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克氏针穿刺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2017-07-19赵继福崔文波邝铭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4期
关键词:克氏成形术椎弓

赵继福崔文波邝铭业

(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 523325)

改良克氏针穿刺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赵继福崔文波邝铭业

(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 523325)

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穿刺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方法分为常规穿刺组和改良穿刺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术后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改良穿刺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穿刺组(P<0.05);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克氏针穿刺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降低医患双方辐射暴露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改良;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一种新型技术。1984年法国Galibert等首先成功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后又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造成的压缩性骨折,治疗效果显著[1]。随着PVP技术的普及,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疾病的治疗中[2]。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经皮椎弓根穿刺是该手术的难点,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如何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安全性及减少辐射暴露是临床研究的焦点所在。本研究分析了100例老年骨质疏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探讨改良克氏针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38例,女62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2.25±10.08)岁。根据穿刺方法分为常规穿刺组(47例)和改良穿刺组(53例)。所有患者均已明确诊断。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肺疾病者;同一患者多个椎体同时受累者。

1.2 手术方法改良穿刺组采用克氏针穿刺法:首先,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及髂部垫枕高于腹部,使脊柱轻度背伸,腹部悬空,复位伤椎,X线透视定位;其次,调节C臂机,确定正位的伤椎棘突位于两个椎弓根连线的中点、非压缩的椎体一侧上或下终板处于平齐状态、侧位片终板及两椎弓根对齐,定位伤椎两侧椎弓根并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浸润至椎弓根基底部骨膜;使用1.5mm克氏针穿刺,在标记点稍外探寻进针点,入针点选在椎弓根左侧10点钟方向,右侧2点钟方向,外展及头尾倾向角因各椎体而异,若一次定位不成功,需再次调整克氏针位置,使用双手或必要时使用锤子锤击将克氏针逐步穿刺入椎体后缘;再次透视正位,确定未超过椎弓根内侧壁再继续穿刺进入椎体后1/3,顺克氏针直接置入工作套管逐步进入椎体后1/3;取出克氏针,置入导针,继续前行至椎体前1/4~1/3;最后,将骨水泥2~4 m l调至呈牙膏状,用推杆向椎体内注入。常规穿刺组采用穿刺套管针穿刺,操作方法与改良穿刺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术后VAS疼痛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或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改良穿刺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s)

组别n手术时间(m in)透视次数(次)术后VAS评分(分)常规穿刺组改良穿刺组47 53 t P 50.21±8.57 43.26±5.52 4.75<0.05 11.00±2.53 8.34±1.56 6.23<0.05 2.50±0.56 2.47±1.34 0.15>0.05

3 讨论

随着脊柱微创手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术等椎弓根手术的应用逐渐增多,对于穿刺的微创性、准确性及低辐射量等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对穿刺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主要集中在穿刺点、穿刺方法及导航技术等方面。刘小勇等[3]认为,穿刺时进针点在标准正位X线片上应位于椎弓根影外上右侧2点、左侧10点处。该学者另一篇研究认为[4],根据患椎的压缩程度,在左侧9~11点和右侧1~3点范围内操作均是安全的。穿刺点基本选择在椎弓根的外上象限。目前多使用厂家提供的椎弓根针刺套管针进行穿刺,但笔者在多年行椎体成形术的临床过程中发现,使用椎弓根针刺套管针进行穿刺定位时,因其较粗(内芯2~2.5mm,外芯3~3.5mm),穿刺时对于局部解剖的破坏较大。胸腰椎穿刺点(上关节突附近)骨质呈山峰状,若一次不成功,重新更换通道时难以再次定位,并易回到原道,增加了穿刺次数及透视次数,且因穿刺套管尾端较重,需术者手持套管透视,增加了直接辐射暴露机会。1.5mm克氏针,直径小,首次穿刺后对于周围骨质结构的破坏性较小,利于再次调整,并因其质量轻,只需轻入穿刺点的皮质即可行透视定位,减少透视次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质强度较低,在本组研究病例的操作使用过程中,多数可徒手手持克氏针穿入椎弓根,对胸椎或腰椎骨质较硬者,则给予使用锤子锤入。张建党等[5]使用锤击进针法进行穿刺操作,也取得良好效果,并可避免骨水泥渗漏。关于克氏针的直径问题,王兆红等[6]使用1.2mm克氏针改良进行穿刺,取得良好效果,但其研究显示只减少了术者辐射暴露,对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无改变。笔者认为1.2mm克氏针过细,调整时易弯折难以准确定位,特别对于肥胖患者,较难操作,在手术时间上存在浪费的可能。镐英杰等[7]使用2.0mm克氏针配合瞄准器使用进行椎弓根穿刺,并认为1.5mm以下克氏针硬度差,易折弯,难以进入骨皮质。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在进入椎弓根骨皮质时,双手捏住克氏针向下穿刺,因患者多为重度骨质疏松老年患者,80%的腰椎穿刺都能成功,胸椎及部分皮质骨较硬的建议开始使用锤子突破外层皮质再进一步徒手进针。2.0mm的克氏针过粗,与穿刺套的内芯基本一致,不利于穿刺时再次调整,适合配合瞄准器直接锤入使用。但瞄准器使用需要切开1.6~1.8 cm的切口,对于椎体成形来说,可能存在切口过大的弊端。有研究指出[8],使用计算机导航辅助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把手术时间从平均45m in缩短到平均18m in,辐射量也可减少1/4左右,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但其价格昂贵,难以推广。综上所述,使用克氏针穿刺对于局部周围组织的破坏及刺激较小,且术中疼痛并未加重,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降低医患双方辐射暴露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魏星,廖正银,杨益森,等.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9,15(5):310-311

[2]刘尚礼,叶伟,李春海.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J].脊柱外科杂志,2008,6(1):58-61

[3]刘小勇,杨惠林,唐天驷,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棘突定位穿刺点与穿刺轨道的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8):462-466

[4]刘小勇.Kyphoplasty经皮定位技术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2004.1-6

[5]张建党,马华松,邹德威,等.锤击进针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17(8):691-694

[6]王兆红,姜效韦,马超,等.改良经椎弓根穿刺方法在椎体成形术中减少放射性损伤作用的评价[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 (3):306-307

[7]镐英杰,于磊,李志磊,等.经皮椎弓根瞄准器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82-85

[8]王黎明,喻忠,桂鉴超,等.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皮椎体成形术[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0):676-681

R683.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4.012

2017-03-17)

猜你喜欢

克氏成形术椎弓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