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
2017-07-18张世新
张世新
(长沙理工大学)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今信息化大潮中的电力企业发展特点。笔者通过分析当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力不足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工作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关键词】信息化 电力企业 内部控制 政策
一、当今信息化大潮中的电力企业发展特点
区别于其他信息化大潮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形式,电力企业发展的特点基本在于互联网化的发展思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所慢慢衍生出的特点如下:第一,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所有人物关系都将趋于平等化,在互联网平台开放的特征中,人人平等,事事处理顺序平等,再这样一个灵活公开的平台之上所诞生的发展管理理念都将是先进化的;第二,业务处理方面,在互联网条件下建设的企业在对待客户时都更加听取客户意见,注重产品的创新充分在每一个环节都能运用上互联网资源,从而在用户体验上,能达到更加高效及时的特点,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从客户的体验,产品的升级,以及产品推广售后都能得当运用到互联网;第三,从互联网企业的激励机制中可以看出,整个企业能够从人性化的方面进行思考为每个员工的思想,工作情感方面进行考量,充分的使员工的整体工作热情提升,在一个就是员工自身的思想感情方面能够得到更好的尊重,员工可以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成就感以及幸福感,这对于整个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四,互联网作为现代化高精尖技术,正在发展上升阶段,创新性与科技前沿性都代表了互联网相关企业所掌握的技术都将是最尖端的;第五,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前沿的事物必定是走在一个黑暗的探索阶段的,这将是一次冒险,也许能最先找到宝藏,也有可能作为失败经验警醒后人。也就是说电力企业如果要在信息化条件下发展所承担的风险将是巨大的。
二、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力不足
(1)监督不足信息不真实。很多会计部门信息不实,出现漏洞,又由于监管不足很难发现问题出现。而这些信息的失真是由于相關从业人员素质过低,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不能完全胜任工作,可能会出现很多失误。也有可能担任部门会计的是企业领导兼任,而企业领导毕竟不是专业人员,很容易出错,甚至会影响到相关专业的会计人员工作,从而出现会计部门监督不力导致的信息失真现象。时常会出现电费挪用状况。
(2)工作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信息系统错误。近几年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也是由于整个行业的相关信息部门设立规范不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操作失误有时无法避免,但是很多相关人员不仅操作能力不足,连最基本的工作态度也不认真,很少去验证查实,很难发现问题,而又因为某些原因,各个会计人员之间互相牵制,也都不能互相监督查证,从而造成很多私自改账,账外账,私挪公款再补漏洞的现象,造成严重的潜在亏损情况。
(3)体制不健全,无法做到有效控制。相关企业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会导致多方多面的不良影响:第一,职责分管不明确,很多职员身兼数职导致职责不明办事不力,管理混乱。第二,办事注重形式,搞形式主义,真正需要认真审核,复核监督的工作却浮于表面落不到实处。第三,部分电力企业内部甚至并没有设立相关的审计机构,就算有审计机构的企业,很多对于审计工作做不到支持与正确认识。
三、信息化浪潮下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相关政策
(1)实施信息技术治理。对信息化制度进行总体安排,统筹规划,实现良好的管理模式。由企业管理者进行治理角度上的总体配置,使信息与工作对口,完成一个符合整体电力企业未来战略布局的信息化布局。完善信息化技术控制作用。
(2)实施信息系统审计。审计作为整个企业的一种最真实的反应与评价,必须赢得更多的重视。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应该通过各种新的IT软件以及大数据信息还有审计理论整体配合工作才能为企业审计工作提供良好保障,企业在发展中,必定会遇上问题,而在遇到问题时审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企业遇到灾难的时候,审计部门是否能对整个风险进行评估,对公司进行项目评价给公司指明一个方向,这对于企业发展过程起到奠定性的作用。
(3)控制力的建立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信息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快速的更新数据与信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作为这个电力企业现代活动工作命脉和承载体,如若不能做到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实际加大信息的投入是企业能否成功信息化覆盖的关键,如果失败将会承受巨大风险。企业要承担此类风险实在太危险,在这种状况之下,电力企业应该考虑能否自己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团队,进行自发研制自己的相关信息软件,或者去引进最先进的一些办公信息化软件如OA,ERP等,这些应对方式都能让企业不受制于别人,如若在整个策略上都慢人一步受制与人,占据不了主动性将会形成巨大的开放成本黑洞。
(4)构建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完好的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办事效率和效果,如果电力企业的高层人员能够实时地掌握电力营运状况,为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资讯,并在相关部门之间做好消息的传递工作。首先,信息化战略性计划理应和公司的整体攻略息息相关,管理高层应该在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以保证众多部门信息系统能够相互协作并顺利地完成任务。其次,各个部门各大部门要准确无误地按照控制系统的要求来识别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在这个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加工,并且将这些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促使他们得以顺利地完成任务。最后,在控制内部框架的基础上,我们要尽可能地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会计及相关信息的报告负责制度,让电力企业内部的员工尽可能全方位地了解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他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并及时获得他们的最新信息。
因此,现阶段信息化条件下电力企业如何设计一套真正意义上适合和属于自己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每一个管理人员和工作者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谨慎严谨,能够及时地发现电力企业现在所有的内部控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地方,再结合自身的行业特色提出有效可靠的优化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建设性建议是每个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指责和义务,也只有通过这些途径,脚踏实地,才能够提高电力企业内部的控制和抗压能力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才能进一步地确保电力企业世世代代能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孙伟英.信息化条件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和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2.
[2]田庆冬.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信息化建设[J].天津经济,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