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陶瓷审美文化的转型来看民国瓷器装饰的变革

2017-07-18王瑀

艺术评鉴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审美文化转型

王瑀

摘要:文中根据分析民国时期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趋新崇洋的新潮流模式的形成,用于阐述民国瓷器设计是以追求新颖和创造时尚来吸引商机,并且指出审美文化的转型是瓷器装饰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民国瓷器 瓷器装饰 审美文化 转型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1-0178-03

民国时期我国内部的瓷器市场一直处在低沉时期,销售市场的发展是打开瓷器市场的必要手段,掌握民国时期的审美文化,并且根据消费者的审美,装扮上一些瓷器装饰创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达到让他们的消费的目的,最终带动当瓷器市场的发展。对于时尚的审美文化在当时的影响力,给我们民国时期瓷器装饰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变化?

一、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日用瓷器装饰迎来创新

民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阶段,这个时候的中国传统化正遭受着各国文化的入侵,民国时期瓷器装饰随着当时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发生许多变化,就连传统的御窑厂生产用来提供宫中使用的陶艺也越来越少,陶艺市场渐渐被结合西方元素的陶艺装饰取代。通常在民国时期的陶瓷,它们在装饰内容以及题材上经常是中西结合的。民国瓷器装饰的转型是因为民国时期的工人阶级以及资产阶级的地位提高。城市服务业渐渐崛起,这些工商群体逐渐消费市场的主力。他们的日常消费需求很大,传统的手工业产品远不能满足需求,新兴的工业产品大規模的机械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市场。新兴的工业产品的快速崛起,逐渐影响了许多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洋货”以及新式工业品大规模批量生产,这些产品的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是我们的传统手工业所没有的,于是就逐渐开始取代了我们传统手工业产品。陶瓷制造业里为上层阶级消费的那些手工瓷器也因为新式工业品受到了严重影响。传统的手工制陶远不能满足新兴团体的需求了,他们所追求的是简洁而且统一的日用品瓷器。同时,也促进了陶瓷贴花装饰进行创新研究,日用陶瓷也渐渐受到了新兴团体的喜爱。陶仕贴花纸的引用方便了制陶工艺,它的每一种图案纹饰,都是按照西方国家的审美文化研究的。国内在进行引进贴花纸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筛选出符合人们审美的图案纹饰,因此也形成了许多中西结合的特色文化。

二、“时尚”是民国瓷器装饰中的西方特色元素

民国时期瓷器装饰的变化不仅仅在日用瓷器上,在艺术瓷器方面的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国时期新的思想潮流不断的灌输在人们的脑海里,许多西方产品以及新思想不断的进入中国。所以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艺术瓷器要满足当时的市场,民国陶艺的装饰上出现了例如西洋房建筑、壁灯以及彩色玻璃窗户等西方的特色时尚元素。著名的景德镇瓷器装饰上也渐渐引入这些特色的时尚元素,真实的反映了当时走在时代前沿的青年们生活的环境。艺术画中大多数是利用花园洋房作为创作背景,创作材料可以是西方建筑中的圆柱体、悬挂在白墙上的各种样式壁灯装饰、具有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窗以及百叶窗、使用铁管制作的折叠椅、欧式精美躺椅以及特定弧形纹理的铁门等等。这些元素都是西方艺术文化的典型代表材料。在民国装饰中,画面装饰也会保存一些传统的民国审美文化元素,在人物画中还可以表现在的室内物品有传统的家具、长方体的枕垫、装饰有团花的窗帘等等。上面这些瓷器装饰可以体现出中西结合的审美文化特色,这些时尚元素也代表着民国瓷器装饰的主要文化特色。元素的筛选结合,不断地推动着民国瓷器的发展。

三、雅化和俗化的转变是民国瓷器文人画的推动力

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发展是相互推动的,雅文化的发展对俗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俗文化对雅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对陶瓷来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是由工匠制作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受到民众所欢迎,还受到宫廷的大力推崇。第一步宫廷在用瓷选料的时候极其重视,大部分多为上等的材料。特别是在清朝时期人们对于器形和工艺研究十分透彻,并且在瓷器图案、纹饰等方面都要求精致。但是,这时的陶瓷装饰还都是以工匠手工打造的,从瓷器上的绘画内容可以知道,陶瓷作品已经进入了雅文化层次,不过从绘画的技巧来分析,瓷器装饰还没有脱离俗文化的范围。陶瓷绘画创作时,也是参照文人画的内容,目的在于展现工匠手艺的高超 发展到了民国时期,陶瓷绘画有了新的改变,陶瓷装饰艺术从俗化跻身到了雅化。这个时期的瓷器装饰艺术不仅仅局限在重视原料、器形以及工艺等外在的形式,而且开始对绘画自身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让雅文化在我们的陶瓷装饰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等到了民国中期时候又出现陶瓷艺术上的新粉彩。汪大沧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彩绘山水图瓶》这种典型的代表作品,他的作品在风格上自由洒脱,脱离了俗文化的气息。新粉彩装饰是从“海派”绘画技艺以及西方元素的精髓中提取的,推动了新粉彩装饰的进一步发展。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画家绘画的方式,笔墨飘逸洒脱,收放自如,创作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情感,所以大家在创作是并不会被形式或者技法约束住,充分发挥,抒发个人情感。

四、革命题材充饰民国瓷器特色风格

民国时期是一个思想空前解放的时期。瓷器绘画作品出现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问题的题材,这时候的瓷器装饰亲民化。陶瓷美术家们在不断的实践和创新,让我们所见到的陶瓷艺术品表现的更为完善。而且民国时期因为多战争,这也引发了制瓷艺人们对抗战的激情,即使他们不能进居到一线战场,他们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借以传统的英雄人物进行塑造,例如赤血丹心的岳飞、英勇女将花木兰等都是艺术家笔下战斗的题材。这些英雄事迹题材在内容上更容易表现出人们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特色风格的宣传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抵制日货的题材出现在陶瓷工艺品上,例如在民国时期,当时生产的陶瓷茶具上就题有“自用国货可强国富民”等的国货瓷。这些类别瓷器的出现都代表着当时的历史性问题,这也是民国时期作品所具有的特色,它与中华民族进行艰苦的八年抗战时刻相连,从中表达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以及永不言败的精神内涵。

五、趋新求异思想潮流对瓷器人物服侍装饰的影响

民国时期时尚是当时最火的思想潮流,国外各种物品的推行越来越广,这对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具有巨大的影响。新生的小市民有着自己的审美和思想观念,沿海城市的人们思想则走在时代的前沿。趋新求异的思想潮流被这类人所接受,并且影响了传统的服饰文化。从瓷器人物服饰装饰的改变看出当时人们追求的时尚之风。时装人物画瓷器的装饰也在迎合新市民的审美观念。瓷画艺术家能较早的寻求一些流行的题材,让时装女子逐渐取代了传统古装仕女所展示的瓷器服饰,这一追寻时尚为民国瓷器的装饰寻求了新的道路。时装人物画瓷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就是一种新的思想潮流,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礼教进行了全面的改变,瓷器上原来具有的多是古装人物画这种题材,这些越来越得不到金主的关注。时装人物画瓷器代表了民国时期的全新风格,让中国瓷器人物画展示了跨时代的新面貌。时装人物画瓷器多用于婚礼嫁妆或者是乔迁的摆设品,这类瓷器的大多数是被青年人所接受,他们容易接受新的事物,青年人是购买时装人物画瓷器的主力军,在瓷器上创造各种时尚背景,这一改变更受民国早期城市青年的青睐。所以当时时装人物画瓷器都是成对的进行展示和出售,在瓷器型式上多以嫁妆瓶,或者是茶壶、小杯以及肥皂盒这些小件的瓷器。这些瓷器上的时装人物画内容表现丰富,很多都是介绍上层青年的生活状态。时装人物瓷画中的多以绘画表现上阶层女子的生活习惯以及面貌,可以得知她们在穿着上也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民国时装人物瓷画不断的利用传统瓷器装饰技法和时代装饰特点相互衬托,表现了民国时期的浓厚的时代特色。

六、结语

在民國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中西文化融合发展使得陶瓷文化越来越向多样性发展。第一,民国科技的发展会使得生活方式随之变化;第二,民国时期的发展受西方经济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以及审美文化都发生转型,导致了瓷器装饰出现了十分巨大的改革,就是这个时期的瓷器装饰从传统的艺术风格渐渐变得简约时尚,正是因为这样的变革让民国瓷器有了全新的发展,为我们现在的瓷器装饰添加了很多精彩。

参考文献:

[1]铁源.民国瓷器鉴定——纹饰、款识、辨伪[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21.

[2]罗文华.不要小看民国瓷[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248.

[3]张朋川.时装人物画瓷器[J].收藏家,2002,(04).

[4]吴秀梅.从陶瓷审美文化的转型看民国瓷器装饰的变革[J].装饰,2011,(08).

[5]杨晓兰.浅析陶瓷装饰项目式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7).

猜你喜欢

审美文化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浅析巴蜀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浅谈产品设计的审美文化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审美文化视域下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
从张艺谋电影看审美文化的当代构成
近代潮汕侨乡民居文化“生产型”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