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2017-07-18陈丽爱
陈丽爱
摘 要: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专科层次、正规学历的高等职业院校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满足新世纪国际与国内人才市场的要求,需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新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概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层次分明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科学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的急剧上升,高职院校教育与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艰巨的挑战。然而,较普通的大中专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由于它的办学特殊性,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隶属关系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有些高职院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隶属关系混乱。有些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归属于学生工作部(处)或团委下设的一个部门,有的归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门,有的则归属于相关院系,例如教育院系,心理院系。
一方面,思想教育工作者往往囿于思想工作的规律,遵循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容易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教育系教师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中,虽然解决了个体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摆脱了心理困惑和压力,但由于对学生工作的陌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适应、成才和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在对学生实施系统心理教育方面束手无策。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疾病的治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传授学生关于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心理病变等的知识以及心理保健的原则、方法,最终养成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但是,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错误的等同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误区,重视学生心理疾病的治疗而轻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忽视了一些学生本来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消除的心理上的不适,最后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客观上来讲,不利于高职学生心理疾患的有效预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混为一谈。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也比较多,但大同小异,综合来看,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目前学者普遍关注的是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特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它不仅包括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还包括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以及心理环境的优化工作,它的任务不仅仅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既包括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符合学校特点的、有计划、规章制度,评估指标体系的工作模式。而心理健康教育课仅仅是局限于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它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部分。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却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无法使心理健康教育从更广泛的意义进行开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性不强,科研水平较低
在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中,有心理咨询的教师、辅导员、德育教师、也有其他管理人员,大多数是兼职教师,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培训,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有些高职院校甚至简单地让思想政治德育教师或是做学生工作的教师来承担主要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这些教师只给予学生道德角度的引导和劝解,有时候甚至是批评,这样会使一些学生对心理学产生误解,甚至是延误了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最佳咨询时机,从而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许多高职院校虽然设了心理咨询机构,但心理咨询室多为兼职教师,有的是医生,德育教师。有的是班主任,这样作为兼职教师的他们无法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样在极大程度上束缚了心育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另外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上是一岗多责,由于没有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很多心理咨询机构都挂在学校行政部门如学生处、教务处等,这样专职教师除了承担日常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大量的其他学生管理事务工作,使得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更无暇顾及科学研究,从而使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准不高,不能更好地运用到学生工作中去。
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在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一些心理知识,掌握一些心理技能,从而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但目前高职院校虽然已经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整体教学体系中,但从现今了解的情况看,仍存在很多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一方面,有些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仅仅是对本科院校教材的借鑒,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较本科院校学生学时少而实训时间长,仅仅惯用本科院校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容易忽视学生实训期间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指导,缺乏高职特色。另一方面,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没有固定教材,只是由任课教师自己随意准备课件,来给学生教授,讲授内容缺乏全面性、因此,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也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高职特色不够突出,缺乏实用性、针对性。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统一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也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过多而学生的心理技能训练、心理防卫等技能教学较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试形式及标准落后。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均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因此课程考试的标准及形式也不完全统一,过于落后。有些院校教师以考查的形式考核学生,有些则是写论文或由任课教师自己组织考试进行考核。这样导致一方面学生意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形式而已,只要通过考试就任务完成。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仍然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探索与研究。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使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再隶属于学校其他行政部门,能独立行使学校权利,有固定的经费、有设备齐全的心理咨询室等。其次,高职院校在师资方面也应该有所加强。学校应该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执照或资格证书,学习和借鉴欧美一些国家的经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少珍.高职院校学生形成人格障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03).
[2]陈英,王立新.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6(08).
[3]宋焕敏.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思考[J].兰台世界.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