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合”与“新医改”双重背景下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分析

2017-07-18郑玉华

商情 2017年25期
关键词:新农合新医改公立医院

郑玉华

(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新农合”与“新医改”条件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要求,在这个基础上阐述了医院处于“新农合”与“新医改”双重背景下,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新农合” “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一、“新农合”与“新医改”给医院财务管理带来了新要求

第一,公立医院需要创新财务管理理念。理念在先、行动在后,“新农合”与“新医改”是对医疗体制的一次改革和创新,本身也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契机和机会。传统财务管理中,公立医院更加重视经济效益的获取,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公立医院必须实现财务管理理念从利润中心向成本中心的转变,进一步实现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在财务管理目标中融入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为百姓减负因素,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第二,公立医院需要提升自身财务管理能力。“新农合”和“新医改”均对医院现有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在“新农合”运行之中,既有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也有传统手工财务管理模式,还有半自动化财务管理模式,混杂的财务管理方法给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公立医院必须加大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资金和成本,使得财务管理环境和条件更加适合“新农合”与“新医改”的要求,为政策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环境条件。

第三,公立医院需要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新农合”与“新医改”正在深入实施和落实的进程之中,公立医院的运营资金大多的来自于财政资金,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的可能性较低,医院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的流程。公立医院成为财务监督和资金控制的重点对象,受到来自医保部门、物价部门和卫生行政单位的多重监督,所以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已经成为势在必行,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二、“新农合”与“新医改”条件下财务管理变革对策分析

第一,主动适应新要求。公立医院需要对“新农合”与“新医改”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了解到其给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具体影响和变化,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推进财务管理创新,引导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走上正轨。医院需要定期开展政策学习和研究,探索财务管理变革路径,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力度,使得他们能够适应“新农合”与“新医改”的要求,将财务管理工作和“新农合”与“新医改”契合在一起。

第二,夯实公立医院“新农合”与“新医改”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会计工作质量好坏决定了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财务会计制度又决定了会计工作质量的优劣。现行医院运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制度兼具企业和事业成分,从事企业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人员在遇到“新农合”与“新医改”之后都很难把握,容易在操作过程中产生失误;二是该制度只规定了常规的会计业务核算,但是“新农合”与“新医改”中涉及到医院合并、医院重组和会计政策变更等多方面的深层次会计问题,该制度并没有涉猎。公立医院在夯实财务管理制度基础的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财务管理中重视临川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提升而忽视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缺陷,确保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相关性和合法性,使其突破传统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浅层次工作层面,确保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能够在会计核算、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报告上起到引领作用。

第三,优化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流程。公立医院可以从优化财务管理策略着手,做好年度财务预算工作,注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利用历史数据和材料进行下年度财务活动预测和分析,将预算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实现医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均衡,借助信息化手段来优化财务管理操作流程。在会计电算化快速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医院可以借助医卡通等手段进行财务流程优化,患者可以到医院的导诊大厅处,将身份证刷在挂号机器上,自行选择科室和主治大夫,在预存现金后,挂号机器会自动跳出医卡通,患者拿着医卡通就可以完成所有就诊流程,在就医活动结束后,患者会收到医院打印出来的发票清单,上面清晰地列示消费明细和汇总费用,使得农民患者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的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创新的财务管理流程一方面方便了患者,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医院财务管理效率,在“新农合”与“新医改”结算的过程中能够极大地缩短工作时间。

第四,公立医院应完善针对“新农合”与“新医改”的财务监督体系。公立医院应该完善财务监督,对会计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监督,检查会计凭证编号的连续性、原始凭证的真实性、记账凭证的合理性,为财务监督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扎实和规范的会计工作机制才能形成良好的会计工作氛围,财务管理和监督才能够落到实处。财务监督还要对会计部门的权限设置、人员配置进行审核,确保权责清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公立医院的财务监督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账目复查、凭证审核和报表查对层面,还要建立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有效衔接的全面监督体系,提升医院风险防范能力和资金管理能力,制定合理完善的事前稽核岗位职责权限,拓展稽核内容。

此外,对“新农合”与“新医改”进行财务监督还要借助政府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力量,审计部门应当抽调专人负责对公立医院的审计和稽查工作,负责公立医院审计工作的人应当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政治素质,能够以严谨、务实和求真的态度对待医院的财务监督工作。除此之外,引入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的外部社会监督体系也是很有必要的,将社会中介机构和监督机构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公立医院可以每年主动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认真听取审计的合理建议,保证会计业务的真实、合法、完整性。

总而言之,作为公益性服務的医疗组织结构,公立医院应该意识到“新农合”与“新医改”给医院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制度优化、完善监督机制、积极主动适应变革等措施来引导财务管理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为百姓创造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婕.试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要求[J].才智,2014,32.

[2]高立新.新时期公立医院加强财务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30.

[3]许淑琴.浅谈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J].才智,2013,12.

猜你喜欢

新农合新医改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可持续发展分析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思考
新医改政策下大学生医保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对聘用人员管理的思考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新农合中会计问题的相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