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洋溢胭脂暖 莫负美景与良辰
——观蒲剧“小梅花版”《西厢记》
2017-07-19闫昕
闫昕
青春洋溢胭脂暖 莫负美景与良辰
——观蒲剧“小梅花版”《西厢记》
闫昕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一曲《西厢记》似古代青年男女爱情宣言的第一声呐喊,无愧于“《西厢记》天下夺魁”的美誉,带着“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穿越了700多年的时空。当它遇上蒲剧这一古老的戏曲剧种时,更是迸发出了绚烂的艺术火花。
蒲腔蒲韵演西厢:碰撞彰显戏曲之美
众所周知,《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河东蒲州普救寺,即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这里,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蒲剧艺术的发源地和核心传播区域。因此,用蒲腔蒲韵来演绎发生在这里的《西厢记》故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呈现地域特色的同时越发彰显出了戏曲的古典之美。
今天,当许多人热衷于为古典戏曲寻找新的突破,更多地将声、光、电等先进技术植入戏曲舞台之时,更多地寻求大制作、大舞美的视觉体验、视觉冲击之时,小梅花版蒲剧《西厢记》却独树一帜,在与地域文化的碰撞中呈现古典戏曲的魅力而使人陶醉。首先,在舞美布景上,尊崇了古典戏曲一以贯之的写意美,开场即用四幅古典书画作为背景,画上内容又书以《西厢记》名句“碧云天,黄花地”,点明主旨,为观众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古典浪漫主义背景环境。同时,全剧尊重古典戏曲写意化舞台要求,删繁就简,点到为止,没有复杂的道具设置,皆靠演员的形体表演来体现,为演员展现功力提供了条件。这是对剧本中优美曲词的舞台化体现,浓浓的诗情与画意的营造不仅使剧中人物的情感体验能够更好地表现,还更好地将观众带入到戏曲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其次,在文本创作方面,本剧在保留原作基本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大胆删减与重构,将全剧变得更为紧凑,突出了人物性格,精准地刻画出了崔莺莺与张生之间那缠缠绵绵你推我往的爱情心理。在唱词设计上,不仅保留了《西厢记》原作充满意蕴的优美曲词,还加入蒲剧中的俗语、俚语、歇后语,大俗大雅,科诨相间,颠覆了传统生旦爱情戏卿卿我我、缠缠绵绵的惯有模式,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蒲剧慷慨激昂,旋律紧凑,豪爽奔放的唱腔使得这出爱情喜剧更是增色不少。当然,这些都要得益于老版蒲剧《西厢记》的良好基础和深厚滋养。第三,本剧颇具特色的艺术创意与戏剧表现手法是其不用二幕的导演处理手法,由十几个可爱风趣的小和尚“串场”来表现场景转换,加快了戏剧节奏,起到了融会贯通的作用,不仅生动有趣,又契合了故事的发生地是在普救寺这一地点背景,同时还增添了几分“禅意”。
“小梅”花开映西厢:青春散发活力之美
山西作为戏曲大省,目前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大家不熟悉的是,山西还拥有一批全国数量最多的戏曲“小梅花奖”的小演员。这批实力雄厚、含苞待放的“小梅花”代表了山西戏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蒲剧“小梅花版”《西厢记》的成功演出,就是这支队伍实力的最好证明。山西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的这批小演员,从南征饰演的张生、任玲饰演的莺莺、吴敏丽饰演的红娘等主演,到尚在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攻读蒲剧专业的饰演小和尚的6位配角,平均年龄不足20岁,阵容整齐,朝气蓬勃,满台生辉,达到了戏曲表演的相当水准,让观众为之鼓掌叫绝。这也使得蒲剧“小梅花版”《西厢记》在刚刚结束的“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中独树一帜。
当我们震惊于台上小演员的年龄和他们出色的表演时,实际上,从《西厢记》故事本身来看,莺莺、张生、红娘,剧中描写的几位主角恰恰都是十几、二十岁情窦初开、散发青春活力的年轻人。这样看来,让年轻人去演年轻人,用青春去演绎青春,让青春散发活力之美,满台绽放的“小梅花”本身就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
借鉴创新传西厢:开创《西厢记》全新传播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逐渐丰富,不但改变了过去艺术审美样式单调、欣赏方式单一的局面,而且逐步呈现出了审美娱乐化、形式多样化、传媒大众化、观众层次和需求多元化等特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戏曲艺术如何借鉴并采用全新的传播模式、适应观众需求,成为了摆在广大戏曲艺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要让古老的戏曲艺术适应社会和观众需求,破题是关键。换句话说,就是要充分研究市场和观众,认真分析观众层的分化和不同观众层的需求区别,从而有针对性地打造适合某些或某个观众群体欣赏需求的剧目,“开发”潜在的观众群。同为中国古典戏曲经典的《牡丹亭》传播模式可供借鉴。其成功的例子就是2004年由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策划制作、苏州昆剧院推出、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创排出来后首先在高校受到年轻观众热烈追捧,随后开始在世界各地巡演,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给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纵观“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创作伊始就紧紧抓住三个关键:一是原汁原味,力求最大程度把握汤显祖原作精神,向观众传递原作精髓;二是主打青春牌,做概念昆曲;三是明确并紧紧围绕目标观众群,依托高校,主动开展昆曲进校园等活动,瞄准并“开发”潜在观众群,进而盘活开拓整个市场,掀起了不小的昆曲热潮。因此,纵观票房与口碑皆得的古典戏曲《牡丹亭》《玉簪记》《长生殿》等已经被市场和观众所认可的经典剧目,我们不难看出,古典戏曲是具有生命力的。在当代演出市场百花齐放的今天,也是蒲剧的春天,蒲剧“小梅花版”《西厢记》要将市场和观众相结合,开启“台上”“台下”两种传播模式。
舞台之上,“小梅花版”《西厢记》要继续保留其古典戏曲的文学之美,将这种古典之美带给观众,让观众能够穿越时空,切实感受到蒲剧的博大精深,将这一古老的戏曲剧种完好地传承下去。同时也要精炼舞台之美,保存戏曲写意性的抽象审美特征,适当地吸收现代舞台艺术,使服装、化妆、道具更加精致化,让场面和表演程式具有时代性,适合当代观众的观赏需求,加强其文化传承之意。
舞台之下,“小梅花版”《西厢记》要依托政府,走进校园,在学校进行演出,并与大学课程相结合展开专题讲座与研讨,吸引广大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在年轻人当中将艺术的种子播下去。因而,不仅要培养一批青年演员,更要培养一批青年观众,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让蒲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保护发扬与传承。
名家名著,蒲腔蒲韵,青春活力,应该说,蒲剧“小梅花版”《西厢记》具备了继续前行的潜质。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扎实依托名著,大胆更新观念,注重借鉴创新,蒲剧“小梅花版”《西厢记》一定能打造出独特的“小梅花西厢效应”。
闫昕,女,山西省戏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