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60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7-07-19李海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4期
关键词:针药源性B超

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60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李海荣
(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肇庆526020)

目的:分析并研究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2型糖尿病;针药结合;治疗效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易出现并发症[1],这将对病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它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2]。本研究分析了采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1.4±10.6)岁;观察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4±11.2)岁。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测和诊断,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指导患者定期排尿,间隔3~4 h,在压迫下帮助患者排出尿液,如果患者的尿潴留严重,则需要进行间歇性导管插入术,口服莫沙必利,10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穴位主要有足三里、关元和中吉等穴位,采用平整腹泻的原则,留针30m in,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早晨禁食,行B超检查,监测膀胱残留尿量。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尿潴留等症状完全消失,B超显示患者膀胱残留尿量恢复正常,最大尿流速>20m l/s;有效:治疗后,患者可以排尿,但偶尔尿失禁或有其他症状,B超显示患者膀胱残留尿量比治疗前降低30%~50%,最大尿流速15~20m l/s;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改善,B超显示膀胱残留尿量比治疗前降低<30%,最大尿流速<15m l/s[3]。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主要是由糖尿病代谢障碍导致的患者自主神经损伤,会造成膀胱传入及传出纤维传导冲动障碍,导致膀胱尿道功能失调,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患者会经常出现尿液无效,排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糖尿病患者一直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患者的感觉神经有一定的损伤,造成排尿异常,最终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发展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目前,选择西药对该病进行治疗主要是控制患者的血糖,防止患者尿路感染或控制尿路感染的情况,一般都是进行综合治疗。如选择Mecobalam in进行治疗,它是一种维生素B12衍生物,可以有效渗透到患者的神经细胞器中,有很好的转移功效[4]。治疗过程中可发挥非常强大的调节作用,有效促进患者的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等快速合成,可积极改善神经损伤,促进患者神经系统恢复。同时该药也是一种神经营养剂,可以加快患者的周围神经传播速度,但在临床过程中单药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本研究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这是一种5-HT4受体激动剂,可以直接作用于膀胱肌间神经丛,改善患者的虚弱状况,加速乙酰胆碱的生理释放,帮助小便。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医疗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中医在对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中,充分显示了其治疗的优势。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治疗效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针刺关元具有补气固本、行气化湿之功,其长于治“癃”;中极为膀胱募穴,有调理下焦、清利湿热之效,其长于治“闭”;两穴合用对治疗癃闭有较好的疗效。三阴交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可健脾益血,也可调肝补肾;足三里则为强壮要穴;肾俞为肾的俞穴,有温补肾气之功。综上所述,选择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张旭颖,路明.针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山西中医,2010,26 (1):20

[2]洪兵,王旭.针药结合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空腹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0,25(1):149-151

[3]张勤,林垦,黄恋川,等.梅花针叩刺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5):117-118

[4]朴耕希,刘艳艳,徐玉东,等.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1):66-69

R587.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4.034

2017-02-21)

猜你喜欢

针药源性B超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