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多元化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综述研究
2017-07-18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摘 要:通过对当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社会背景的研究,梳理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现状,分析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多元化风格、丰富多样的表现技法和现阶段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不足之处,并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关键词:多元化;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文化多元化;设计多元化
当代多元化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综述研究
陈培瑶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摘 要:通过对当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社会背景的研究,梳理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现状,分析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多元化风格、丰富多样的表现技法和现阶段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不足之处,并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思考。
关键词:多元化;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文化多元化;设计多元化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不仅包括产品的内涵、功能、材料、造型、制造工艺等,同时还包括相关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消费者与设计者生理的、心理的各方面因素。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文化观的变化,信息传播的方式日益丰富而变得多元化[1]。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承载产品的文化限定,现代的消费者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和接纳各种文化、各种风格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1 现代文化创意产品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世界文化艺术交流频繁,人们开始追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在设计中不仅考虑实用性,而且会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其意义和价值。为了满足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多元化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多元化实现的可能性。
1.1 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了设计的手段
现代社会正处在科学技术不断创造更新的迅猛发展时期,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型材料让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打破了设计的局限,提高了设计产品实现的可能性,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了多元化的载体,转变了生产方式和手段,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繁荣[2]。
1.2 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与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当前全球经济与市场互相开放、交流,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作为非生活必需品,文化创意产品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需求大,反之,则减少。经济繁荣时期,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增加,经济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经济也因为文创产业的发展而发展。
1.3 信息的交流促进了文化交流
在信息快速交流的今天,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加密集。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差异性都给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了不同的文化资源,信息的全球共享以及获取的便利性也为设计师设计文创产品提供了便利,同时消费者也能更多更广地了解全球的文化动向和不同地区的文化创意产品。
2 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不同的时期,不同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优势,其风俗习惯、物质基础、文化心理等受环境影响产生不同,从而塑造了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3]。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借鉴彼此优势、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4]。对于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不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可以分为以下3种:
2.1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与娱乐功能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途径。博物馆依据收藏、展示物品的不同,可以分为:历史类博物馆美术博物馆、自然与科学类博物馆、地域民俗风情类博物馆以及综合类博物馆等。多元化的文物资源成就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特色[5]。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不仅有商品属性,还具有传达馆藏品的象征意义、美学价值的高附加值,它可以传递文化的情境或感触,拉近参观者的感受。如图1,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御猫”系列链条书签。将故宫的建筑与故宫里生活的小猫以卡通形象表现出来,让平时威严的故宫更贴近人们生活,引起消费者共鸣,书签又具有实用性。
如图2,以苏州博物馆建筑为元素进行设计的一组抽象画的冰箱贴。造型奇特,元素突出,鲜艳的用色和苏州博物馆本身素雅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一种是从生活实用的角度,将人们原来对古代文物印象的高不可攀,拉到了直接近距离的拥有,既有古代文化的元素,又有现代呈现方式。另外一种是利用现有的博物馆的建筑特色,创作出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既传递了博物馆的文化感又加深了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
图1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御猫”
图2 苏州博物馆冰箱贴
图3 南京“总统府”文创产品
2.2 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民族意识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增强,因而开发和应用地域文化来设计旅游文化创意产品来提高地域文化的存在价值[6]。当前各国都致力于把本国特色展现在广大消费者面前,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将地域性民俗文化元素与实用性、创新性结合,不仅突出传统文化的价值,推广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也使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让更多的人认识它。如图3,南京“总统府”的文化创意产品。有以“总统府”的大门为元素设计的文化衫,有以“总统府”前士兵形象为元素的Q版人物的书签,还有纪念徽章等。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应用元素比较单一和直接。
2.3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以学校的人文特色为素材,承载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开发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学校品牌开发、突出自身优势、提升自身影响并创造一定经济潜能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重塑校园记忆的功能[7]。如图4,同济大学的校友之家,里面摆放了各种标有同济大学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有同济大学校门简笔画的环保袋;有各种同济大学英文字的文化衫,甚至还有亲子装;有卡通图样的笔记本;卡通造型的冰箱贴和校徽等,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且价格适中,方便人们购买。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具有文化气息,较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品种更多。
图4 同济大学文创产品
3 多种多样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表现手法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文化和艺术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的多样性更为明显,设计打破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地域间的限制。当代的设计经常采用折衷的手法,将各种文化元素融入,通过设计将各种文化带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新一代的消费群体对文化创意产品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促使设计师们设计时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产品丰富多彩。同时不断借鉴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与艺术风格,与当代审美情趣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表现形式,也形成独特风格的设计产品。
3.1 文化创意产品外观设计的多样性
文化创意产品要吸引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8]。首先是要设计出独特的外观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的外观设计需要符合广大消费者健康的审美和爱好,具有普遍的、多元的价值取向[9]。在造型方面,不同时代不同消费群体在审美上千差万别,于是设计的造型也就呈现了多样性的状态[10]。
3.2 文化创意产品使用材料的多种性
使用不同的材料可以表现出产品的档次,对设计产品材料的重视程度并不低于对设计本身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材料创新,设计师在材料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可将各种材料混合、交错使用,并拓宽了设计师的思维。
3.3 文化创意产品功能的多元性
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不仅仅为了美观而设计,实用性也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例如,以前的文化创意产品多为装饰品和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传统手工艺品,用材过于考究,价格昂贵,仅供欣赏之用[11]。但是当代的文化创意产品使用功能也越来越多元化,如钱包,手提包、披肩等实用性强的生活类文化创意产品越来越成为设计主要的载体。
3.4 文化创意产品工艺种类多重性
3.4.1 手工精致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手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带有浓厚的文化、地域差异。设计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本土的人文地理,所使用的原料、蕴含的设计元素自然也是不同的[12]。如苏州工艺美术馆的各类手工商品,价值不菲。这类手工化的文化创意产品虽然价格比较高,但能起到保护和传承地方传统手工技艺,让文化创意产品更加多元化和精致化的作用。
3.4.2 工业化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工业化的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规模大的特点,这种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出来的文化创意产品,价格低廉,贴近大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对于文化的大面积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类文化创意产品包括出版类书籍、宣传画册、导视手册、光盘等,直接详细地向参观者深入介绍博物馆的主题展览和藏品,更方便参观者与亲朋好友分享体验。如故宫博物院出版旗舰店售卖的一些与故宫相关的书籍。
3.4.3 个性化生活实用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随着消费力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更加愿意将文化创意产品“带回家”,这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通常会选取最具代表性或最有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开发。灵活运用文化元素,将文化内涵转化为具有实用功能的产品,种类和形式多样,且美观有创意,给予消费者不同的体验[13]。文化创意衍生运用类产品大致分为三类:(1)生活用品类:包括杯子、杯垫、餐具、钱包等;(2)文具用品类:包括笔、笔记本、资料夹、书签等;(3)服饰用品类:包括T 恤、领带、丝巾、收纳袋等。
3.4.4 高科技化仿真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这类文化创意产品主要是满足收藏和鉴赏的需求,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价格高的高仿复制品,在使用的材料和手法上,高度还原传统文物,以高端的消费者为主,价格较高,生产数量少,附有证明书等保证其真实性和珍贵性,具有收藏价值。第二种价格较低的复制品,可以大量制造,采用不同材质进行复制,虽然不可避免地丧失了原有藏品的美感和艺术性,但考虑到市场及实用性,能够适合大部分人的消费水平。
4 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不足与发展趋势
在现代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也有一些轻微的弊端,其不足之处主要有:
4.1 文化的缺失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产品的功能创新,不断地刺激产品的更新换代,部分设计师追求商业效益强调功能至上,导致产品文化内涵缺失。同时飞速发展的制造业生硬盲目地堆砌文化元素,把一些毫无关联的元素堆砌在一起,使文化元素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形态上、语意上、观念上与文化背景脱离,造成了文化创意产品中文化的缺失。
4.2 创意的缺失
现在很多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山寨化、同质化现象严重,设计缺乏创新性思维,在形式上仅简单地复制、放大与缩小,再以低质低价等手段抢占市场,甚至一些文化创意产品只是给普通工艺品印上图片,或是市场上多见的廉价工艺品,在不同地方购买的文化创意产品大同小异,本身没有体现出与主题相关的特色。
4.3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缺乏延续性
随着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从发展角度来看,如果不树立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虽然在短时间能获利,但不能使其所包含的文化成为独特的产品,而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4.4 文化创意产品发展不平衡
一些大城市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发展比较全面,像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馆等,但是其他地方博物馆则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创意产品机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和企业文化创意产品等发展不够完善。
4.5 文化创意产品今后的发展趋势
针对现阶段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及其不足之处来看,以后的发展趋势会从以下几点展开:
4.5.1 形成有创意有文化性的系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一个主题产品的系列化开发有着绝对优势。文化元素被运用到不同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结构等设计手法中,加大了消费者对文化元素的注意,有利于推广。系列化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具有明确的主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开发出完备的产品。
4.5.2 增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延续性 设计的价值在不断地变化,当代的设计发展方向应该是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积极的、健康的、不以破坏生态和环境为前提的。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必须考虑前期使用到后期销毁对人们生存环境的影响。
4.5.3 具有品牌效应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生产经营者为了区别其他类似的文化创意产品,除了在设计上展示创意以外,在文化创意产品上、包装上、宣传广告中会使用特定标识,突出文化创意产品特有的文化。
4.5.4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当代多元化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有着发展的大好机遇,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心理等产品,属于第三产业类型,不仅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性和低耗能、低污染等特征,未来的发展应当加快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进程,建立专业性的组织完成各类资源的支持与互助[14]。提升创新和服务品质,增加附加值、塑造品牌,推动文化创新体系形成完整稳定的产业链。
5 结语
世界是多元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多元化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样态。不同性质、特点和背景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会产生冲突,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就是在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下交流、冲突、融合不断发展。在全球文化产业、创意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发掘自身文化资源,利用设计对文化进行创新,与创意产业、产品设计不断相互融合,传播文化。
本文通过对文化创意产品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现阶段文化创意产品的多元化特点。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今后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发展中,新兴的多媒体设计与文化创意产品会更加紧密地结合,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并且,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人群会进一步的细化。同时会加大建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交流平台,有效地引导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并将其推广开。
[1] 吴正英.产品设计中图形创意的文化介入[J].包装工程, 2007(12):266.
[2] 张蕾.现代艺术设计多元化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05):9.
[3] 杨婧.多元一体的设计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 2009(04):7.16-18.
[4] 张红霞.论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实质和意义[J].国外社会科学,2010(07):84.
[5] 张莹.博物馆文化创意商品设计研究[D].福州大学, 2010(01):6-8.
[6] 钟蕾,李杨.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8.
[7] 罗娟.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研究—以苏州大学为例[D].苏州大学,2016(06):22-24.
[8] 巩华明.产品外观设计的多元要素[J].科技创新导报,2014(01):98.
[9] 汤青卿.浅谈产品外观设计的多元要素[J].大众文艺,2011(08):58.
[10] 朱毅,张焘.设计与审美——基于产品外观设计与大众审美情趣关系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9(03):188.
[11] 余子赛.对产品外观功能的再认识[D].中国美术学院,2009(05):11.
[12] 潘林.刍议传统文化与产品创新设计的融合[J].湖南包装,2015(4):32-33.
[13] 吴冬玲.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J].工业设计, 2011(11):93.
[14] 范周.转型&融合:文化创意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人文天下,2016(01):27.
湖南省工艺美术产品工业设计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6GYMS09)。
陈培瑶(1994-),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E-mail:343904456@qq.com
2017-03-19