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执迷不悔的爱
2017-07-18唐雪芊刘焱灵
唐雪芊 刘焱灵
摘 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中国导演徐静蕾根据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徐静蕾用内聚焦的话语方式叙述了这个女性的悲剧故事。笔者运用叙事学理论对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人物,情节,环境进行总体分析,进行解读和分析,阐释电影是如何运用叙事视角来叙述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和表达女性爱情观的。
关键词:爱情经历的三阶段 倒叙 内聚焦叙述 女性视角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爱情作品,展现了他历来擅长的情欲小说。这个悲伤的故事开始于一个13岁的少女认识新邻居并一见钟情,结束于女孩成长为孩子的母亲后的死亡。13到25岁期间女孩经历了漫长的暗恋,在此之后对作家饱含深情的女孩想尽办法接近他,也偶尔邂逅他,可是她得到的不过是他逢场作戏般的回应,她又无巧不成书的有了他的孩子,可是随着孩子的离世,她以死亡结束了她的一生,只留给男人一封信,将这个故事娓娓道来。徐静蕾改编的挺好的,电影以“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以其自身的经历作为叙述文本故事层的基本框架,以书信形式作为传达女人情感的艺术载体,以第一人称展开和诉说了这个如泣如诉的思恋。电影以一个女性视角出发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悠悠的一曲《琵琶语》回荡在清晨静谧的街道,邮差急促的身影。作家年华已老,在他41岁生日那天收到一封来信。他抽着烟,云雾缭绕,跃然纸上的话语。电影开头用一系列的场景拉开帷幕。一个女性声音开始述说她信上的内容,于是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就此开始。画面里出现一个纯净、清丽的豆蔻少女,不谙世事。她不曾想到新来的邻居会是一个让她牵挂一生的人,女孩一头撞上姜文的一刹那,琵琶语应声轻起,委婉柔弱。歌德曾说过:哪个少女不怀春。女孩就此对这个风流不羁的作家心生爱意。女子娓娓道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得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所有的热情聚集起来。毫无阅历,毫无准备,一头栽进自己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女子怀着这份执念经历了漫无止境的暗恋终于来到他身边有机会接近他。这时的她出落的亭亭玉立,而他,第一次仔细打量她,齐耳短发,眉清目秀。他开始靠近她,同她谈天说地,一同玩乐,可是转眼却对她置之不理。他赠她的白玫瑰和他咬过的苹果都成了女主的收藏之物。女子的内心独白又缓缓响起:“我对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在我们的目光只有一线之隔,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 最后一次交往是在浮华而高贵的圈子里,可是依旧是神女有心,襄王无梦。当管家都已经认出了女主人公时,他却只认为似曾相似的场景仅因为缘分。
电影采取第一人称的内聚焦的“我”的叙事模式,在影片中明显地呈现为“讲故事人的身份”,這样能够使观众直观性地感受到叙事者同影片中人物的或近或远甚至原本就是画内人物的亲近关系。而所谓内聚焦叙事,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种是画外我的内聚焦,第二种是画内我的内聚焦。这部电影叙事的聚焦方式采取画内“我”的视点,将“我”视点之外的人和事采用读信的方式串联起来,使一切叙事内容都置于我的视野之下。影片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事件的参与者。当她带着他的孩子远走他乡时,画外音说,我是有自尊的,我希望你想起我的时候只有快乐,我要做最特别的。看到这里,影片表述的只能是我眼中的世界和内心的感受,这种画内我者的叙述方式具有一定的限定性,使叙事者具有一种独特的内部视觉,具有更强烈的主观叙述倾向。
电影中运用女性视角,以一个女性的声音叙述着“我”这个历经人间辛酸疾苦却仍然对爱矢志不渝的成熟女性在生命最后一刻向一个男人诉说这一生的秘密。结合电影中的民国时代背景,“我”所持有的爱情观与传统女性的从一而终完全不同,而是作为一个独立女性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爱情而奉献。这个女子的爱是一种真实的自我需要,因为她从小缺失父爱又受母亲的精神束缚,而同时这是一个老于世故、成熟稳重的作家正好填实了她的心灵空缺。再者,女子把自我愿望高度理想化,把作家的形象当成凝望的陪伴和榜样的父亲形象,这是典型的弗洛伊德恋父情结。当本我的被爱需求和超我二者矛盾时,女主即使疼痛可是依旧选择精神恋爱,哪怕最后是飞蛾扑火。后来,她的儿子死去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失去了,她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于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没有缠绵悱恻,没有荡气回肠。不过是记一个民国女子执迷不悔的爱的一生,琵琶语声声诠释着这份无奈。至此,曲终人散,未必有人记得她。
参考文献
[1](奥)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2] 梁丽梅.心灵的告白——分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述视角.
[3] 成芳.叙事聚焦——从小说到电影.
[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