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现代传媒提升美工课程美感体验
——以学前教育专业的美工课程为例
2017-07-18何靖
何靖
(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福建福州350007))
融入现代传媒提升美工课程美感体验
——以学前教育专业的美工课程为例
何靖
(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福建福州350007))
要提升中职生美工课程的美感体验,首先必须在课堂教学改变教学内容,加强信息化教学。课堂之外,教师要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形成网络兴趣氛围;引导学生利用休闲时间,加深美工类课程成果的渗透。
美工类课程;多媒体教学平台;信息化;改革创新;休闲时间
传统美工课程教学内容多集中在早期艺术圈域,过于专注制作内容的形式,忽视了人的全身心体验,即美感体验。具体表现为:各类作业成果展示丰富多彩,但学生的参与度、普及性和美育教育的渗透性评价是否真实,有待考量;美工课程教学重成果,轻体验,学生上交的作业很美,但是否独立完成,学习过程的收获和感受、理解和运用能力评价难度较大。那么,如何在美工课程教学中加强美育呢?
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融入信息化教学,加强美育渗透
(一)改变教学内容
当前,PPT、微课视频等用于美工课程教学已趋于普及。一方面它便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方便学生自由掌握时间学习;另一方面美工课程的视频内容以操作为主,反复播放,能减轻教师劳动量,提高教学效率,受到教师的欢迎。但仅用视频音效等代替粉笔、黑板、嘴巴是不够的,那是形式上的改变,关键必须从内容上改变。
1.从专业出发,符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
信息化教学中,要依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来选取并整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1]目前,教师上课播放的PPT、微课视频教学内容大多数从网络上下载的,主题是贴近教材,有剪纸、折纸、纸雕、叶贴、布贴、面塑、废物利用小制作等,但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对接还存在差距,没有量身定制。例如:折纸、纸贴、纸雕教学内容有传统的动物案例制作小鸟,把案例更换成幼儿熟悉的卡通造型愤怒的小鸟、海绵宝宝等,能让幼儿园准教师们在实习岗位上更贴近幼儿实际。面塑的造型除了传统的孙悟空、猪八戒等案例之外,加入福州芋泥、鱼丸、肉燕等造型,伴随福州质朴、醇厚的民俗,美育亲切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叶贴、布贴等课程,教学重点在于色彩搭配、图案融合度要与幼儿园教师岗位对接。倘若把叶贴、布贴的制作技法运用到幼儿园学生家长会邀请函、幼儿每学期成长记录封面设计,一张薄薄的纸,就可以把学生变成一个有情人,在看似平凡的材质中,体现初成长教师的敬业之心。
2.符合学生性格特点和接受程度
中职学生的特点:虽拥有成人的个头,但心智未成熟,单凭学生个体要求完成高大上的作品,是寥寥无几的,有些展览作业有教师鼎力相助的成分。美育是普及教育,要做到人人可参与。简单、耗时短的作业,比较适合美术基础不是很好的中职生。教学内容由简至难,才符合学生接受程度的特点。例如:微课播放5-10分种,学生注意力基本能关注。
(二)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工》课程中折纸的教学内容,基本是以PPT、微课视频等介绍各种折纸的方法和款式,能满足折纸基础知识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外就能完成。这个知识点怎样拓展,如何帮助准幼儿园教师提升职业岗位能力呢?
1.融入仿真实训软件
笔者认为,教学内容要增加一个实训环节。例如:教师、学生小组对折纸作业本身点评之外,增加运用虚拟仿真软件,模拟幼儿园空间布置。先让学生把单个折纸作品复制若干个,组合成一个风铃作品,思考折纸风铃作业运用什么色彩,作品做多大尺寸更适合幼儿园教室布置。接着,让学生在实训场实地制作和布置。单件折纸作业反映简单技法和动手能力,团队小组共同完成组合的折纸作业,会把作业上升到大作品的高度,展示出来的效果也不同。
2.加强线上线下联动
学生的作品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提交,教师给予评价。好的作品可以挑选出来在线上展示,不局限班级、年段,形成校际交流,更加推动该专业在局域内的建设。幼儿园也可以从有创意的作品中,得到技术帮助,或者在学生构思的基础上,提供实习的场所,帮助学生实现真实作品展示。例如:纸雕课程作业里完成的半浮雕作业,放大后可以布置幼儿园墙面。学生游走在教室的长廊,看到夕阳照半浮雕作业上,在墙面上留下影子,人与空间和谐,职业人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二、课堂之外:利用微信公众号、QQ空间、微博,加深美工课程成果的渗透
教书育人,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毕其功于一役,还需要教师倾注大量的心血,在课堂之外用心用力。
(一)教师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形成网络兴趣氛围
1.教师利用微信所引导的主题,要区别校园多媒体教学平台上的内容,是德育的补充。公众号的内容积极、健康,从艺术绘画、审美鉴赏、健康生活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媒体上接触正面的知识,丰富个人的见识。例如:在微信公众号转发名师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鉴赏——泥塑系列讲座,以一个小知识点为主题,以播放录音为主,每个主题不超过10分钟,配上200字左右的主题介绍,内容分为泥塑的起源、泥塑的制作方法、泥塑的代表作品等,传播和引导学生对审美鉴赏的关注。对所讲内容,学生可以发评价,教师也可以随时调整系列讲座的内容。学生聆听名师的精彩讲座,领略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与其自身发展、与课程知识密切相关的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微信公众号转发美国艺术家Maude White用一张雕刻出来的白纸征服了全世界(图1、2),向世人展示着什么叫精湛之美。作品类似传统的剪纸艺术,却比剪纸更加精细、唯美。如果说一个人的居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那么一个匠人的美工艺活就是一个人灵魂的模样。教师在教会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懂得欣赏人的心灵美,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现在的青少年普遍心烦气躁,树立榜样,能引领他们人生目标。日裔法籍艺术家苍山日菜的剪纸(图3、4),象工笔画一样细腻繁复,让学生了解有人能把剪纸做到极致,当成一种职业。学生了解后,不仅提高个人素养,学到了知识、技能,又可以让爱“美”的种子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得以生根。
图1、2为美国艺术家Maude White作品
图3、4为艺术家苍山日菜的剪纸
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里编辑发送民间剪纸艺人的视频故事,可以作为《剪纸》章节教学的拓展部分,在老一辈艺人的故事里,学生感受到人文的情怀,在精致的作品中慢慢品味美育的温情。
2.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布的信息要有计划、配合教学计划,相辅相成。教师建立微信群,在上美工课程《废旧材料制作模块》章节同时,发送关于淘宝精美的美工商品的链接。用网络商品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作品要美观、尽量精致,而不是做的破烂、粗糙。学生通过学习,渐渐发生改变,成为一个喜欢各类新奇趣物的淘物达人,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美育在学生们的心田里发芽。
3.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布的信息要与时俱进,接地气。例如:春节前,提早发布剪纸“福”字样式欣赏,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剪花窗;五一、国庆前夕,提早发布剪纸“喜”字样式欣赏,提倡学生为即将结婚的亲友送上亲手制作的祝福;寒假发布陶艺制作欣赏,提倡学生制作个性化陶艺花盆,到春天的时候用来种植多肉小盆栽。在暑假即将来临的学期末,发布实用美工布艺的作品欣赏,提倡学生向即将毕业的老生收集废弃的旧衣服、旧棉被,制作成手机袋和布玩具,赠送给下一届新生班级。在完成美工练习的同时,传递节俭和爱心的美德。母亲节前,发布用枫树叶做的玫瑰花教材(图5、6),经济、环保,足以表达孝心,教会学生:对父母最珍贵的礼物,不是用金钱,而是让父母看到自己的成长。折纸作业千纸鹤可以用来装饰宿舍同学生日布置,用千纸鹤从宿舍门口排列到同学床前,在床头挂一个千纸鹤风铃,每个千纸鹤里面都有一句祝福的话语,教会学生分享蛋糕不是唯一的过生日形式,美工作品更能打动心扉。学生们不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而且把众人的友爱联系在一起,带着饱含祝福的美工作品,传递着美育的温情。
图5、6为枫树叶做的玫瑰花
4.微信发布内容要有针对性,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当前中职生模仿能力较好,创意能力普遍弱。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布的信息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案例。以“你和设计师有何不同”的问题,把生活中人们常做的事情跟设计师专业做的事情放在一起比较。例如:制作《纸花》课,一般展示的方法就是将它们包成花束,在幼儿园班级布置时,在桌上整齐地摆放。设计师在教室做展示,会用一个大陶缸,把花束插成陶缸倾倒,满缸的鲜花流淌到地面,现成花的小河流(图7)。学生静坐在这样的教室里,默默地感受着陶缸里流淌的美,理解美的释放,不一定汹涌澎湃,是这般的岁月静好。倾听花的低吟,感受诗意、浪漫的魅力,这就是美育给学生带来的幸福。
图7陶缸流出花的小河流
《废物利用小制作》课,用旧衣服做的通常是布娃娃,布袋、手机袋等,设计师则用旧毛毯,裁切出一张鞋底和鞋面连体的布片,在布片边缘打孔,用鞋带把鞋底和鞋面连接起来,一只家居便鞋完成了(图8)。学生抚摸着毛毯的粗糙纹理,这些在生活中容易被忽略掉的物品,在学生的手中诞生成作品,带着独特的个性和新奇的造型出现。家居鞋带给学生清晰而真实的美,学生们的脸上自然地绽放出自信的笑容。
图8旧毛毯制作的家居便鞋
(二)引导学生利用休闲时间,加深美工类课程成果的渗透
中职学生喜欢新鲜感,但缺乏坚持。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休闲时间,将美育如同耳语般,悄悄地渗入学生们的生活中。微信、QQ、微博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自由的时间、自在的状态和自主的选择中学习,让快乐的心在喜爱的课程里自由学习,使学生像颗灌浆的种子一样丰盈饱满,就是美术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结论最早点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朱熹《论语集注》“玩物适情之谓”,意为愉悦中的生命体验自由,也是这个意思。[2]
休闲审美教育则以更为丰富多样、自由活泼、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靠休闲本身的自在、自由、愉悦和丰富、多样、宜人的魅力来吸引人,它引人获得的不仅仅是视听感官的享受与体味,更是全身心的体验与践履。
学生熟悉微信公众号、QQ空间、微博等,教师引导他们把美工类课程成果在自己的微信、QQ空间、微博等地方展示,社会方面的肯定,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推广美工课程成果。
三、现代传媒融入美工课程的美感体验成效
减轻课堂教学活动压力、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等是现代传媒融入美工课程美感体验的成效。
现在很多学生不关注生活,喜欢沉浸在网络世界,教师利用现代传媒,把教学和生活结合、展示,对学生就用积极的引导意义。在《叶贴》课中,以往教师常用的材质是树叶,在现代传媒上发布用花瓣、植物黏贴的各种造型(图9、10),象万花筒,学生去采集花瓣的时候,就主动观察每种花的不同色彩和肌理。关注生活的能力逐渐培养起来。在《废物利用小制作》课中,除了用纸的材料做风铃,还可以用海螺做风铃,在海螺里种上萌萌的多肉植物(图11),学生去采集多肉的时候,就主动关注哪种多肉种植在海螺里易成活,花草所带来的怡情效应也随之产生了。多肉品种互换,心得体会交流,学生手中不仅收获作品,也收获了社交的喜悦。
图9花瓣贴
图10植物贴
图11海螺风铃
学生在情境的创设与转换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和深化。[3]融入现代传媒的美工课程,会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师搭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促进学生自发地使用,在灌输和传播美育的过程中,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学生变成美育的传播者。
现代传媒融入美工课程,有成效也有不足,例如:对大数据的统计和提取需要平台的支持,不能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在学校各级层面都要发动起来,形成对接的平台和数据库,把美工课程美感体验成效形成量化评价标准,这是该课程在融入现代传媒今后要加强的方面。
[1]冯霞敏.信息化教学的本质与要素[J].江苏教育研究,2017(3).
[2]潘立勇.休闲与美育[J].美育学刊,2016(1).
[3]安玉华.重新点燃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火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3).
G471.2
A
1673-9884(2017)06-0084-04
2017-05-20
2016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中小美育专项)(项目编号:JZ160620)
何靖,女,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