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e曲线深度与错牙合畸形类型之间关系研究
2017-07-19孟庆芳易文静王会会
孟庆芳易文静王会会
·论著·
Spee曲线深度与错牙合畸形类型之间关系研究
孟庆芳1易文静2王会会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覆牙合、覆盖与Spee曲线深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就诊的108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对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覆牙合、覆盖与Spee曲线深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类型安氏分类、覆牙合、覆盖与Spee曲线的深度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覆牙合、覆盖与Spee曲线的深度呈正相关,其中覆牙合的相关系数最高。结论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之间Spee曲线深度存在差异,前牙的覆牙合 、覆盖与Spee曲线存在相关性,临床诊疗中应该加以考虑。
Spee曲线;错牙合畸形;覆牙合;覆盖
当设计多基牙固定桥时,牙合曲线是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当基牙存在旋转、倾斜、错位时就可能会导致固位体就位困难,造成桥体的不稳定或基牙受损,故修复患者的牙合曲线是修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
牙合曲线包括横牙合曲线与纵牙合曲线,纵牙合曲线包括上颌的补偿曲线与下颌的纵牙合曲线[1]。其中下颌的纵牙合曲线又称Spee曲线,是由德国学者Graf Von Spee在1890年提出的[2]。Spee曲线存在于理想的自然牙列中,它描述了牙合平面的重要特征,是评价牙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关键指标,它与上颌的补偿曲线相协调,使牙齿在咀嚼过程中及下颌前伸运动中牙齿紧密接触[3]。本研究的目的是探查Spee曲线的深度与安氏三种类型错牙合畸形、不同程度的覆牙合、覆盖之间的关系。
图1 Spee曲线深度测量示意图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108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患者年龄14~30岁,其中安氏Ⅰ类43例,安氏Ⅱ类39例,安氏Ⅲ类26例。纳入标准:(1)未接受过正畸治疗;(2)具有完整恒牙列,第二磨牙完全建牙合;(3)无外伤史;(4)无颅颌面畸形,无严重的牙体牙周疾病。
1.2 研究数据的测量
制取患者模型,将标尺垂直放置在第二磨牙远中颊尖与中切牙切缘最高点并使两点成一条直线,相机的水平行线与该直线平行,镜头与后牙颊面平行,使用单反数码相机采集全部模型标准数字图像。所有图片的相机与牙齿距离为40 cm,固定相机使相机的水平线以消除图像失真并保证所有图像比例(1∶1)。将口腔模型的每个数字图像转移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并使用Auto-Cad软件Auto-cad 2013分析图像。对图像进行标记,测量最低的牙尖点到第二磨牙远中颊尖与中切牙最高点所构成的直线最大距离,即为Spee曲线深度(如图1)。分别测量左右两侧Spee曲线深度以及两者的平均值。以上测量由同一测量者完成且重复测量3次。
覆盖:下颌中切牙唇面中线至上颌中切牙切缘的水平距离。分为:正常覆盖:上切牙切缘至下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3 mm以内。I度深覆盖:3 mm<覆盖≤5 mm。II度深覆盖:5 mm<覆盖≤8 mm。II度深覆盖:覆盖>8 mm。
覆牙合:下颌中切牙切缘至其覆牙合处下缘的垂直距离。分为:正常覆牙合 :上前牙覆盖过下前牙唇面不超过切1/3且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3以内。
I度深覆牙合 :上前牙覆盖过下前牙唇面不超过切1/3而不足1/2,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3以而不足1/2。
II度深覆牙合 :上前牙覆盖过下前牙唇面不超过切1/2而不足2/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2以而不足2/3。
III度深覆牙合:上前牙覆盖过下前牙唇面超过2/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超过2/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类别的错合畸形、覆牙合 、覆盖中的Spee曲线深度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用方差分析中的duncan法进行检验。Spee曲线的深度与错颌畸形、覆牙合、覆盖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安氏分类与Spee曲线深度的关系
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Spee曲线深度为(2.21±0.61)mm,安氏Ⅱ错牙合为(3.07±0.64)mm,安氏Ⅲ类错牙合为(1.98±0.70)mm,不同安氏错牙合畸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59,P=0.00),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Spee曲线深度高于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如表1)。而安氏分类与Spee曲线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如表2)。
表1 不同错牙合畸形其Spee曲线深度的差异
表2 Spee曲线深度与覆牙合、覆盖的相关性
2.2 不同程度深覆盖、深覆牙合Spee深度的关系
不同程度的覆牙合、覆盖其Spee曲线深度之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前牙覆牙合。覆盖越深,Spee曲线深度越深(如表3,4)。其次,覆牙合、覆盖与Spee曲线的深度之间呈正相关性,其中覆牙合的相关系数更高(如表2)。
3 讨论
Spee曲线是维持牙齿稳定性和咀嚼功能的重要因素。Spee曲线的存在使上下牙列在咀嚼过程和牙尖交错位时能够保持紧密的咬牙合接触,使咀嚼效率提高,便于咀嚼功能的充分发挥,使咀嚼力可以沿着牙齿的长轴传递[4-6]。其中牙合曲线相关关系是一种垂直向位置关系,其与覆牙合、覆盖关系即颊舌向位置关系和安氏分类关系即近远中向位置关系,共同构成了牙合的生物力学三维立体结构[7-8]。
表3 不同程度的覆牙合其Spee曲线深度的差异
表4 不同程度的覆盖其Spee曲线深度的差异
本研究在选择样本时要求第二磨牙萌出至咬牙合面并且完全建牙合,以保证研究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测量Spee曲线的方法具有精准性,避免了传统模型测量可能出现的误差。
本研究探查了不同安氏分类的Spee曲线深度的差异。发现不同安氏分类Spee曲线深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较深。提示Spee曲线与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前后位置有直接关系。此外,Spee曲线与覆牙合与覆盖成正比,其覆牙合的相关性更加显著,从而佐证了临床上整平Spee曲线可以通过打开覆牙合的方法来实现。
在常规修复过程中,有必要将Spee曲线保持在理想的深度,因为Spee曲线决定着牙齿矢状位的位置关系,Spee曲线使切导与髁导之间平衡。Spee的曲线越深其切导越陡,从而保证下颌前伸过程在中的后牙分离,从而防止早接触与牙合干扰。
[1]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8-69.
[2]ZHENG Ling,ZHANG Duan-qiang.Research progress of spee curve[J].Medical Recapitulate,2007,13(11):847-849.
[3]Marshall SD,Caspersen M,Hardinger RR,et al.Development of the curve of spee[J].Am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8,134(3):344-352.
[4]Lynch CD,McConnell RJ.Prosthodontic management of the curve of Spee: use of the Broadrick flag[J].J Prosthet Dent,2002,87(6):593-597.
[5]李博,常新.Spee曲线口腔正畸学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7(11):694-698.
[6]郑玲,张端强.Spee曲线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11):847-849.
[7]邓潇,李小兵.Spee’s曲线形态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35(6):715-716,720.
[8]于跃,许天民.Spee曲线相关研究的回顾[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3,20(4):214-217.
Research on Correlation Between Spee Curve Depth and Malocclusion
MENG Qingfang1YI Wenjing2WANG Huihui21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 Urumqi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Urumqi Xinjiang 830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therelationship betweenthe depth of thecurve of spee and different Angle classifications of malocclusion, overbite and overjet.Methods108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were admitted in Urumqi Or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March 2017, then analyzed the variance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curve of Spee and malocclusion, overbite, overjet.Results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Angle's classification, overbite, overjet and Spee curve depth. Overbite, overjet and Spee curve depth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hile the overbite with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coeff i cient.ConclusionThere was signif i 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class of malocclusion in Spee curve depth. There i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pth of Spee curve and overbite and overjet of front teeth, the correl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pee curve; malocclusion; overbite; overjet
R783.5
A
1674-9308(2017)13-008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3.043
1 新疆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