,受团的“领导”开展工作。应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扩大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
(3)充分发挥共青团自身职能,联系、引导、服务体制外青年组织,尤其是四平新兴领域的青年组织,在青年聚集的园区、商场、娱乐场所等处设置“青年中心”,依托共青团组织凝聚四平青年,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来分类引领青年群体,可以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题,与他们形成“伙伴式互动”关系,从而引导他们健康有序的发展。
4、共青团工作方式要由传统组织化动员向社会化、网络化动员转型
(1)利用社会多种资源。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来源广、传播快、途径多,这对共青团过去单一灌输的思想教育有了新的启示: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推动青少年们主动参与、接触社会、增加互动。利用社会的特殊性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经验结论,正是思想教育方式的重要提升途径。
(2)运用社会化手段、充分发挥手机、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增强共青团思想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从思想教育的积极方面来看,新媒体的加入,使得思想教育有了多种切入點,而共青团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运用社会化手段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在思想教育的途径上,由被动灌输转向顺应时代发展脉络的主动参与,这样明显增强了时代感,增加了实效性,也将成为共青团思想教育的新趋势。
5、共青团工作人员配置上要由兼职团干部队伍向专业团干部队伍转型
(1)共青团干部队伍要从过渡性岗位向职业化方向转变。在共青团内工作的团干部,兼职情况比较多,这样既增加了团干部的工作负担,也降低了团干部的工作效率,所以在其职位上要进行比较清晰的职业化转变。职业化的推广可以通过再次培训、倡导自学等方式使团干部在专职岗位上提高专业素养、增加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清晰掌握本职行业的工作范围与现状,而空余出的新职位,可以招纳新人才。这样,团干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必然会给团内工作带来崭新的气象。
(2)共青团要逐步培养青少年事务专业化社会工作者。青少年是共青团培养的重点,既然事务的专业化已经是现在不可避免的趋势,那么在对青少年的培养也要着重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方面。这就要求共青团在培养青少年的工作中,要有意地训练青少年特长并对其兴趣爱好进行发掘,从而培养其专业化的习惯,让他们未来顺利成为社会工作者。
(3)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青年村官、学联等社会各个领域优秀青年的榜样作用。青年志愿者、青年村官、学联等都是很便利的人才来源,他们因其年龄以及学识上的优势,可以在较好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常识经验和专业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为可观的成绩。共青团要充分利用这些来自各行业各领域的榜样作用,使之成为带动日常工作的重要动力。
6、共青团干部选拔、考核标准要由“重学历、职称”向“重基层经验”转变
(1)对团干部的选拔可以面向社会和基层一线。团干部的选拔历来十分重要。要让团组织“为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工作、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团组织的关爱。”[4]基层群众更能代表广大的中国基层人民,由基层社会一线人员来担任团干部,更能表达当代青少年的需求,也最能维护基层人民的利益。
(2)对团干部的考核一定要以有无“团的基层工作经验”为标准。在对团干部的考核过程中,有许多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基层工作经验则是重中之重。更加注重实践经验,能够使团干部更好的从实际出发,进一步了解基层工作和团务发展的不足,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使工作的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团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可以建立市属团组织主要负责人述职制度,加大基层组织和团员青年的考核评价力度。转型后的干部选拔和考核制度对于个体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要求所选择和培养的干部个体必须具有更加强健的工作意志和工作能力。共青团干部队伍的转型,是要建立“能上能下”的机制。新的转型,对于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和共青团团务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既是对团员干部的负责,也是对团务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马春雷.在凝聚中服务青年[M].共青团调研奖获奖论文汇编:2005年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57.
[2] 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5-5.
[3] 在共青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1993-5-4.
[4] 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5-5.
【作者简介】
肖 楠,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分团委书记,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