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性分析
2017-07-19张定李锦怀
张定++李锦怀
[摘 要]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是衡量汽车质量、性能、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有关的人员进行有效分析。因此,本文主要就影响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因素、分析的流程、提升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方法三个方面内容进行论述。
[关键词]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影响因素;分析流程;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V9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0-0005-01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现代化汽车中各种各样类型的电子设备在增多,导致了汽车电子设备在一种复杂性的环境中进行应用。在这种应用中,各种电子设备具有良好兼容性是保障汽车应用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针对影响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因素、分析的流程、提升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工作。
一、影响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因素
(一)电磁干扰的来源
影响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第一,来源于汽车点火系统。比如:一些汽车在点火时火发塞出现的火花向外放出电磁波,对周边汽车电子设备进行了有力干扰。第二,电感性负载工作时出现的电磁干扰。这类的干扰主要是汽车中的电感设备、主要的电机、开关设备等在开启或者是停止瞬间发生电磁干扰。第三,外部环境造成的电磁干扰。比如:汽车在行使中一些移动通信信号、雷达信号、周边的电子设备、高压供电线路或者是变电站发出的电磁干扰,影响了汽车电子设备运行的水平和效率。(其主要的来源可以从图1中体现)
(二)电磁干扰的主要途径
汽车电磁干扰主要的途径由以下方面。第一,传导干扰。这类的干扰主要是通过有关设备之间的共同导体进行传播。第二,辐射干扰,即通过辐射的电磁波在较远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电磁干扰。第三,在较近的两个电子设备之间存在感应干扰。感应干扰是汽车电磁干扰中一种常见的类型[1]。
二、进行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分析流程
进行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分析需要依照以下流程来进行。第一,明确汽车功能,依据实际需要进行主要应用元器件的选择。第二,在选择组件基础上进行组件的优化布局和科学分类应用。第三,检查通信电缆是否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第四,进行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分析测试工作,对于运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使得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满足应用需求[2]。
三、提高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方法
(一)进行汽车电子系统科学设计
汽车电子结构设计工作需要依照一定方式来进行,提升电子设备抗干扰的质量和能力,最终实现良好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讲,第一,有效的进行电子设备屏蔽设计。这种方式主要是对电子设备空间之间区域应用一些金属进行隔离,对主要的磁场、电磁波、电场进行控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主要的电路、设备元器件、线束进行有效性保护,防止电子设备发出的电磁干扰向外扩散。在具体的应用中,众多的人员主要是应用反射原理来进行屏蔽设计工作。第二,进行汽车电子设备有效性接地设计。通过高质量的接地设备,汽车电子设备整个电路系统中所有单元电路都具有良好公共参考零电位,造成主要电路设备之间不存在电位差,可以进行安全、稳定的工作。同时,通过对主要电子设备壳体进行接地设计工作,有利于为电磁瞬间干扰提供高质量的泄放,降低主要设备部件受到电磁干扰的强度,提升这些设备部件应用的质量和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第三,对于电子设备接口进行科学设计。比如:严格的控制电缆中高频共模电流幅度,进行接口电缆的科学设计工作,有效性的解决电子设备接口和主要电子设备运行的兼容问题。第四,进行接口电路和主要防护电路的滤波设计,提升电子设备运行质量和安全性。比如:需要在满足主要电子设备运行质量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接口滤波设计工作。滤波设计和主要防护电路的设计工作需要充分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而不是进行简单的复制工作。在具体设计中,需要遵循先进行高质量防护,后进行滤波设计的要求,提升主要电子设备抗电磁干扰的能力。需要沿着信号流方向进行主要防护部件、滤波部件、隔离部件的接口设计工作。接口信号的滤波、防护等主要电子设备部件需要尽可能的靠近接口连接器处,保障应用的工艺符合有关规范、具有较短的信号连接线。在连接器的附近进行接口变压器就近设置工作。需要保障汽车电子高速逻辑信号接口、低速逻辑信号接口、数字信号接口、模拟信号接口具有一定的隔离距离,不具有相互干扰的特征。当同一个接口连接器中具有不同类型信号时,需要应用专业化的装置,进行这些信号的隔离,提升电子设备接口的应用状态,为提升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发挥出重要作用[3]。
(二)降低设备接收干扰强度
降低设备接收干扰强度有利于增强汽车电子设备应用质量和水平,实现良好的应用效益和价值。具体来讲,提高汽车电子设备本身的抗干扰能力,实现其良好的应用状态。比如:对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高质量的应用,增强汽车主要电子设备运行质量和水平,降低有关电磁干扰信号对汽车电子设备影响。
(三)抑制干扰的传播
通过一些方式抑制电磁干扰的传播,提升汽车电子设备应用的质量和水平,是解决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一种常见方法。具体来讲,第一,在主要电子设备的外壳上添加金属保护层,使得汽车主要电子设备在运行中自身的电磁干扰被有效性抑制。第二,应用具有屏蔽功能的通信电缆线路,一方面增强汽车主要电子设备运行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抑制主要电子设备通信信号对外部电子设备进行强烈的干扰,增强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第三,在较长电子传输设备中,需要添加必要的滤波设备,使得传输过程中的电子干扰受到滤除。第四,对于主要汽车电子线束进行优化布局,有效性保证不同功率之间的电路具有安全距离,可以有效性避免相邻电路之间出现电磁辐射干扰和感应干扰[4]。
(四)避免电磁干扰产生
需要从电磁干扰源头上降低汽车电磁干扰力度、提高汽车主要电子设备运行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讲,第一,在充分满足汽车电子设备应用需求下,降低主要电子设备应用功率,降低电磁干扰强度。第二,应用较低电磁干扰的电子设备,降低电磁干扰水平。第三,进行汽车中主要电气設备优化布局,提升主要设备部件抵御电磁干扰能力[5]。
结论:本文主要就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有利于有关设计人员通过对众多方法的应用,进行主要电子设备科学布置,降低电子设备面临的电磁干扰强度,使得汽车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电磁兼容性,为保障汽车的质量和运行安全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超.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 刘晴.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3] 刘文英.汽车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EMC)分析、仿真及优化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